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4 20: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诗经》二首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作品简介: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
2.三大表现手法:
“赋”:
“比”:
“兴”: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雅乐,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6010540《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jūjiūqiúxìngwù mèisèmào读准字音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的词: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水中的陆地。
配偶。
捞取。
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念。
弹琴鼓瑟。友,对某人表示亲近。
挑选。
敲钟击鼓。使……快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那河中的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姑娘,正是小伙子的好配偶。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日日夜夜都在追求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文静美好的姑娘,(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文静美好的姑娘,(我)要敲钟击鼓使她快乐。第一部分:以雎鸠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直写男子的愿望,引出淑女是君子的理想对象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男子对姑娘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
第三部分: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各节大意:河边邂逅一见倾心朝思暮想
辗转难眠琴瑟钟鼓
表达爱慕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渴望与追求忧思与烦恼欢聚和成亲受挫幻想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左右采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钟鼓乐之。课文内容填空: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二、韵律和谐:
1.运用叠音(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写作特色: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姑娘,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姑娘,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表爱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姑娘,钟声换来她笑颜。诗意赏析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诗意赏析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想。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诗意赏析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右采摘忙不停。美丽贤良的女子,做梦也在把她念。 追求她却不可得,日夜思念在心间。想啊想啊心忧伤,翻来覆去欲断肠。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良的女子,弹琴鼓瑟永相爱。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贤良的女子,鸣钟击鼓乐她怀。 诗意赏析蒹 葭初读:感受诗的音韵美蒹 葭苍苍 所谓伊人 溯 洄从之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水中坻 水之涘 水中沚jiānjiāyī rénsù huíqīqīxīméijīchísìzhǐ注意读音三节诗有什么特点?
1.韵脚 苍、霜、方、长、央
萋、晞、湄、跻、坻
采、已、涘、右、沚2.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3.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
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水中央
凄凄 未睎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涘 且右 水中沚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小结: 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译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逆流而上顺流而下艰险仿佛、好像干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路)高水中的高地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沚茂盛鲜明的样子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水边向右迂曲水中的小块陆地试一试,相信你也能用优美的语言来译读余下的两章。芦苇初出青翠翠,
清晨露水变成霜。
伊人呀,你在哪?
逆流而上去寻她,
道路艰难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
仿佛在那水中央。再读:想象诗的画意美请你试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描绘诗中优美的画面。 读 句,我仿佛看到
了 ,让我 。例: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萧瑟的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白茫茫一片,让我感受到清冷的氛围。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1)思念向往。(2)执着、坚贞不渝。(3)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细读:感受诗人的情感美想象“伊人”的形象 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这美好,也许追求的前路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我们的希望足以温暖我们无悔的青春。” 比较《关雎》与《蒹葭》有什么不同?
1.内容上
《关雎》重于叙事,从诗中可以看到小伙子从爱上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三章反复咏叹,突出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情感韵味更浓郁。
2.表现手法上
《蒹葭》比《关雎》的“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通过简约的文字将主人公那痴迷执着的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
B.形象朦胧。虽然主人公的执着和追慕对象的高洁的形象令人深刻,但在外貌等方面却显得朦胧让人遐想无限。
C.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总结音乐美建筑美含蓄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文字简约、形象朦胧、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