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检测题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辽宁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施包产到户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情况的是( )
A.这次土地改革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1950年11月,我国北方农村某家庭正在召开家庭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可能有( )
①宣传土地改革的内容 ②商谈参加开国大典的事宜 ③商量参军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 ④商量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土地制度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8.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
A.知识分子 B.贫苦农民 C.领导干部 D.工人
9.如图是1950年8月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木刻版画朱宣咸的作品《争阅土地改革法》,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 )
A.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集体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10.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可以在土改中分得的(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1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13.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图(如下图)
(1)材料一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我国当代仍属于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为此党和政府实行哪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节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重要的土地文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49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表
(3)材料三是哪一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举措实施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
1---13 AAABB DDBAD BCC
14. (1) 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不合理,占全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占10%的地主阶级却占有70%~80%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政策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