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6-10 5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保分练(6-10 5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4 22:04:30

文档简介

小题组合保分练10
(时间:20分钟 满分: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一个人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着满目的青绿,    老天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东山再起。后来,果如其愿,普洱开始热销,价格    ,老陆专销普洱,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依然每天和人品茶对弈,过着    的日子。21教育网
A.祈求 扶摇直上 悠然
B.乞求 青云直上 悠闲
C.乞求 青云直上 悠然
D.祈求 扶摇直上 悠闲
解析:选D 解答本题,应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辨析。“乞求”指请求给予,如“乞求宽恕”“乞求施舍”。“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从语境来看,应选择“祈求”。“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从语境来看,是形容“价格”,所以选“扶摇直上”。“悠然”形容悠闲的样子。“悠闲”指闲适自得。根据横线后“的日子”,应用“悠闲”。21cnjy.com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B.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解析:选B A项,“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符信,这里借指军队,“凤阙”代指皇宫。B项,“芳草无情”是将“芳草”拟人化了。C项,“乱红”是以花的颜色代指零乱的落花。D项,“蛾眉”指古代女子长而美的眉毛,代指美女容貌。21·cn·jy·com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    。    。    。    。21·世纪*教育网
    。必有一两粒我所未拾起的梧桐籽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
①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籽
②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籽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许多神秘的美感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④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⑤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A.⑤④②③①      B.③⑤④②①
C.②③⑤④① D.③①②④⑤
解析:选B 排列语句要寻找邻近句,寻找相同词语是一个好方法。④⑤中都含有“迷乱”一词,通过“就”字,可以看出④紧跟⑤后。据此可排除D项。①②中都含有“梧桐籽”这一相同词语,通过“长着”和“拾起一地”可以得出①紧跟②后。据此可排除A、C两项。www.21-cn-jy.com
4.用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画线的句子,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丑陋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
B.创作贵在坚守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
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
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
解析:选C 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背景性词语“剧本创作”,可以说它是比喻的本体,而画线句子是比喻的喻体。其次要对画线句子进行切分,然后进行局部转换,局部转换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整合,把握语句的整体含意。A项没有转换出本义;B项虽转换出了本义,但是“遂蒙千古之诮”这一结果没有转换出来;D项偏离了原文对“效”这一重点词的论述。2·1·c·n·j·y
5.下面是2016年各学历的平均薪酬统计情况,阅读图表,其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高中到博士,学历越高平均薪酬也越高,表明社会对学历的认可度比较高。
B.总体来看,各学历人群的平均薪酬都有所增加,但增幅普遍不高于7%。
C.从学历上看,学历越高,平均薪酬增长的空间就越小,增幅也就越小。
D.高中学历的平均薪酬增幅比博士学历大,并不意味着薪酬增长额比博士学历多。
解析:选C “学历越高,平均薪酬……增幅也就越小”错误,从图表中看,高中学历平均薪酬增幅最大,大专学历平均薪酬增幅最小,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平均薪酬增幅都超过了大专学历,由此可以看出学历与平均薪酬增幅并不完全成反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B.“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www-2-1-cnjy-com
D.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解析:选C C项中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4)          ,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8)举世皆浊我独清,          。(《楚辞·渔父》)
答案:
(1)畏途巉岩不可攀 
(2)古道西风瘦马 
(3)其间旦暮闻何物 
(4)薄暮冥冥 
(5)寻常巷陌 
(6)雕阑玉砌应犹在 
(7)此情可待成追忆 
(8)众人皆醉我独醒
小题组合保分练6
(时间:20分钟 满分: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会对历史剧的服饰做一些改变,有些只是让花纹更加    ,有些则是不顾及历史事实,    。为了尊重历史而拘泥于教条    不可取,但不顾历史事实去随意演绎,让观众因服装混乱而搞不清历史,则更不应该。
A.繁杂 李代桃僵 固然
B.繁复 李代桃僵 显然
C.繁杂 张冠李戴 显然
D.繁复 张冠李戴 固然
解析:选D “繁杂”指(事情)多而杂乱。“繁复”指多而复杂。“繁复”用在此处恰当。“李代桃僵”指李树代替桃树而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张冠李戴”指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张冠李戴”用在此处恰当。“显然”指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固然”用在此处恰当。21cnjy.com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摆脱僵化的思想,跳出思维定式,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与真相。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推开窗户,一阵清新、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漫山遍野荡漾着无边的春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距离春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在外工作的他恨不得时光飞逝,能快点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坐在高铁上,时速近400公里,村庄、树木飞速后退,转眼就是一座城市,让人兴奋不已。21·cn·jy·com
