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第21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序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生命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原始火山中
B.原始大气中
C.原始海洋中
D.原始陆地上
2.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进化论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才能不断进化
C.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氧气等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3.米勒的实验说明了( )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4.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化石
B.比较解剖
C.科学推测
D.细胞研究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有性生殖到无性生殖
D.由水生到陆生
6.下列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大多复杂
B.古老地层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大多陆生
D.晚近地层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7.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原始的线虫动物
C.原始的苔藓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8.“三叶虫时代”即“生物大爆发”发生的时代是指( )
A.寒武纪
B.侏罗纪
C.三叠纪
D.新生代
9.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10.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如图所示),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抽样法
C.比较法
D.模拟法
11.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12.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巴斯德
D.米勒
13.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包括( )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竞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
A.变色龙会随时变换体色
B.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C.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
D.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米勒模拟实验合成的简单有机物主要是氨基酸
C.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
D.过度繁殖中的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16.以下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17.根据科学观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
D.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18.有人将英国椒花蛾中的灰白色蛾和暗黑色蛾进行标记,同时在工业污染区、非污染区放养一段时间后,尽量回收,统计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地区
灰白色蛾/只
暗黑色蛾/只
释放数
回收数(回收率)
释放数
回收数(回收率)
工业污染区
64
16(25%)
154
82(53%)
非污染区
393
54(13.7%)
406
19(4.7%)
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
B.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
C.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
D.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
19.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20.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刊载,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可能会在全球蔓延。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其产生的原因是( )
A.抗生素的质量下降
B.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C.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D.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21.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D.☆→△→□
22.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 )
A.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
B.前肢获得解放
C.感官集中于头部
D.头部和脑的进化
23.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中,以下正确的是( )
A.都有共同的祖先
B.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
C.都过着树栖生活
D.都以直立行走为主
24.在森林大量消失的状况下,森林古猿来到地面活动,他们逐渐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进化为人。直立行走对人的巨大影响是( )
A.运动更加灵活,活动没有障碍
B.活动范围扩大,生活资源丰富
C.解放了前肢,为前肢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条件
D.捕猎更方便,食物充足
25.如图所示,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
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
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米勒模拟实验已经彻底揭示出了地球生命的起源。( )
(2)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植物到动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
(3)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
(4)从生物进化的历程可知,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
(5)保护色的形成说明了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
(6)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这是事实。( )
(7)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
(8)现代人可划分为4个人种: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和其他人种。( )
27.(12分)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____________的条件和____________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__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的液体为__________。
(4)C中为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模拟______________。
28.(21分)根据下面两图,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鸡的新品种的形成是由于外界对原鸡经过________和培育形成的。
(2)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比较,选择新品种所需时间较短的是____________。
(3)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尖而长(如图乙)。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4)达尔文在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其原因。
①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________,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______。
②不同岛屿的特定环境的________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进化的________。
29.(9分)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能人开始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3)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使用火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点拨
1.C 2.C 3.A 4.A 5.C 6.D
7.A 8.A 9.B 10.C 11.B 12.A
13.D 14.D 15.A 16.C
17.D 点拨: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客观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导致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
18.D
19.A 点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A正确,B错误。
20.B 点拨: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作用。
21.A 点拨: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只出现△,说明该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其更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22.D 23.A 24.C 25.B
26.(1)× (2)× (3)× (4)√ (5)√
(6)× 点拨: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是推测,不属于事实。
(7)√ (8)×
27.(1)原始地球 原始大气 (2)闪电 (3)沸水
(4)有机小分子 原始海洋
28.(1)选择 (2)人工选择 (3)D
(4)①变异 材料 ②选择 方向
29.(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直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