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记录和储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信息单元是小学科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它既是小学阶段科学学习活动的一个结束,又是学生学科科学探究活动的新的开始。
本单元将要让学生们经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查阅、收集信息、辨别信息、储存、整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活动过程。同时,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另外,学生们通过经历4年科学课的学习,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获得了很多信息,包括一系例科学事实、科学概念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等。信息单元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单元,还希望通过学生能对所获得的信息作一个分类和整理,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结构化。对所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策略进行梳理和小结。
第5课《记录和整理信息》,主要包括记录信息的方式、有效的记录信息的方法和记录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
通过第4课 《查阅和辨别信息》的学习,学生们对如何查阅信息以及选择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尝试着就一个主题进行了信息的搜集活动。本节课的研究是围绕着“信息怎么记录与储存”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把信息记录与存储下来便于整理分析相互交流,可以供日后进一步的研究使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手段,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
2.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载体记录、存储获得的信息。
3. 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关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如何有效、规范地记录信息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四、教材处理、重点难点的突破:
1、教材处理
课本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回顾我们记录的常用方式
第二部分 讨论如何有效地记录和储存信息
第三部分 了解记录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
我在教学设计时把“第二部分 讨论如何有效地记录和储存信息”提上来作为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是“第一部分 回顾我们记录的常用方式”。最后是第三部分了解记录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
2、重点难点的突破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查阅和辨别信息》,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查找的有关“笔和纸的发明和演变”的信息。”通过复习检查自然引入本课。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查找到相关的资料,重视记录相关信息内容但忽视记录信息来源。课堂上,以交流“笔和纸的发明与演变”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掌握记录信息的有效方法。通过交流讨论 “你们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查找来的呢?你认为记录信息的来源重要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记录信息来源、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意义在于增强信息的可信度,若碰到问题需要查找更详细的资料时,可通过查阅信息的来源快速找到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规范地记录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资料来源(书名、网站名称)作者、出版社或者转贴人,主要内容都记录在信息记录卡上,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收集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接下来是“第一部分 回顾我们记录的常用方式”
用“我们在记录信息时都用到了什么工具和材料?”过渡引入,简单归纳在小学四年的科学学习中学会的各种记录信息的方式,及自己知道的其他方法,作一个记录方法的小结。
最后是第三部分 了解记录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这也是科学史的教育。
先通过对“在笔和纸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来记录信息的?”的交流,了解古人记录和储存信息的方法。然后主要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对“用笔与纸记录”的优点与缺点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用笔与纸记录,存储信息比较便捷,随手就可以找到,速度也较快。但问题是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用纸存储信息,所需的空间太大了,而且查阅也极不方便。出于人们的需求,又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便产生了用磁盘、光盘、硬盘等更先进的记录储存信息的方式,它们储存的信息量大得惊人,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需要一些硬件设施给予支持。可能有学生会认为,那纸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这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简单的辩论,学生应意识到用纸记录信息在很多方面是其他物品所不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