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故事情节欣赏教案设计
夜村中学 张卫军
【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人教版)之“阅读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鸿门宴》。
【设计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叙事艺术欣赏重人物轻故事实际,教者强调故事情节欣赏的基础地位,力图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欣赏的知识、思路与技巧,并运用这些知识、思路与技巧欣赏《鸿门宴》故事情节,享受叙事艺术的美,提高故事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拟小标题,分析与欣赏故事情节的知识、思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方法指导——问题指引——探究、交流、讨论——适时点拨,提高故事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叙事艺术的完整美与曲折美。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分析与欣赏故事情节的思路、知识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上述思路、知识与方法,探究《鸿门宴》故事情节,并进行交流、讨论,并予适时点拨。
【教学难点】欣赏故事情节,享受叙事艺术的美。
【教法选择】启发点拨
【学法指导】探究讨论
【课前准备】试复述《鸿门宴》。
【教学过程】
导课
文句梳理时,我们隐约感觉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在接下来的40多分钟里,我们将以灵活的方式方法,具体地感知、分析、欣赏《鸿门宴》故事情节,享受叙事艺术的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感知故事
1、方法指导:众所周知,标题是对文情文意的高度浓缩,应醒目。而故事的六要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何人于何时在何地因何做了何事,产生了何种影响。其中“何人”与“何事”最为重要,概括情节时,自然应突出这两点。21教育网
2、问题指引与探究:浏览课文,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3、交流讨论:
⑴前后桌交流所拟小标题,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⑵全班交流讨论,选出最好的小标题(见“板书设计”)
分析故事
1、方法指导:故事是人物的故事,要找到主角,以他为线索绾合故事。建立故事分析平台,把事件放在相应的位置,以利于整体而直观的关照故事。一般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为中轴(参照),当事件使主人公处于不利时,在轴线下标示一点;反之则在上标。继而连点成线,就得到故事的发展图。21cnjy.com
2、问题指引与探究:想想各个情节对项羽的命运产生了何种影响?据此绘出本文的故事的发展图。
3、交流讨论:
⑴前后桌交流所绘出故事的发展图,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⑵全班交流讨论,选出最好的故事的发展图。(见“板书设计”)
4、适时点拨:
曹无伤“告密”有利于项羽,应在线上;项伯“夜奔”,损害了项羽集团的利益,应在线下。其它情节对项羽的命运影响,参照上述两例。21·cn·jy·com
欣赏故事情节,享受叙事艺术的美。
1、观察故事的发展图,说说故事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是否平铺直叙,是否注意了照应。
2、适时点拨:
“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 为开端,形势骤然紧张,范增说项羽“急击勿失”,火上交油,为鸿门宴伏了杀机。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透露了机密;张良献计“不敢倍德”,刘邦会见项伯,巧于逢迎;项伯夜归,说服项羽。一下子战云消散,局势缓和。这是发展。第3、4段是情节的高潮,“杀”与不“杀”的矛盾贯串始终,整个“鸿门宴上”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www.21-cn-jy.com
三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降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个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 2·1·c·n·j·y
五落: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和下来。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宽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共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动乱。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壁”,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以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为节选,而结构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情节完整。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作业
课外给亲友讲述《鸿门宴》,想想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各是怎样的人?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美妙的音乐对长有音乐耳朵的人才有感染力。重要的是,要营造氛围,诱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搭建让学生施展才情的平台。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想方设法使学生投入其中,感受语文的真情与纯美,享受进步,哪怕是一小步的喜悦。唯其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活力。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