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浙江省宁波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浙江省宁波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1-02 22:34:00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思考
1.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
2. 汽车停在地面上,对地面也
产生压强.
产生压强.
问题: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吗?如何证明?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
1. 向两端开口,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灌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观察现象)
橡皮膜向下凸出,
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
压强
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的作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深度: 液体里某点到液
面的垂直距离.
演示实验:
2.取一个侧面开口的玻璃管,向玻璃
管中灌水后,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观察现象)
橡皮膜向侧壁凸
出,说明了什么
问题?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
压强
原因: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且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思考与讨论:
水库拦河坝的纵截面为什么通常
设计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三峡大坝
液体向上有压强吗?
你准备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当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会感到呼吸
困难,像有东西压住胸口,那么在水中
是否有压强呢?如何证明?
水中压强的特点是什么呢
问题:
液体内部压强的测定
测量仪器: U型管压强计
U形玻璃管
橡皮管
金属盒
压强计的构造:
在未对金属盒的橡皮膜加压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
压强计的工作原理:
金属盒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我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你还想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猜想A: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猜想B: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C: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设计实验:
1)方法:
2)器材:
控制变量法
压强计、水槽、水、盐水、刻度尺
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3)表格设计:
实验序数 深度/cm 橡皮膜向 U型管内液面/cm
1 3(水) 向上
2 3(水) 向下
3 3(水) 向侧面
4 6(水) 向上
5 9(水) 向上
6 9(盐水) 向上
演示实验:
3.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位置,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 差的变 化情况.
结论:
3.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实验:
4.将压强计的金属盒由浅到深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压强计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结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演示实验:
5.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固定在某一深度,任意转动其朝向.观察压强计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结论:
5.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演示实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到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中,观察压强计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结论:
6.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序数 深度/cm 橡皮膜向 U型管内液面/cm
1 3(水) 向上
2 3(水) 向下
3 3(水) 向侧面
4 6(水) 向上
5 9(水) 向上
6 9(盐水) 向上
实验现象的回顾与分析:
归纳: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
增加而增大;(1.4.5)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大小相等.(1.2.3)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
压强也越大.(5.6)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2.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 容器底产生压强.
2.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散开的容器壁产生压强.
3.液体内部由于各相邻部分之间的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结: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模拟
潜水员在水下60米深处,必须穿有金属头盔的橡胶潜水服.
解释生活事例:
练习:
1. 人能否在水中无限下潜?
2.深海的鱼被捕上来后,放在
盛海水的容器中会很快死去,
这是为什么?
3. 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 压强大小
a
b
b
a
c
a
b
酒精

(2)
(1)
(3)
(4)
a
b
4.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在左
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
塑料片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
盐水

5、 有一容器,如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1,如把它倒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2 ,则P1 P2 。
(填“=”、“< ”、“ > ”)
6.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体积和深度有关.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 开在水中的“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潜水艇在水下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许多英国军舰被“送”入海底。要攻克潜水艇,首先要能发现它。声纳的广泛应用,使潜水艇的活动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随时都可以测出潜水艇所在的方位、所处的深度。要成功地把潜水艇击沉,还必须把握好炸弹爆炸的时机。
如何让引信在一定的水深处引爆呢 英国的兵器专家们苦苦思索,认定只能在水压上做文章,因为不同深度,水压不同。果然,按这一思路研制出了水压引信。这种引信平时由于弹簧的张力,将撞针与雷管分开,保证炸弹处于安全状态;当它入水后,到达设定的深度时,水压大于弹簧弹力,弹簧被压缩,撞针击到雷管上,就会引爆,这就诞生了深水炸弹。(共14张PPT)
人在潜水时会感到水压的存在,水越深水压就越大。
背着氧气瓶的潜水员可以深潜到水下20米左右的深度。
如果要深潜到60米左右的深处,必须穿有头盔的橡胶
潜水服。如果要潜入更深的水中,就必须要有特制的
潜水装置。
那一天,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2号”开始向海洋的最深处,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冲刺。“的里雅斯特2号”造型奇特而简单,它由巨大的浮筒和下面吊着的钢球组成,两名科学家就乘坐在钢球里。结果他们向下一鼓作气潜到10916米深处,与一条扁平的海鱼不期而遇。这次邂逅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而“的里雅斯特2号”创下的潜水纪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的里雅斯特2号
想一想:在水深10916m的海洋深处,海水
对海底的压强有多大?
例1 .一只量筒内盛有100mL水,如果量筒的底面 积为6.25cm2,量筒底部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量筒是圆柱体,横截面积是相等的,因此量筒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就是量筒内水的重力的大小,底面受到的压强相当于面积为6.25cm2的支撑面受到大小等于100ml水的重力的压力时的压强.
解:F=G=mg=ρVg=1.0 103kg/m3 9.8N/kg=0.98N
F
P=
S
=
0.98N
6.25 10-4m2
=
1568Pa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分析: 当玻璃管内的染色水作用于塑料片的压强小于
大烧杯水中位于塑料片深处的压强时,塑料片不会掉下.
当玻璃管内的染色水作用于塑料片的压强等于大烧杯
水中位于塑料片深处的压强时,塑料片就会掉下.当塑料
片掉下时,位于塑料片深处水的压强(P1)等于玻璃管中
水的压强P2,即液体内部压强p的大小,等于放在这一深度
处的塑料上方的液体压力F除以管口面积S所得的结果.
设玻璃管的面积为S,当塑料片掉下时塑料片到水面的距离为h,玻璃管内水的体积为V,重力为G,对塑料片的压力为F
P=
F
S
=
G
S
=
mg
S
=
ρVg
S
=
ρShg
S
=
ρgh
总结:
1.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__
2.单位:公式中ρ为液体的___________,单位为kg/m3,h为液体某处的_________,它是指液体某处到_________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p表示液体内部某深度为h处的_____,单位为Pa.
P=ρgh
密度
深度
自由液面
压强
在水深10916m的海洋深处,海水对海底的压强有多大?
解决问题:
解: P= gh=
1.03 103kg/m3 10916m 9.8N/kg
=1.1 108Pa
例:如右图,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 积,高度都相同,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求:1.哪个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最大
2.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结论:1.p甲=p乙=p丙, F甲=F乙=F丙
.
2.F 甲


3.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
总重,盛装液体容器形状、大小等无关。
4.液体内部某个支撑面受到的压力F=pS,它与液体的压强,
受力面积有关,与容器内的液体重力不一定相等.



5.容器对桌面的 压力和压强服从固体之间的 压力和压强的 概念.可以从容器的 整体分析得出.
F>G
F=G
F练一练:
1、 有一容器,如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1,如把它倒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2 ,则P1 ________ P2 。
(填“=”、“< ”、“ > ”)
<
2.如图所示为一个梯形容器的纵截面,两侧壁高度分别为a和b,从开口c处向容器内注满密度为 的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为 。
a
b
c
gb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例:自来水管,船闸,
茶壶,水壶等.当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在同一
水平面上。
.
设想连通器的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ab,液片左右两面分别受到左、右两液柱对它的压强P1和P2,两边受到的压力为F1和F2,只有当F1=F2,即P1=P2时,液片才不会流动。而P1= gh1,P2= gh2,当h1=h2时,P1=P2。因此,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
想一想:船是怎样从上游通过船闸航行到下游的?
生活实例:虹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