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1 20:57:24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西湖)
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1.会认、会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重点)
3.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难点)杨万里(1127—1206) :
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xiǎo晓我会认毕bì? cí慈竟jìng映yìng湖hú 书写指导:“氵”成弧形分布,“古”稍小,“月”撇画舒展部首:氵组词:西湖 湖泊造句:西湖的美景美不胜收。音序:H结构:左右 莲lián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长,最后一笔平捺舒展。部首:艹组词:莲叶 莲花造句:莲花的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音序:L结构:半包围 穷qióng 书写指导:“穴”稍宽,“力”撇画舒展。部首:穴组词:无穷 穷尽造句:大自然的财富无穷无尽。音序:Q结构:上下 荷hé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要长,“何”稍窄。部首:艹组词:荷花 荷叶
造句:夏天到了,荷花开了。音序:H结构:左右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听录音回顾课文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梳理文意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毕竟: 到底。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六月中:六月中旬。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叶分外艳丽鲜红。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别样:特别,不一样。诗的前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诗的后两句: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核心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了夏日西湖的美景。串珠问题: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描写景物的词语:莲叶、荷花。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景色是翠绿的莲叶与娇美的荷花相互映衬,显得格外艳丽,而且景中有情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这首诗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晓出静慈
寺送林子方眼中有景赞美美景
眷恋友情心中有情 笔下有神莲叶 无群碧
荷花 别样红全诗通过描写作者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文翻译
江南大地鸟鸣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稀世珍宝,有防洪、灌溉及航运三利。四川人民世世代代经营都江堰,不竭不休,使都江堰久而愈振,生机蓬勃,滴滴点点,润泽天府。都江堰不仅为我国水利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世界水利史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典范。
这首诗作者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参考答案:
◇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湖面,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更加的鲜红、艳丽。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件36张PPT。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1.会认、会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重点)
3.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心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难点)杜甫(712-770) :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一幅多么明媚秀丽的天然画,而黄鹂的叫声,白鹭的动态,更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诗人足不出户,却好像置身在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之中了。那终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窗口从百里之外收纳进来,恰好成为一幅山水壁画。 ?? jué绝鸣mínglí鹂行háng含hán岭lǐng泊bó我会认行泊多音字绝jué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竖弯钩圆转有力。部首:纟组词:绝句 七绝 造句:绝句是一种常见的古诗文体。
音序:J结构:左右 含hán 书写指导: “人”撇捺舒展,里面部分稍小。部首:口组词:窗含 包含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音序:H结构:上下 岭lǐng 书写指导:左边稍小而靠上,“人”撇捺舒展。部首:山组词:西岭 山岭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音序:L结构:左右 吴wú 书写指导: “口”稍小,“天”第二横长,撇捺舒展。部首:口组词:东吴 吴国 造句:孙权建立了三国时期的东吴。
音序:W结构:上下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听录音回顾课文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梳理文意翠柳:翠绿色的柳树。翠,青绿色。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青天:蔚蓝的天空。青,蓝色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雪。门外的江面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的客船。泊:停泊。千秋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是虚指,指很多年。万里船:远航万里的船。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诗的前两句:诗人抓住“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这典型的景物来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春光,色彩鲜明,春光融融,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采用了动态描写。
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想象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内心肯定是愉快的。这两句诗采用了静态描写。拓展:
动物入春景,让春天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请你再积累两句,以动物入春景的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 杜甫《绝句》阅读方法解密:在想象中品味诗歌“诗歌不厌百回读”,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样才会能更深刻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以及意蕴。核心问题: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串珠问题: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描写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西岭、雪、船。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绝句》中的景色是黄鹂欢唱、白鹭飞翔,西岭积雪如窗中嵌画,门外静泊远行归船,色彩明丽,清新开阔。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绝 句动态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千秋雪
万里船 静态两个黄鹂
一行白鹭《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情十分喜悦。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文翻译
茂盛的莲池当中,有一群美丽可爱的采莲少女,她们的罗裙同荷叶一样鲜绿,她们的脸庞如荷花一般红润。人与荷花相互掩映,一忽儿就不见了;听到歌声才知道她们还在其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 【黄鹂鸟】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参考答案:
◇刚刚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小黄鹂在欢快的鸣叫着,远远的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在读音正确的苹果上打“√”。√√√√二、拼拼写写。
hú shuǐ   lián yè   hé huā   dōnɡ wú

qiónɡ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ɡ jué duì湖 水莲 叶荷 花穷 人包 含山 岭东 吴绝 对三、比一比,组词。
湖( ) 莲( ) 穷( )
胡( ) 连( ) 突( )
绝( ) 荷( ) 岭( )
色( ) 禾( ) 冷( )湖水二胡莲叶连忙穷人突出绝对红色荷花禾苗山岭冷气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接天莲叶无穷碧。(  )
A.无穷尽   B.无边无际   C.不穷
2.映日荷花别样红。(  )
A.格外 B.不一样 C.别的样子
3.门泊东吴万里船。(  )
A.停靠 B.湖 C.出发
4.窗含西岭千秋雪。(  )
A.秋季 B.某个时期 C.年......B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