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2-07 08:4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建设生态家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要求;能“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要求;增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情感,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结合学生实际,本人制定的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21教育网
知识与技能:说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描述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2·1·c·n·j·y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设计绿化方案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大方、自然展示设计成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情感,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描述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
难点: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小磁铁(以便上课时学生用来粘贴设计作品于黑板上。)
2、学生准备:
按照相关资料,课前准备校园绿化设计作品。
四、实验设计思路
《中国21世纪议程》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渗透到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城市生态的建设等方方面面。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观点为指导,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本人通过问题引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并在第二部分内容设置了尝试绿化设计的活动,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求“让学生学会思维” (美 杜威),努力打造互动高效的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分组探究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21cnjy.com
五、教学过程及说明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情景创设
播放《美丽中国》Flash视频;
老师提问:“听完这首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欣赏Flash视频;
同学们畅谈心中所想!“我们要让山绿起来!”“我们要让人富起来!”“我们要共同建设生态家园!”等等。
以歌曲——《美丽中国》创设情境,使学生头脑中呈现生态家园的景象。
过渡
是的,我们学会了很多保护环境的知识!我们该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呢?
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等观点。
进一步设疑,将问题具体化,通过讨论使问题明朗。
发展生态农业
提问知道什么是生态农业吗?
有的同学说道,有的同学说不知道。
为展示生态农业图片做铺垫,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
课件展示:各种生态农业的图片。
讲解图片一的特点。
生欣赏图片。
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其它图片的特点。
课件展示图片,直接明了。师讲解图片起到示范的作用,生讲解其它,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播放生态农业视频。
生观看视频。
通过动态的过程进一步展示生态农业的优势。
课件展示讨论题一:1、画星星;2、(见附一)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学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重新展示图片资料并做进一步的解释。)
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
师生合作:1、生态农业的特点: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2、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过渡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我们的乡村富裕了,也更美丽了,那我们的城市呢?
生聆听并思考。
承上启下、引出建设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
组织“畅所欲言”活动。
畅所欲言,说出心中的城市。
从心中美好的城市到城市热岛效应,从反面入手,让同学们思考,如何建设好城市?
播放视频——城市热岛效应;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生观看视频;
交流讨论,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师生合作,得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想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这项计划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组织讨论:1、什么是生态城市?
2、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生交流讨论,尽量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齐心协力,共同合作。
展示生态城市图片,重点展示我们淮安市的古淮河生态园,我们身边的生态城市。
生观看图片。去过古淮河生态园的同学介绍生态园区的景象。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氛围浓郁。
图片展示,视觉冲击,活跃思维;而我们身边的生态园能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同时更能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
小结
师生合作: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它是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其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建设生态城市:1、绿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空气和湿度,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2、回收有害的生活废弃物。
3、使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交通灯,太阳能公共厕所。)等。
过渡
到这儿,同学们想亲自设计某一区域吗?
生回答:“想!”
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尝试绿化设计
课件展示本校校园图片:我创意我做主,拿支画笔画画,我做绿色设计师。
课件展示其它班级的优秀作品并将原稿用吸铁石张贴在黑板上。
生观看其它班级的作品后,纷纷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作品,小组内评比,选出最好的一幅介绍、展示。
课前准备,动手动脑,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思,才艺。设计方式不限。
组织生展示校园绿化设计作品。
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用吸铁石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简洁、大方的讲解、展示自己的作品。
组织学生评比哪些方案会使校园更美丽?
小组讨论,评比出最美方案。
从美观、经济、合理等角度评比出最美方案,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学校的情感。
过渡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我们自己也做了一次绿化设计师,接下来,我们将要运用这些知识了。
生聆听。
让学生从刚刚的兴奋、激动状态中逐渐安静下来,进行下一步的习题训练。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四个练习题。(见附二)
生仔细做题。答题。
学以致用,课堂巩固知识点。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并留空格让学生补充。如下:
今日主题——建设生态家园
发展_______ 可持续发展战略,其
核心是______和
建设_______ ______协调一致。
生配合老师完成小结。
学生补充空格,增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最后再次播放《美丽中国》视频。
生观看视频,再次体会美丽中国之景象。
让学生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也让情感在最后再次升华。
六、教学反思
1、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走向社会采风和采访、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交流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21·cn·jy·com
附一:讨论题一。
讨论一:1、画星星——根据以上展示的各种生态农业措施,你能判断出良好生态农业应具备哪些特点吗?请把判断的结果在表中用 表示出来。www.21-cn-jy.com
附二:课堂练习
趁热打铁
1、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
A、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C、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D、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
2、下列生态系统中,能正常运转且时间最长的是( )
A、“桑基鱼塘、水面养鸭”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B、放在自家阳台上或庭院内的花卉盆景
C、放在教室或实验室内的自制生态瓶
D、人工施肥、自动喷灌的果树下套种蔬菜的果园
3、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将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电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⑥购物时自行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 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21·世纪*教育网
A、 ① ③ ⑤ ⑥ B、 ② ④ ⑤ ⑦
C、 ① ② ③⑤ ⑦ D、 ① ② ③ ⑥
中考零距体验
(2011,苏州)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www-2-1-cnjy-com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