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滑铁卢之战 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六 滑铁卢之战 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6 11:34:01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十六 滑铁卢之战YW·八年级语文下册1.了解滑铁卢之战的历史背景及其过程。   2.领会文章主旨,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法。
3.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培养热爱和谐社会的情感。点击播放视频【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代表作】
《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1810年,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英国和俄国之外的整个欧洲,法兰西帝国的强盛发展到了顶峰。但是,1812年的莫斯科战役和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却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败涂地。1815年3月,拿破仑带领千余名官兵,趁着黑夜,偷偷渡海,在法国本土登陆,顺利进入巴黎,再次登上皇位。 决定在6月份与联军决战,以实现他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最终拿破仑的军队在联军的顽强攻势下放弃了战场,他自己也在晚上9时骑马先逃了。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囚禁并死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拿破仑】(1769-1821),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内:颁布《法国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第一帝国覆亡。牝马 倏然 拘泥 黑魆魆
岿然 瘫软 目眩 忐忑pìnshūjū nìxūkuītānxuàntǎn tè【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
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
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疲惫不堪】非常疲乏。【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瘫软】肢体绵软,难以动弹。【忐忑】心神不定。阅读课文,根据小标题概括层次大意。·滑铁卢的上午 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初战时双方首领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插入了对“滑铁卢之战”的评述。·格鲁希的错误 在决定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惟命是从的格鲁希死抱纸上条文,不听副司令及众将官“向开炮方向前进”的建议。·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评议指出格鲁希做出错误决定的一瞬间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并写了已感到不安的格鲁希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的情节。·滑铁卢的下午 拿破仑命令格鲁希不惜一切代价赶紧与自己靠拢,鲁莽勇敢的内伊决心与威灵顿决一死战,可格鲁希的援兵仍未能到。·决 战 战场上双方军队都已筋疲力尽,拿破仑误把布鲁歇尔的普军当作格鲁希的援兵,集中最后所剩的全部兵力向威灵顿的主阵地发起攻击,结果溃不成军。·尾 声 直至普军获胜的第二天,格鲁希还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在漫无目的地行军。错过了那关键一瞬间的格鲁希,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 作者行文时采用双线结构。想想是哪两条线索?一是拿破仑指挥的战役现场;
二是格鲁希的后方状况。。 分析课文全场景勾勒的部分和关键细部刻画的部分。全场景式的勾勒“滑铁卢的上午”——检阅军队“滑铁卢的下午”——发起冲锋关键细部的特写: “格鲁希的错误”——“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可是没有消息来。”两种写法的交替:“决战”、“尾声”。 “上午十点钟,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刻画败军败将入木三分 请默读并品味文中议论部分,谈谈作者对格鲁希所持态度。胆小、懦弱、惟命是从、优柔寡断。 对于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尽全面,滑铁卢一仗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 事实上滑铁卢战役对法国、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是灭顶之灾,是真正悲剧的典型;
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战后,拿破仑“百日王朝”覆灭,本人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法兰西第二帝国衰落。 导致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天时不利 (1)下了三天的雨,又湿又软,行路困难,震慑力极强的大炮无法发挥作用。——指挥失当(2)格鲁希的错误:
惟命是从,胆小怕事,犹豫不决;(平庸)
不听建议,只考虑一秒钟;(自负、鲁莽)
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结合课文内容,从整体结构方面感知这篇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滑铁卢的上午
格鲁西的错误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滑铁卢的下午
决  战
尾  声渲染气氛
场面描写
心理刻画
生动的文笔
高超的剪裁
恰当而深刻的评论渲染气氛恰当;
工笔描写细腻;
场面勾勒宏大;
心理描摹准确;
穿插评论深刻。 本篇作者着重描述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作者认为是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 作者剪裁技巧高超纯熟。他从决定性的一秒钟写起,以此为突破口,再抓住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的重要的细节来描绘,以便渲染气氛,刻画心理,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以绘声绘色地表现。滑铁卢之战叙事线索:叙事线索构思组材:剪裁技巧:关键人物突出切入点准确
(决定性的一秒钟)真实性
文学性背诵最后一段,并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拿破仑名言1.事业的大门永远向有识之士敞开。 2.我成功,因为志在要成功,未尝踌躇。 3.没有机会!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词。 4.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