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输》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公输》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3 23:06:3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五单元
16 公 输 (案例一)第一课时
战争始终是世界人民深恶痛疾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之一,有许多人为了维护和平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篇课文,它的作者是墨子,他的“非攻”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认识作者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思想的精髓:
1.兼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
他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为此,他不惜“摩顶放踵而利天下”。创作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发生,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纠正读错的音。★解决字词的读音。公输盘 b`n 械 xi- 郢 y@ng 文轩 xu`n
敝舆 b# y% 锦绣j@n xi& 短褐h-
粱肉li1ng 糠糟 k`ng z`o 犀兕x~ s#
麋鹿m! 鳖鼋鼍 bi8 yu1n tu5
雉兔鲋鱼 zh# f& 楩楠豫章 pi1n n1n y&
守圉 y& 诎q$ 禽滑厘g^ 楚寇 k7u读准下列词语读音译读课文,疏通文句,了解情节 ★学生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用波浪线画出。
★ 同桌之间,前后位之间研究讨论,共同解决。

★ 教师综合解答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白话译文
鲁班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鲁班。
鲁班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 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
鲁班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千金(当作杀人的报酬)。”
鲁班说:“我崇尚仁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再次行了礼,说:“请(让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进言,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鲁班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
鲁班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讲述了这件事。”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鲁班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扔掉自己华美的轿车,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舍弃自己的华丽的丝织品,看到邻居有粗布的短衣,就打算去偷;舍弃自己的美食佳肴,看到邻居的糟糠,就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鲋鱼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来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
楚王说:“好啊!即使如此,鲁班已经给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楚王又叫来鲁班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鲁班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多次抵拒了他的进攻。鲁班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鲁班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但我不说。”
楚王问原因。 墨子回答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也是杀不尽的。”
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重点词语:
请献十金:
荆之地方五千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请允许我,表示敬辞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巧妙的方式通假字: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通“悦”,高兴通“拒”,阻挡通“御”,抵抗通“屈”,理屈一词多义 子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说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已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先生。您。高兴。解释。停止。已经。见 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虽 虽然
虽杀臣 引见。召见。即使这样。即使。之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请说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 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代词,这。
代词,这件事。提宾的标志,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不译。用来。认为。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此为何若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宋国有什么罪过呢?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再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本文矛盾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本文矛盾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墨子采用怎样的方式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劝阻可以分为个三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情节,解决了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对墨子“非攻”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关链接墨守成规墨子善于守城 现在含贬义,用来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墨子的劝说艺术,体会墨子的“非攻”思想。谢谢课件24张PPT。 第五单元
16 公 输 (案例一)
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谈一下你所理解的“非攻”思想。学生自读课文口齿清楚,在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正确处理重音,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褒贬不同的概念。停顿恰当,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都要符合文章原意。探究墨子的思想和劝说艺术默读第1~12段,思考下列问题: ◆文中哪一句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文中交代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首先义正言辞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宋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脱责任。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说理—不智不仁不忠
不强不知类公输盘服设诱—杀人激将—献金一劝
(激怒)策略:巧设陷阱、请君入瓮◆“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的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读第13~16段,思考下列问题:◆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今有人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来说服楚王的? 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喻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二劝
(婉劝)举例:富人偷窃穷人(荒唐、愚蠢)对比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类比:王吏攻宋,与此同类。策略:设喻而问、类比推理楚王称善
(道义上)◆楚王是否承认了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得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读第17~22段,思考下列问题:◆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说明无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公输盘俩战皆败,依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胸有成竹,镇定,执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做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分量,更有取胜的把握。墨子的劝说艺术特点※墨子的劝说技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1.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 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2.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拓展连接: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表面看是楚宋之间的战争,实质是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我们渴望和平,但当对方执意挑起矛盾,我们也不畏惧战争。因此,我们时刻要有备战的心态,国与国是这样,人与人也是这样。布置作业背诵“荆之地方五千里……为与此同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