解析:选A 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花,描绘的是冬景,这和“无边的春意”的语境不符。C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的哲理,这和“恨不得时光飞逝”的语境不符。D项,诗句写的是瀑布由上而下的运动,与高铁运动的语境不符。2·1·c·n·j·y
3.下列诗词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选D A项,“绿”和“红”分别指代叶和花。B项,“红巾翠袖”原指女子装饰,这里代指女子。C项,“粉黛”原指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粉以抹脸,黛以描眉,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D项,以“梨花”喻雪,属于比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   。   。    ,   。    。
    。苏轼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但江面已远。
①当年,苏轼写了《赤壁赋》,感慨人生短暂,江山永恒
②如今滩地上已盖满房子
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
④几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⑤抬头北望,远处才见白茫茫的长江江面
⑥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
A.③②①④⑥⑤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⑤③②①④ D.⑥②①④⑤③
解析:选C 按照登山所见所思的顺序排列,依次是:登临而观山壁下死水—抬头远望长江江面—长江上的江滩—江滩上的房子—联想苏轼写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据此不难得出答案。
5.下列语句中,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一项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解析:选C 本题寓意名显,只要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取字。自称称名,如项羽自称为“籍”;尊称别人称字,即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屈平为屈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古代帝王的自谦辞有孤、寡人、不谷;“朕”,秦以前不论尊卑,人人皆可自称“朕”,如《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兮”,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21教育网
C.我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时,皆有特别方法及称谓。有年号纪年法,如“永和九年”;有干支纪年法,如“癸丑”“壬戌”等。朔、望、晦,分别指每月的月初、月中、月末的那一天;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称为五更或五鼓,“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指的是19~21点。www.21-cn-jy.com
D.古人座次有尊卑之分,帝面南,臣面北;宾东向,主西向;官位以右为上,坐车一般以左为上。
解析:选C C项,“人定”指21~23点。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2)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前者呼,后者应,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来吾道夫先路 
(2)故不积跬步 
(3)寄蜉蝣于天地 
(4)杜鹃啼血猿哀鸣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伛偻提携 
(7)草色遥看近却无 
(8)复道行空
小题组合保分练7
(时间:20分钟 满分: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渺的缠绵。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   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    给我们看,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A.不可理喻 体察 踩踏
B.捉摸不透 体谅 踩踏
C.捉摸不透 体察 作践
D.不可理喻 体谅 作践
解析:选C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捉摸不透:猜测不清楚。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捉摸不透”。体察:体验和观察。体谅: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谅解。此处用“细致”来修饰,应选“体察”。踩踏:用脚踩。作践:糟蹋;作弄,侮辱。“踩踏”强调一个动作,而“作践”更倾向于一种态度,此处用“作践”更合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C.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D.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解析:选B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A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脉脉”赋予“斜晖”人的情态。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前一句把潮水暗涨的低咽声比作寒蚓蠕动的声音,后一句把柳条比作蛛网,把挂在柳树间的落月比作悬在网端的蜘蛛。C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寻”赋予“月”人的动作。D项,运用的是拟物和拟人的修辞,将鸟“飞”的动作用在“云”身上是拟物,“燕争泥”是拟人。
3.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形成的语言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  )
A.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果林的深处不住地啼叫。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絮语。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文学语体)21cnjy.com
B.细菌有三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虽形体小,体积差别却很大。(科技语体)21·cn·jy·com
C.同学们,励志小学校园广播开始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校四(1)班李想同学在省城折桂了!她参加作文比赛,精骛八极,倚笔驰骋。(广播语体)www.21-cn-jy.com
D.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特制定本《森林法》。(公文语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C 广播语体不是书面表达,而是要通过播音员向听众传达信息,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口语化,要让听众听懂。C项,“折桂”“精骛八极,倚笔驰骋”为书面语体。2-1-c-n-j-y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    ,    ,    。   ,    ,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①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
