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古诗二首 (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古诗二首 (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9 09:32:5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古诗二首-村居
语文人教版 二年级下
导入新知
猜谜语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谜底:( )
风筝
导入新知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初读感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初读感知
古 诗 村 居 儿童
shī
cūn
tóng
组词:
诗( )( )
村( )( )
童( )( )
认知生字:
诗画
诗人
村落
山村
童年
童话
初读感知
读音对对猜:
莺(yīn yīng)飞
拂堤(tī dī )
杨柳(liǚ liǔ)
醉(zuì suì)春烟
散(sàn zàn)学
趁(chèng chèn)东风
纸鸢(yuān yuāg)
解读作者
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高鼎
dǐng
新课讲解
(1)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2) 看到诗名,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村 居
新课讲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诗人是怎样写的?
野草自由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飘拂、拂拭、掠过。
堤岸
陶醉
新课讲解
zhǎng(长大)(生长)

cháng(长短)(长度)
多音字导读:
春天到了,柳枝长(zhǎng cháng)出了嫩芽,长长(zhǎng cháng)的柳条随风飘荡。
练一练:
初读感知
草长莺飞 拂堤 杨柳 春烟
字词认读:
注:本句中“草长”这里表示“野草生长的意思”,应读“zhǎng”。
新课讲解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春季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2)这两句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3)这两句属于对景物的什么样描写?
静态
新课讲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什么意思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抚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新课讲解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放学
纸做的风筝

老鹰
初读感知
儿童 散学 东风 纸鸢
字词认读:
注:“纸鸢”的“鸢”不是“戈”字没有那一撇。
新课讲解
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们回来之后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新课讲解
(1)“归来早”说的是什么意思?
早早地回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回来这么早他们要干什么呢?
(3)“忙”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儿童放风筝的急切心情。
(4) 这两句诗对景物的什么描写?
动态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全文释义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抚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了蓝天。
拓展阅读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原始的风筝由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的。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慢慢地,又有人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归纳总结
《村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静态
动静结合
景和物的融合
春意盎然、勃勃生机
儿童 放纸鸢——动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二首》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xiāng cūn ér tóng
( ) ( ) ( )
bì yù sī tāo jiǎn dāo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sì ( ) cháng( )
似 shì( ) 长 zhǎng( )
三、下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忙趁东风放纸鸢:不闲着。
B.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
C.碧玉妆成一树高:装扮。
《村居》和《咏柳》写是哪个季节(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五、数笔画填空。
“诗”共 画,第5画是 ,组词 。 
 “童”共 画,第5画是 ,组词 。
  “碧”共 画,第3画是 ,组词 。
  “剪”共 画,最后1画是 ,组词 。
六、我会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春天到了,柳树枝条上爆出了嫩芽,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里去玩。小军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了起来。这时,小芳看见了急忙说:“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乱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 )节。
2、本文写发生在( )和( )之间的事情。
3、( )折柳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阻止他。( )惭愧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古诗二首》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古诗 乡村 儿童 碧玉 丝绦 剪刀
解析: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新字词的掌握。
二、多音字组词。
sì (似乎) cháng(长短)
似 长
shì(似的) zhǎng(成长)
解析: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多音字的掌握。
三、下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解析:A项中“忙”指连忙。
四、《江南春》的写作时间是( )
B
解析: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古诗的了解。
五、数笔画填空。
“诗”共8画,第5画是 横 ,组词 古诗 。 
 “童”共 12 画,第5画是 横 ,组词 儿童 。
  “碧”共 14 画,第3画是 竖 ,组词 碧玉 。
  “剪”共 11 画,最后1画是 撇 ,组词 剪刀 。
六、我会默写。
儿童散学归来早 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1.古诗二首-咏柳
(2)
语文人教版 二年级下
导入新知
猜谜语
小姑娘,手细长,
身儿软,头发长。
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 )
柳树
导入新知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借物(柳)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初读感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初读感知
碧玉 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jiǎn
这里注意“绿”的读音应书写为“lǜ”。


zhuāng
初读感知
读音对对猜:
碧(bì bìn)玉
妆成(zhāng zhuāng)
垂(chuí zhuí)下
丝(sī zī)绦
谁(shuí shéi)裁出
剪刀(dāo tāo)
解读作者
贺知章,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新课讲解
( 1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2)“咏”字的意思是什么呢?
咏 柳
歌颂、赞美。
( 3 )题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歌颂柳树、赞美柳树。

新课讲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 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装饰、打扮。
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满树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释义
新课讲解
柳树的翠绿晶莹
形象的描写了柳树颜色的美。
( 6 )诗中的“万条”是一万条吗?有什么作用?
不是。这是虚指,形象的说明了柳树枝条繁多、茂盛的特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
碧玉
比喻成
(7)“丝绦”说明了什么呢?
形象的说明了柳树的轻柔之美。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陶醉其中,接下来我们来看诗句的后两句
柳树的叶子。
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好像
注:“谁”在这里读“shéi”而不是“shuí”。
新课讲解
sì(似乎)(类似)

