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下森林断想》课件(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3 22:52:50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第三单元
11 地下森林断想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72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方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作者简介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张抗抗沐浴过灿烂的阳光,遭遇过“文革”的苦痛。然而张抗抗能成为一个作家,取得思想与艺术的辉煌,却有着大背景下属于她自己的生动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她写出《地下森林断想》,坦坦荡荡地表达爱与憎,表现与天地山林融洽无间的情致。背景资料①请谈一谈文章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②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并说说为什么摘选它。?????
③针对这篇文章,谈谈你领悟到的深刻哲理。?阅读要求:具体分析,讨论鉴赏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选出来并作简要分析。品味语言的精美:提示:从理清思路入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思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并作具体点评。
2.本文不是简单的咏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来抒发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问题探究,突破难点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的思想烙印?讨论交流。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延伸拓展,开阔视野阅读“研讨与练习”三中的文字,比较两文的写法。课文充分应用想象,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的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研讨与练习”三中的文字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彩,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