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体(课堂练习)
1、填一填:人体各部分的形状、结构特点与主要功能
头部
颈部
躯干
四肢
形状
或位置
结构
及特点
主要
功能
2、下例有关生物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生命活动 B、都是生物体
C、是地球上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D、生物体的种类非常丰富
3、下例关于手的功能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取食 B、攀缘树枝 C、握住物体 D、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河虾、蜈蚣、蚯蚓、蛇都长有附肢
B、人的脸上的眼、鼻、口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
C、人体可分为头部、颈、躯干和四肢各部分
D、所有的动物都有颈部
5、完成表格(填“有”或“没有”,有“附肢”的填其形状)
动物名称
头部
颈部
躯干
附肢
狗
鲫鱼
鸽子
蚯蚓
7、①水稻 ②马尾松 ③苹果 ④葫芦藓 ⑤紫菜 ⑥厥
上述植物中有真正花的是 ;
有正真根的是 。
第一节 生物体(预习)
1、生物体是能进行 的生物个体,自然界的生物种类非常多,有 、 、 、 和 。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关系: → → → → 。
3、人的身体可分为 、 和 、 四部分。
4、动物的头部通常有 、 、 、 等器官,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从外界 ,与外界 。
5、颈部位于 和 之间,高等动物的颈柔软,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 。
6、躯干是动物体的 ,最外的为 ,内有 、 和
人的躯干从腹面可分为 、 。从背面可分为 、 和 。
7、人的附肢称为 ,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 ,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 变成翅,
演变成鳍状脂。
8、五类植物类群的比较(有的打“”,没有的打“”。)
植物类别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或孢子)
举例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厥 类
苔藓类
藻 类
9、通常我们说的五官是指人体的哪些结构?
10、思考并举例手有那些功能?
11、阅读书本P115图“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人体的各部分器官及其名称。
课件20张PPT。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节 生物体)
慈吉中学 石莉蔷原子
↓
分子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生物体
什么是生物体,有什么特点?生物体分为那几类?说一说生物体: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都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以人体为例:
身体可分为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一、动物的结构
1、动物体头部有哪些器官?2、人的头部与其他动物有何别?找一找头部: 通常有眼、耳、口、
鼻等器官。主要功能 从外界捕获信息 (眼、耳、鼻) 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口、鼻)填一填:人体各部分结构特点与主要功能颈部位于头部与躯干之间,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躯干动物体的主要部分,最外面为皮肤,内有肌肉、骨骼和各种内脏。 四肢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上肢,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下肢。人的上肢,特别是是手,具有许多功能。思考
手的功能?做出形状
制作工具
交流感情
握住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填一填:人体各部分结构特点与主要功能植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二 植物二 植物被子植物
结构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一节 生物体)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基础知识
与其他动物比较,说出人体外部形态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人体外部形态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
难点: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课堂练习
(四)、教学过程
投影:预习题答案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对生物体的了解。
学生:(1)生物体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
(2)生物体根据其形态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加以总结)
过度:今天我们将以动物体的人体为例加以研究,那位同学能上来给同学们介绍并演示一下人体有那四大部分组成的。
学生:介绍并演示人体的四大部分组成
教师:设问:假若你是一名生物学家,你将怎样有序地对人体进行观察研究?
结论:从上到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颈部、躯干、四肢的位置、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全班分8组,每组分发一张白纸,每两组讨论一方面并加以记录,时间5分钟),每组请一位同学上台发言(配以适当的表演),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发言。
教师:做出准确的评价,并帮助学生总结发言
注意:(1)比较动物的眼、鼻、口不在同一平面上,而人的眼、鼻、口在同一平面,各有什么优缺点。
(2)比较人手与动物附肢的结构与功能。
(3)传达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
组织学生完成表格:
头部
颈部
躯干
四肢
形状
或位置
结构
及特点
主要
功能
教师: 组织学生设计一“超人”。
(按原来的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并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