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诗经〉两首》课件(2课时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诗经〉两首》课件(2课时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3 22:54:42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
第一课时《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共305篇。《诗经》按音乐分类,编为《风》《雅》《颂 》三类。 《风》包括周代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雅”即雅音,是朝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多是贵族作品或为贵族服务的作品;“颂”是贵族祭祀祖宗的舞乐,纯粹是贵族作品。《诗经》有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反映了人民遭受的压迫与痛苦。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等手法。篇名大多取自各篇的第一句,多是取两个字。《诗经》对我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关于诗经研讨文章内容关雎关关:拟声词。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好逑:好配偶。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对照注释,理解文意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流: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思服:思念。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辗转反侧: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友:亲近。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芼:挑选。◆ 《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能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那么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呢?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再读课文,体会文章中的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开始我们分析场景,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这些场景是分散描绘的,基本是一句场景一句叙事夹杂进行。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做“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恰恰是有共通点的。正如上例雎鸠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相通的。◆“兴”手法的运用诵读时能发现,许多句子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地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在文章中多次出现。◆重章叠句作 业在反复的吟咏中默写这首诗歌。谢谢课件12张PPT。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
第二课时初读课文:
感受音韵美, 感知诗歌内容。蒹葭(ji`n ji` )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 hu!)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9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正音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韵“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韵“i”韵,韵脚有已、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请大家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讨论发言。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听读诗文:
感受诗歌的画意美。
描绘要求: 有什么景物?
有什么人物?
他们的衣着打扮怎样?
各自的活动怎样? 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赏读:
体味诗歌的情感美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之不得,可望而不可即说说作品流露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讨论交流。品读诗歌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