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讲 期末复习有理数易错题专项训练
一、填空题
1、在数、 1、 、 5、 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2、绝对值大于2且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
4、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和,且线段,则_______
5、已知<0, 则x-y=________.
6、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其中从左到右第100个数是______;第个数是 ._,,,,, ,… 按此规律,第100个数是 ,第个数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7、已知(x+y-1)2与│x+2│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则xy+ab的值_______.
8、用四舍五入法求30951的近似值(要求精确到百位),结果是 .
9、近似数1.23×105精确到________位;40.02万精确到 位
10、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后终点B,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
11、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
12、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1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 ,将十进制25换算成二进制数的结果是________。
13、点P从距原点2个单位的A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处,第二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第三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如此不断的跳下去,则第五次跳动后,该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
14、将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截至第五次,剩下的木棒长是________米.
15、在数轴上任取一条长度为的线段,则此线段在这条数轴上最多能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为 .21*cnjy*com
16、已知,则的值是 .
1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800%,π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
18、2-3-4+5+6-7-8+9…+66-67-68+69=________.
19、=________。
20、 ;
21、已知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为,则的值______.
二、选择题
1、若-a不是负数,那么a一定是( )。
(A)负数 (B)正数 (C)正数和零 (D)负数和零
2、以-273 0C为基准,并记作0°K,则有-272 0C记作1°K,那么100 0C记作( )
(A)-173°K (B)173°K (C)-373°K (D)373°K
3、黄石市某日一天的温差为11℃,最高气温为t℃,则最低气温可表示为( )
A、(11+t)℃ B、(11-t)℃ C、(t -11)℃ D、(-t -11)℃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1.001×1025的整数位数有 ( )
(A) 23位 (B) 24位 (C) 25位 (D) 26位
5、不超过的最大整数是( )
A、–4 B–3 C、3 D、4
6、如图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b中,负数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7、已知,则化简所得的结果为( )
A. B. C. D.
8、已知是有理数,且,那以的值是( )
A. B. C.或 D.或
9、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而商不变,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 ( )www-2-1-cnjy-com
(A)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互为倒数 (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0、数a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为3.1,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05≤a<3.15 (B)3.14≤a<3.15 (C)3.144≤a≤3.149 (D) 3.0≤a≤3.2
11、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 D.如果,那么
12、是有理数,如果,那么对于结论(1)一定不是负数;(2)可能是负数,其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
13、如果有理数满足关系aA.必为正数 B.必为负数 C.可正可负 D.可能为0
14、体育课上全班女生进行了百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8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女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8秒,“﹣”表示成绩小于18秒,“0”表示刚好达标,这个小组的达标率是( )
﹣1 +0.8 0 ﹣1.2 ﹣0.1 0 +0.5 ﹣0.6
A.25% B.37.5% C.50% D.75%
15、如果,则的值为( ).
A.一1 B.1 C.土1 D.不确定
16、设,,则=( ).
A. B. C. D.
17、在1,2,3,……,99,100这100个数中,任意加上“+”或“-”,相加后的结果一定是 ( ) 21·cn·jy·com
(A) 奇数 (B) 偶数 (C) 0 (D)不确定
18、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且公式,则C125+C126=( )
A.C135 B.C136 C.C1311 D.C127
三、计算题
四、解答题
1、探索规律:将连续的偶数2,4,6,8,…,排成如下表: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 …
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
设中间的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
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位数,其它五位数的和能等于2010,2020吗?如能,写出这五位数,如不能,说明理由。
2、已知;;
;
猜想填空:( )( )
计算①
②
3、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P点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个单位长度/分、2个单位长度/分和1个单位长度/分,则经过多长时间点P为AB的中点?
4、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时间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第一讲 期末复习有理数易错题专项训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数、 1、 、 5、 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75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30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绝对值大于2且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3,-4,-5________
3、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
4、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和,且线段,则_-6或4______
5、已知<0, 则x-y=________.
6、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其中从左到右第100个数是______;第个数是 ._,,,,, ,… 按此规律,第100个数是 ,第个数是 .
7、已知(x+y-1)2与│x+2│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则xy+ab的值___-7____.
8、用四舍五入法求30951的近似值(要求精确到百位),结果是 .
9、近似数1.23×105精确到___千_____位;40.02万精确到 百 位
10、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后终点B,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__m+n-p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
11、观察下列算式发现规律:,,,,,,,……,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的末位数字是__7______。
12、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1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 29 ,
将十进制25换算成二进制数的结果是(11001)2________。
13、点P从距原点2个单位的A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处,第二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第三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如此不断的跳下去,则第五次跳动后,该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
14、将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截至第五次,剩下的木棒长是________米.
