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4.9 用比例解决问题课件 (共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新课标4.9 用比例解决问题课件 (共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03 08: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4单元 比例
3.比例的应用
第7节 用比例解决问题
张大妈李奶奶一、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教材第61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种方法:先算出______________,再算10 t水多少钱。1 t水的价钱28÷8×10=35(元) (2)第二种方法:利用比例的方法列解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______,所以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两家的说______和_________ 的比值相等。列成比例是______________。一定水费用水吨数水费用水吨数28∶8=x∶10张大妈李奶奶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x=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8x=28 ×10 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用比例的方法解决) 分析:因为每支圆珠笔的价钱________,所以_______和_______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他们
的花费的______和_____的比值相等。列成比例是__________。一定总价数量总价数量6∶4=x∶3 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解:设要用x元。4x=18x=4.5答:要用4.5元。(1)读题并判断题目中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反思上面的学习过程,你认为用比例解决问题可以分为哪些步骤?(2)根据比例关系列比例;(3)解比例,答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联系?每份数不变
归一方法:先求一份,再求几份
比例方法:根据每份数不变,应用对应数量列比例总数不变
归总方法:先求总数,再计算份数或每份数
比例方法:根据总数不变,应用对应数量列比例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三、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分析:当总用电量一定时,用电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更换节能灯前后,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相等。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
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25x=100×5x=20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小结: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用电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用电量的乘积不变,成反比例关系。根据反比例关系列比例解决问题。 1.下面各题中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从A地到B地,行驶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
四、熟练方法,巩固提高速度不变,时间越长,路程越远,成正比例关系。路程不变,速度越快,时间越短,成反比例关系。路程不变,行驶的路程越多,未行的路程越少,不成比例关系。 2.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关系,如果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 km,照这样速度,5
小时可行300 km。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180÷3=300÷5=60(千米/时) 2.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
例关系,如果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 km,5
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75 km。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60×5=75×4=300(km) 3.从A地到B地,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km,需要4小时;若每小时行 80 km,需要几小时到达?
(用比例的方法解答)解:设需要x小时到达。
60×4=80x
80x=240
x=3
答:需要3小时到达。 4.修一条长6000 m的公路,修了20天后,还剩4800 m,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 解:设剩下的路要修x天。
( 6000-4800) ∶ 20=4800 ∶ x
1200x=96000
x=80
答:剩下的路要修80天。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比例解决问题。先自主分析例题,初步探究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总结方法。然后拓展延伸,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通过练习熟练方法,巩固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即读题并判断题目中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比例关系列比例,解比例,作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五、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