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答案C 。A项说法不当。文章第一节说“演‘技’还是演‘戏’……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这句话是说从源头上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才能解决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并不是说“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B项“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分析错误。文章第二节引用王国维的话是说“(中国戏曲)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所以原文是说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借助虚拟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D项“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分析错误。原文是“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才是戏剧的灵魂。综上,本题选C项。
2. 答案D 。 D项“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分析错误。阅读文章最后一节中“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这句话阐述了问题的根源应是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所以选D项。
3. 答案B。阅读文章第三节中相关文字:““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可知:“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是“戏”和“技”不断发展变化,建构起来的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而不是B项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所以B项说法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4.C. 全部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错。
5.(1)有良心,有人性。从他满意狼鱼给的钱少时,他就在自己的额头上划出个红红的“一”字,可以看出他有良心有人性,并非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土匪。
(2)不贪心。他说“我最恨贪心的人”,所以他把手榴弹的拉线系在袋子口上来考验“爷爷”,如果“爷爷”贪心,就炸死他。
(3)有爱国心。他深明大义,能为国捐躯。当日本侵略中国时,他勇敢地站在抗日的第一线,直至为国捐躯,成为没有名利的无名烈士。
(4)做事不亏心。他恩怨分明,有侠士之风。刀客离开时打劫了全村的船老大,除了收留他的“爷爷”,说明他恩怨分明;而在他第二次到百里滩时却把当年他打劫的渔民的钱财“借花献佛”如数奉还,则又刻画了他做事不亏心,仗义不欺的侠士之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其他有言之成理的概括也可酌情给分)
6. 小说的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构成。(2分)
(1)—(2)开端:刀客第一次到百里滩的码头上打劫。
(3)—(13)发展:刀客打劫不成留在百里滩,洗劫了全村船老大后悄然消失。
(14)—(26)高潮:打日本鬼子的刀客为第二次来到百里滩还债,并带走了“爷爷”。
(27)—(31)结局:成了无名抗日烈士的刀客的棺材被爷爷带回了百里滩。(4分,每对一点给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D 【解析】无中生有。
8、(5分)DE 【解析】D项因果颠倒。E项,欧阳自远不是不关心家人,也不是家庭观念淡漠,而是一心扑在探月工程上。
9、(4分)(1)欧阳自远是我国第一个提出我国应该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建议的人。(2)他带领他的团队制定了“嫦娥一号”工程的实施报告。(3)他是为实施我国的探月工程梦想执着一生的人,他专心一念为我国的探月工程做奉献,甚至忘掉了饭食的味道,忘掉自己孩子的年龄。(4)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他曾成功推动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定。所以他才会被誉为中国的“嫦娥之父”。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 B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人名、地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判断。
11. C 【解析】子女可以保留官位,错误。子女守丧期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12.D 【解析】“王述对此并不在意”错误,原文说的是“述深以为恨”。
13.(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不认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长大后,他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著称。(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以骨鲠称,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书”,“耽”,若是耽之倒装,“后”,各1分,句意通顺1分)(每句5分,共10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晋元帝渡过长江,是王旷最先提出建议。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长大后,他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被称为古今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像浮云一样轻盈,像惊龙一样强劲。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好像不知道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啊!”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向来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时,便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很多都住在这里。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东方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王羲之曾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几案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真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惊诧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在叫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推崇,就像这样。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也可和他同列。”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膘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赣之齐名,但王蓖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羞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获之来看望自己,暖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羡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14. C、E(选对一项得2分,满分5分)
【解析】C项全词主旨句,理解错误。E项“在情感意境方面超越了《赤壁赋》”,不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在表达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方面方面是一致的。
15.①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一个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的词人形象;(2分)
②独自回家,敲门不应,独自听江声,一个风姿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2分)
③从全词看,词人是一个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满世俗、向往自由(超脱现实)的词人形象。
(2分) (每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1)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不合语境)。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绩非常得意(对象是人)。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者好作品。(谦敬失当)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一文不值:一点价值都没有。
18. (3分)A. 【解析】 B. 状语顺序错乱,把“把黑板用抹布”改为“用抹布把黑板”;C.主谓不搭配,把“中国服装、中国小家电和中国自行车的出口”改为“中国出口的服装、小家电和自行车”;D.重复。删掉“人民的”。
19. (3分)B.【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0.(6分)①能见度范围(能见度距离、能见度);②相对湿度;③厚度;④边界特征(边界明确程度);⑤颜色;⑥日变化(持续时间)。(每一点1分)
21.(5分)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4分,写出三句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作文(60分)
22.参考立意
(1)国以诚待我 我以信报之
(2)用诚信点亮中国
(3)青年有诚信 国家有力量
(4)让诚信成为人生支点
(5)国家是贫困学子的坚强后盾
(6)国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