20 牧场之国(同步讲练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 牧场之国(同步讲练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3 21: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牧场之国
开心回顾
1.看拼音,写词语。
niǎo cháo péng jià jú huā shuài lǐng
( ) ( ) ( ) ( )
sǒng lì dǎo yī hé xié shuì mián
( ) ( ) ( ) ( )
【答案】鸟巢 棚架 菊花 率领 耸立 捣衣 和谐 睡眠
【解析】对课内词语积累的考查。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书写辨析,可根据词的意思来判断字形。
【难度】容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时令—( ) 率领—( ) 倘若—( )
照例—( ) 和谐—( ) 辛苦—( )
反义词:傍晚—( ) 好友—( ) 华丽—( )
【答案】近义词:季节 带领 如果 按例 协调 辛劳
反义词:清晨 敌人 朴素
【解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
【难度】一般
3.课外拓展。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模、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生动地语言,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一天之中的景象:白日里辽阔无际,宁静和谐,牛、马、羊等动物在牧场里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牧场便沉入一片静谧之中。
作者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介绍荷兰由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课文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介绍荷兰独特的田园风光时,语言生动、形象、传神,用丝绒来比喻碧绿的草地,写出了荷兰环境之美;又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描述专注吃草的牛群,安闲地欣赏着自己的王国的小鸡、小羊等,生动地展现出了荷兰自然和谐的景观。
2.词语的解释。
毛毡:毡子。
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尊严:尊贵庄严。
远眺:向远处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遮掩:遮蔽;遮盖。
辽阔无垠:宽广辽阔,没有边际。
悠然自得:悠然:悠闲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舒适。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这里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赞许:认为好而加以称赞。
沉默:不说话。
3.句子的解析。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句话紧扣课文题目,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这句话总领全文,下文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化的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儿干扰。
③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全是”既说明了草原一望无际,又说明了花牛多,突出了牧场的壮观。“丝绒般的碧绿草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草原柔软厚实的特点。这句是对前文的总括。
④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把绵羊、猪群、小鸡、山羊拟人化,它们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那份安逸突出了荷兰牧场的独特。朗读时,带着轻松、愉快的感情。
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作业设计
1.【题文】选字填空。
峻 骏 俊
( )马 ( )俏 崇山( )岭
驰 驰 池
飞( ) 松( ) ( )塘
【答案】骏 俏 峻 驰 弛 池
【解析】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组词。选择形近字时,根据词义判断字形。
【难度】一般
【结束】
2.【题文】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宽广辽阔,没有边际。( )
②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③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
④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
【答案】①辽阔无垠 ②悠然自得 ③仪态端庄 ④极目远眺
【解析】对课内词语积累以及词义的考查。
【难度】一般
【结束】
3.【题文】课文回顾。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声响,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①填空。
( )的晚霞 ( )的低地 ( )的夜晚
( )的光芒 ( )的牲畜 ( )地行驶
②选段中“真正的荷兰”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③“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金色 无声 漆黑 微弱 沉睡 平稳
② 荷兰夜晚安静与宁静
③以动衬静 荷兰牧场夜晚的宁静
④对荷兰夜晚美景的赞叹之情。
【解析】①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根据所给的词语如:“晚霞”“低地”等词语,在短文中找相应的答案。
②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总结出特点。
③考查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传来汽笛声”渲染了牧场的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
④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词语来感受作者的情感。“真正的”一词体现了作者的赞叹情感。
【难度】较难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