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③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④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⑤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
⑥我现在所在的地方
A.⑤④①③⑥②      B.④①⑥②⑤③
C.②④①③⑥⑤ D.⑥②④①⑤③
解析:选A 六句话因中间的句号可分为前四句和后两句两部分,六句话中只有第②句描写的不是春景,第⑥句不是描写景物。这样可以基本确定①③④⑤为前四句,②⑥为后两句。
5.对下列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解析:选D 文段先介绍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由“但”引出主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显然D项是对文段的准确概括。A项,主题不对,材料没有谈到“新思路”;B项,太宽泛笼统;C项,是根据材料得出的推论,不是对材料本身的概括。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传”,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著作,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21教育网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2·1·c·n·j·y
C.“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指学校。周代叫序,商(殷)代叫庠。“因入京师,观太学”中的“太学”指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21·世纪*教育网
D.“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是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七月既望”,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五日。www-2-1-cnjy-com
解析:选A B项,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C项,周、商对调。D项,“既望”为农历十六。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6)奈何取之尽锱铢,          ?(杜牧《阿房宫赋》)
(7)          。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8)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答案: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幽咽泉流冰下难
(3)山河表里潼关路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猿猱欲度愁攀援 
(6)用之如泥沙 
(7)居安思危
(8)任重而道远
小题组合保分练8
(时间:20分钟 满分: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    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它构设了    的故事。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    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深刻 危言耸听 矜持
B.深邃 危言耸听 矜持
C.深刻 耸人听闻 执拗
D.深邃 耸人听闻 执拗
解析:选D 深邃:深;深奥。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深邃”。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根据语境,此处应选“耸人听闻”。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执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观点自提出后,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不少专家认为,与其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21教育网
B.基于当前世界形势和各方期待,此次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确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C.“文化营销”是当前的一个潮流,但企业应该注重文化与产品的和谐共处,切忌不要只顾利益,而生硬地把文化嫁接到产品中。
D.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解析:选D A项,中途易辙,应把“自”提到句首;B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主题”;C项,不合逻辑,可去掉“切忌”。
3.下列诗句与“天香月色同僧室”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魏国山河半夕阳     B.花间觅路鸟先知
C.叶落猿啼傍客舟 D.寒林空见日斜时
解析:选C 解答此题,考生可根据对仗的原则采用排除法。所给诗句中“天香月色”是一个并列短语,A项中“魏国山河”是一个偏正短语,对仗不工整。B项中“鸟先知”和“同僧室”对仗不工整。D项中“空见”是动词短语,“月色”是名词,对仗不工整。C项中“叶落猿啼”也是并列短语,对“天香月色”,“傍客舟”对“同僧室”,因此选C项。www.21-cn-jy.com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轻的时候,读郑振铎先生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极其羡慕书中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   ,    。    ,    ,    ,    。
①思维和行为可亲可爱可信赖可容忍
②尤其像《孩童之道》《偷睡眠者》《同情》《恶邮差》等
③他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④不仅表现了孩子思维的幼稚天真
⑤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真实的精神世界
⑥更凸显了孩子幼小心灵的爱心和善意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①④⑤②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⑥②①③
解析:选A 解答本题时要先通读全部文句,把握文段内容,厘清思路。其次要抓住句中的关联词、代词等,如④中的“不仅”与⑥中的“更”为一组关联词,⑥应紧跟④后。据此可以排除B项。③中的“他”指代的是横线前的“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故③应排在第一空。据此排除C、D两项。21·cn·jy·com
5.下面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句是(  )
A.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申请报告)
B.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广播稿)
C.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自荐信)
D.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班会课)
