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导入新课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作者简介
作者和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写作背景
修润:
商酌: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
修改润色。
商量斟酌。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理解重点词句
东四八条:
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分析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待人厚
修改文章(第3段)
送客(第4段)
复信(第5段)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律己严
2.叶圣陶先生认为写文章应该怎样?(用原文回答)
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特别重视“简洁”。
第一部分(第1段):写叶圣陶先生离世,“我”心里罩上双层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四部分(第6~8段):从写话主张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我们写作前应常想想先生的写话主张。
写作特点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写作特点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布置作业
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
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张中行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