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6-2017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抽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徐州市2016-2017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抽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5 14: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徐州市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 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4)《三峡》中引用渔歌来谊染三峡寂静、凄凉,萧瑟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项是( )(3分)
A妖娆(ráo) 勾当(dàng) 廓然无累(léi) 一代天骄
B禁锢 恣睢(sui) 重倒覆辙 锲 (qì) 而不舍
C亵渎 抽噎(yi) 断张取义 心无旁骛
D拮(jí)据 谮(zèn)害 恪(kè)尽职守 化为屋有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书于人而言,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存在。一方面,读书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因为每天坐对文字,就算这些文字会跳舞,看上千回百回也觉厌了; 但另一方面,读书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不只是一种消遗,还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书中的知识可以清楚地照见我们的浅薄。让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读了几本书,常常会觉得全天下就自己知道得最多,当他经历了生活的 ( (磨炼 锻炼),伴随着愈渐丰富的 ( (经历 阅历),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浅薄,此时,再读书便已十分地有必要。不过现代人通常会赡前顾后,老觉得自己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感概着“要是能早几年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那样的话可以多读点书”。沉漫在这种犹疑、自责、懊悔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最终又将错过当下这个读书的季节。
其实,读书没有年龄的限制,谁也没有规定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读书如行路,只要出发了,不管你从哪一个道口上的高速,都不影响你以后的进程, 所以只管放开读罢了。
(1) 为文中((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2) 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2分)
(3) 修改画线处句子的语病。(2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前之离强”。《战国策》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C.“词”作为一种诗歌体裁。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按谱填写,长短句不一,写词也称“填词”。
D.夏绿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既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也是一个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的“基督徒”形象。
二(22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9分)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选自《晏子春秋 内篇 杂下》
【注】(傧者: 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临淄:地名,古代齐国都城,在现今山东省。(袂:衣裳的袖子。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 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B.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C.今臣使楚不当/ 从此门入。 D.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臣未尝闻也 (2) 岂直五百里哉
(3)傧者更道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B.(虽千里不敢易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楚人以晏子短 (策之不以其道
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然则何为使子?
(3)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9.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面对强敌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
有什么异同? (3分)
(二) 古诗词鉴赏。(3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B.“何处望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士在哪里呢?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好的风光,心中无限喜悦!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D,“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三(31分)
(一)(8分)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名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栏畅饮,不觉沈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敢来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沈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1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2.选文中的诗词是宋江个人遭遇和思想的反映,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4分)
(1)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2)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3.小说中的宋江为什么被称之为“及时雨”? (2 分)
(二) (10分)
有品质,才有未来
杨亮
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购买的商品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智能马桶盖、电饭煲等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
  面对大批中国游客赶赴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有识之士发出忧心之问:中国制造为何不行?
  小小马桶盖,戳中中国制造的“痛点”:我国虽然已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但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等方面,仍与世界制造强国有明显差距。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时代。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缺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一种静得下心的理念。有时,我们过于追求多和快,追求速成和一夜暴富,而不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殊不知,这种“快马上路”,只会把消费最为要紧的体验感丢在路上,同时被落下的还有可期待的未来。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而这,正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也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而中国制造,现在恰恰需要重新用“工匠精神”找回对消费者的那份“初心”,摒弃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因为,只有真正摒弃了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才能真正培养一大批“大国工匠”,进而形成中国的“工匠精神”,真正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内外挖掘潜力,从而完成经济的转型升级。在诸多可以“借力打力”的要素中,消费成为重要一环。而提高更高层次的产品供给,则成为赢得消费市场的关键。为此,我国消费品工业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进行一场“品质革命”。
  要打赢这场“品质革命”,在精神层面我们呼唤“匠心”。但更重要的,推进“品质革命”还需要不断创新、打造品牌效应。目前,我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品牌缺失导致中国企业只能“为人做嫁衣”。中国品牌要想迈上价值链的中高端,这种现状必须改变。
  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还需要从提升消费实力、挖掘消费潜力这些“基础”和“主体”工作入手。同时,改善消费环境、创造消费热点、提振消费信心等相关配套措施也要跟上。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正经历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从有形产品需求向服务消费需求、从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消费的转变。这是消费升级的机遇,也是挑战。无论是促进海外消费回流,开拓潜在市场,还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都要求中国制造提升品质、丰富品种、树立品牌,改掉产品质量和性能欠佳的“硬伤”。有品质,才有未来。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0日 13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怎样才能实现文中提到的“品质革命”?(2分)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3分)
文章开头列举了我国居民海外消费和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的现象,有什么作用?(3分)
(13分)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丁立梅
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
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
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 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文中的现在的月饼和小时候的月饼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写现在的月饼?(5分)
文中写道:“日子幸福的能滴出蜜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请你品析“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这句话。(3分)
文章结尾为什么写“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的事情?(2分)
四(65分)
题目:敞开心扉,便是晴天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22分)
1.(10分)
弓如霹雳弦惊。
燕然未勒归无计。
烟笼寒水月笼沙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⑹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3分)A(重蹈覆辙 锲qiè而不舍 抽噎(yē)断章取义 拮(jié)据 化为乌有)
如果“累”的声调没改为第三声,就都对。
3.(6分)(1)磨炼 阅历
(2)简单的文字经过排列组合,竟能衍生出无穷意味,不能不让人觉得神奇。
(3)(全给分)
4.(3分)B(《战国策》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22分)
(一)(19分)
5. (3分)B
6.(4分)⑴曾经 ⑵只,仅仅 (3)改 (4)适宜,适合
7.(3分)A
8.(6分,每句2分)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既然这样(虽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来呢?
(3)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9.(3分)相同点: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不惧大国、不畏强暴。
不同点:唐雎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晏子巧妙回击,灵活善辩,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答出相同点得1分,答出不同点得2分)
(二)(3分)
10.(3分)B (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三(31分)
(一)(8分)
11.(2分)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宋江吟反诗)
12.(4分)(1)宋江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小妾阎婆惜,才被发配到江州的。内心感到冤屈和不满。(意思对就可)(2)发配到江州,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言外之意是要学黄巢造反。
13.(2分)小说中的宋江是个仗义疏财,不满黑暗现实,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他放走了抢劫生辰纲的朝廷要犯晁盖等人,表现了他重义气,江湖上称之为“及时雨”。
(二)(10分)
14.(2分)有品质,才有未来。
15.(2分)在精神层面我们呼唤“匠心”。但更重要的,推进“品质革命”还需要不断创新、打造品牌效应。
16.(3分)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
17.(3分)指出了我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不足,引出了要进行“产品革命”的话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13分)
18.(5分)包装不同,用料不同,味道不同。(具体说明也可以)
现在的月饼与小时候的月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写儿时的回忆做铺垫),引起了对小时候月饼的回忆。
19.(3分)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内心得到满足;温馨、和睦、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让我感到幸福。
20.(3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情比作生了翅膀飞翔的鸟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期盼和急切。?  
21.(2分)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祖母的善良,“幼我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传统美德在祖母的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四(65分)
22.作文(65分,含书写分5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54—60分(90—100)(以5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45—53分(75—89)(以49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6—44分(60—74)(以39分为基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6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书写(5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5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3——4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2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