解析:选D D项用“我们”表示师生关系的融洽。A项,“风雨飘摇”是文学性描绘用语,不能用在报告中。B项,广播稿应符合口语要求,“据悉”“此次”“之”等词语文言色彩太浓,不合乎广播用语简明、通俗的要求。C项,自荐信应自信又谦虚,“绝对名副其实”“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悖“谦虚”。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论语》是语录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二十四史是纪传体。
B.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21cnjy.com
C.“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期颐之年”指八九十岁,“耄耋之年”指一百岁。2·1·c·n·j·y
D.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字数的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张贴时,面对欣赏者,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C C项,“‘期颐之年’指八九十岁,‘耄耋之年’指一百岁”说法错误。“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指一百岁。21·世纪*教育网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3)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4)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5)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6)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8)      ,流入宫墙。(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苟全性命于乱世 
(2)纵一苇之所如 
(3)浑欲不胜簪 
(4)积土成山 
(5)夕揽洲之宿莽 
(6)此情可待成追忆 
(7)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二川溶溶
小题组合保分练9
(时间:20分钟 满分: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但日本的一些右翼政客至今仍妄图    历史,我们要    这些人,他们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当然,我们更要警惕的是,逆潮流而动者最终易成为    。21cnjy.com
A.窜改 警告 不逞之徒
B.篡改 警告 亡命之徒
C.篡改 正告 不逞之徒
D.窜改 正告 亡命之徒
解析:选C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根据语境,第一空应选“篡改”。警告: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正告:严正地告诉。多用在外交场合。根据语境,第二空应选“正告”。亡命之徒:原指逃亡以保存性命的人,后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坏人。用于贬义。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用于贬义。根据语境,第三空应选“不逞之徒”。
2.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语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之巨。(广播稿)21教育网
B.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21·cn·jy·com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已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C A项,广播稿要口语化,句中的文言语句、括号都不合要求。B项,法院布告语言要庄重严肃,“哥们”是口语,“月黑风高”是小说语言,等等,用在布告里都不严肃。D项,报告语言要平实,句中语言很不得体。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解析:选D A项,将雪比作梨花。B项,将西湖比作西子。C项,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飘絮,将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D项,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第五十一条规定:公路养护作业需要封闭公路的,      ,      ,      ,      ,     ,     ;不能绕行的,应当修建临时道路。
①并且作业期限超过30日的
②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在作业开始之日前5日向社会公告
③作业路段长度在2公里以上
④明确绕行路线,并在绕行处设置标志
⑤或者占用半幅公路进行作业
⑥除紧急情况外
A.③②④⑥①⑤      B.⑤③①⑥②④
C.⑤④③①⑥② D.②⑤③①④⑥
解析:选B 作答此类试题,要通读所给的几个句子,并找出与上下文联系紧密的关键词。就本题而言,⑤句中的“占用半幅公路”与横线前的“需要封闭公路”应紧密相连;④句中的“在绕行处设置标志”与横线后的“不能绕行的”联系紧密。因此,⑤句应放在第一空,④句应放在最后一空。考生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5. 下列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右图)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徽中心图形由“残疾人”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CJR组成,与国际上通用的残疾人标志相近,使人一看便知是代表残疾人。
B.会徽外形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梅花,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象征残疾人拥有梅花一样高洁的品格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www.21-cn-jy.com
C.梅花的花瓣以五个相互连接的“人”字组成,象征残疾人团结携手,生活在友爱、互助的社会之中,得到理解和尊重。
D.会徽的主体是一朵盛开的梅花,其寓意是残疾人事业的春天,梅花盛开也代表着全国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希望。2·1·c·n·j·y
解析:选B “象征残疾人拥有梅花一样高洁的品格”错,应是“象征残疾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古诗文小题(11分)
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
B.先帝,指本朝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
C.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仪礼等事。
D.闰月,农历中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解析:选B “先帝”不能指“前朝皇帝”。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8)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起舞弄清影 
(2)赢得仓皇北顾 
(3)万里悲秋常作客 
(4)一弦一柱思华年 
(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醉不成欢惨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