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桂林山水
开心回顾
1. 【题文】《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白居易 江南 对江南春天美丽景色的赞美
【解析】考查对古诗作者的识记及内容的理解。
【难度】较易
2. 【题文】《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www.21-cn-jy.com
【答案】唐 李白 拟人 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解析】考查对古诗作者的识记及内容的理解。
【难度】较易
3. 【题文】默写古诗《望洞庭》。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析】考查古诗的背诵及默写。
【难度】容易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1·世纪*教育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www-2-1-cnjy-com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2-1-c-n-j-y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21*cnjy*com
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来源:21cnj*y.co*m】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出处:21教育名师】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21·cn·jy·com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
(2)对词语的理解。
兀立: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的重叠。
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连接不断。
作业设计
1.【题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大海 ( )的翡翠 ( )的泰山
( )的西湖 ( )的竹笋 ( )的画卷
【答案】波澜壮阔 碧绿 峰峦雄伟 水平如镜 新生 连绵不断
【解析】考查词语的搭配。
【难度】容易
【结束】
2.【题文】课内大搜索。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21教育网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这段话把漓江和( )( )进行对比,写出了漓江水的( )、( )、( )的特点。21cnjy.com
(3)这一段作者运了什么修辞方法?( )
A、对比、拟人、比喻
B、对比、排比、比喻
C、对比、排比、比喻
(4)一锤定音(选择正确读音)。
欣赏(sǎnɡ shǎnɡ)
绿啊 (ya ā)
静啊 (ā na)
清啊 (na ā)
(5)用“……才……”说一句话。
(6)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
( )————( )
(7)仿照画“——”线的句子写句子。
【答案】(1) , ;,;,。
(2)大海 西湖 静 清 绿
(3)C
(4)shǎnɡ ya na na
(5)放学后,我才写完作业。
(6)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7)小红的脸真红啊,红得像个大柿子。
【解析】(1)标点符号的考查。
(2)原文中找答案。
(3)修辞手法的考查。按照原文内容的顺序用排除法。
(4)字音的考查。
(5)考查造句。
(6)原文中找答案。
(7)画线句是比喻句,仿写比喻句即可,注意句式结构要和原句相似。
【难度】较难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