15、在数轴上任取一条长度为的线段,则此线段在这条数轴上最多能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为 2000 .21cnjy.com
16、已知,则的值是 .
1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800%,π
正数集合{ ,,,,,,800%,π };
负数集合{ ,,,, };
正整数集合{ 7, ,800% };
整数集合{ 7,,0, ,,800% };
非负整数集合{ -5,-32 };
分数集合{ ,,,,,,, }。
18、2-3-4+5+6-7-8+9…+66-67-68+69=__0______.
19、=___-1003_____。
20、 -43.6 ;
21、已知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为,则的值__10____.
二、选择题
1、若-a不是负数,那么a一定是( D )。
(A)负数 (B)正数 (C)正数和零 (D)负数和零
2、以-273 0C为基准,并记作0°K,则有-272 0C记作1°K,那么100 0C记作( D )
(A)-173°K (B)173°K (C)-373°K (D)373°K
3、黄石市某日一天的温差为11℃,最高气温为t℃,则最低气温可表示为( C )
A、(11+t)℃ B、(11-t)℃ C、(t -11)℃ D、(-t -11)℃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1.001×1025的整数位数有 ( D )
(A) 23位 (B) 24位 (C) 25位 (D) 26位
5、不超过的最大整数是( A )
A、–4 B–3 C、3 D、4
6、如图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b中,负数的个数有( C )
A.1 B.2 C.3 D.4
7、已知,则化简所得的结果为( A )
A. B. C. D.
8、已知是有理数,且,那以的值是( C )
A. B. C.或 D.或
9、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而商不变,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 ( D )
(A)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倒数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0、数a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为3.1,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
(A)3.05≤a<3.15 (B)3.14≤a<3.15 (C)3.144≤a≤3.149 (D) 3.0≤a≤3.2
11、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 D.如果,那么
12、是有理数,如果,那么对于结论(1)一定不是负数;(2)可能是负数,其中( A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
13、如果有理数满足关系aA.必为正数 B.必为负数 C.可正可负 D.可能为0
14、体育课上全班女生进行了百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8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女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8秒,“﹣”表示成绩小于18秒,“0”表示刚好达标,这个小组的达标率是( D )www.21-cn-jy.com
﹣1 +0.8 0 ﹣1.2 ﹣0.1 0 +0.5 ﹣0.6
A.25% B.37.5% C.50% D.75%
15、如果,则的值为( A ).
A.一1 B.1 C.土1 D.不确定
16、设,,则=( B ).
A. B. C. D.
17、在1,2,3,……,99,100这100个数中,任意加上“+”或“-”,相加后的结果一定是 ( B ) 21教育网
(A) 奇数 (B) 偶数 (C) 0 (D)不确定
18、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且公式,则C125+C126=( B )
A.C135 B.C136 C.C1311 D.C127
三、计算题
答案: 答案:
四、解答题
1、探索规律:将连续的偶数2,4,6,8,…,排成如下表: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 …
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
设中间的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
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位数,其它五位数的和能等于2010,2020吗?如能,写出这五位数,如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为:6+14+16+18+26=80=16×5,即是16的5倍;
(2)设中间的数为x,则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为:
(x﹣10)+(x+10)+(x﹣2)+(x+2)+x=5x,所以五个数的和为5x;
(3)假设能够框出满足条件的五个数,设中间的数为x,
由(2)得5x=2010,所以x=402,
但402位于第41行的第一个数,在这个数的左边没有数,所以不能框住五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2010.2·1·c·n·j·y
由(2)得5x=2020,所以x=404,
但402位于第42行的第二个数,所以能框住五个数这五个数分别是394,402,404,406,414.21·世纪*教育网
2、已知;;
;
猜想填空:(n )( n+1)
计算①=
②====13005000
3、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P点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c-n-j-y
(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个单位长度/分、2个单位长度/分和1个单位长度/分,则经过多长时间点P为AB的中点? 21*cnjy*com
答案:(1)∵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且点A、B的对应的数分别为-2,4,
∴点P对应的数为0或2.
(2)存在.
设点P对应的数为x,
∵P点到A点、B点距离之和为10,
∴-2-x+4-x=10或x+2+x-4=10,解得:x=-4或x=6.
(3)设经过t 分点P为AB的中点,
由题意得:(-2t+4)-(-t-2)=2{-x-(-2-t)}解得:t=2,
即经过2分钟点P为AB的中点.【来源:21cnj*y.co*m】
4、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时间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答案:(1)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
此时x=-1.5或3.5;
(2)设运动时间为t分钟①当P为AB中点时:1+(5-1)t=3-(20-1)t,t=
②当A、B两点重合时:
t=(1+3)÷(20-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