shì(似的)
多音字导读:
二月春风似剪刀。
新课讲解
拟人
你能找出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二月的春风
剪刀
比喻成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是怎样引出春风的呢?
自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答(二月春风似剪刀),巧妙的由柳树过渡到了春风,说出了这些细巧的柳叶是春风裁出的。
新课讲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和“剪”字说明了什么?
两个字遥相呼应,说明了春风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新课讲解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什么意思呢?
新课讲解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全文释义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
—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拓展延伸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蕙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拓展延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1)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柳条插进泥土即活,有强大的生命力,插到哪里,哪里成荫。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2)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
拓展延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3)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巩固提升
把古诗补充完整。
(1)_______莺飞__________,
拂堤杨柳_____________。
(2)不知细叶谁裁出,
__________________。
草长
二月天
醉春烟
二月春风似剪刀
巩固提升
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
2. 读读记记
吹拂 春风拂面
化妆 梳妆打扮
板书设计
咏柳
总写:碧玉——树高
想象:春风——似剪刀
爱柳树
爱春天
爱大自然
分写
柳条 万条——绿丝绦
柳叶 细叶——谁裁出
课堂小结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色的古诗。《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咏柳》这首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生命活力的赞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
第1课 古诗二首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诗、村、童、碧、妆、绿、丝、剪”8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 ②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 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1.猜谜语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谜底:(风筝)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放风筝得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 读课题 《村居》 谜语导入吸引兴趣。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4.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插入音频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认读生字: (1)诗、村、童。 组词: 诗(诗画)(诗人) 村(村落)(山村) 童(童年)(童话)(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3)读音对对猜,让学生认读字音。莺(yīn yīng)飞拂堤(tī dī )杨柳(liǚ liǔ)醉(zuì suì)春烟散(sàn zàn)学趁(chèng chèn)东风纸鸢(yuān yuāg)(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描写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解读作者: 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看到诗名,你们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诗人是怎样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注:草长莺飞:野草自由生长,黄莺自由飞翔。拂:飘拂、拂拭、掠过。堤:堤岸。醉:陶醉。春烟: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zhǎng(长大)(生长)长 cháng(长短)(长度)练一练:春天到了,柳枝长(zhǎng cháng)出了嫩芽,长长(zhǎng cháng)的柳条随风飘荡。字词认读:草长莺飞 拂堤 杨柳 春烟注:本句中“草长”这里表示“野草生长的意思”,应读“zhǎng”。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同学们,在二月早春的时候,你们会看到什么?是啊,清风拂面,满眼的花红柳绿的景象让人陶醉,那你们在这样的景色里会做些什么呢?这两句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两句属于对景物的什么样描写?这两句诗什么意思?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堤旁的杨柳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的直摇晃。4.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散学:放学;归:回;纸鸢:纸做的风筝;鸢:老鹰。(1)字词认读儿童 散学 东风 纸鸢注:“纸鸢”的“鸢”不是“戈”字没有那一撇。(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回来之后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3)“归来早”说的是什么意思?(4)回来这么早他们要干什么呢?(5)“忙”字说明了什么?(6)这两句诗对景物的什么描写?7.全诗释义:草长莺飞二月天,—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的枝条轻抚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儿童散学归来早,—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家了。忙趁东风放纸鸢。—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了蓝天。8.拓展阅读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至今已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0多年的历史,最原始的风筝由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的。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慢慢地,又有人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三、归纳总结1.《村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2.《村居》内容小结: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静态 动静结合村 景和物的融合居 儿童 放纸鸢——动态 春意盎然、勃勃生机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村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春季二月天。小草露出头、桃花开了、柳树绿了。在草地上做游戏、放风筝等。草、莺、拂堤、杨柳。静态。早早地回来。忙趁东风放纸鸢说明了儿童放风筝的急切心情。动态 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让学生简略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了解作者。理解题目含义。让学生认读多音字。理解诗意整体感悟古诗。拓展阅读
新课导入 第二课时猜谜语小姑娘,手细长,身儿软,头发长。春风吹来长发飘,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柳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描写春色的古诗《咏柳》。 读课题——《咏柳》 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古诗名称。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借物(柳)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4.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插入音频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认读生字: (1)碧、妆、绿、丝、剪这里注意“绿”的读音应书写为“lǜ”。(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3)读音对对猜,让学生认读字音。碧(bì bìn)玉妆成(zhāng zhuāng)垂(chuí zhuí)下丝(sī zī)绦谁(shuí shéi)裁出剪刀(dāo tāo)(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感受柳树的柔美之姿,体会诗人借对柳树的赞美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相关链接: 贺知章:贺知章,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由题目来看这是描写什么的?“咏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诗句的前两句,看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注: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把柳树的翠绿晶莹比喻成了碧玉。有什么作用?形象的描写了柳树颜色的美。“碧玉妆成一树高”赋予了柳树人的姿态,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体现了什么?(3)诗中的“万条”是虚指还是实指?有什么作用?这是虚指,形象的说明了柳树枝条繁多、茂盛的特点。(4)“丝绦”说明了什么呢?形象的说明了柳树的轻柔之美。(5)同学们,此时你们想用什么词来赞美柳树呢?(6)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像碧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千条万缕的柳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3.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陶醉其中,接下来我们来看诗句的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细叶:柳树的叶子。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谁”在这里读“shéi”而不是“shuí”。 sì(似乎)(类似)似 shì(似的)“不知细叶谁裁出”后的逗号可以换成什么符号?诗人在问谁呢?从哪可以看出来?(2)“不知细叶谁裁出”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3)“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了剪刀。有什么作用?把春风喻成剪刀,化无形为有形,与上文的“裁”字呼应,写出了柳叶的时令特点,生动传神。这句诗是怎样引出春风的呢?自问自答,巧妙的由柳树过渡到了春风,说出了这些细巧的柳叶是春风裁出的。(4)这细巧的柳叶真的是春风裁出来的吗?那诗人为什么这样说呢?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的赞颂了大自然的创造力。(5)“裁”和“剪”字说明了什么?两个字遥相呼应,说明了春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6)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7)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的?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全文释义:碧玉妆成一树高—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万条垂下绿丝绦—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王之涣(唐)6.拓展延伸走进中华传统文化【与柳有关风俗文化】(1)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柳条插进泥土即活,有强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力,插到哪里,哪里成荫。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2)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3)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柳树歌颂柳树、赞美柳树。比喻妆体现了柳树婀娜多姿婀娜多姿、杨柳依依、花红柳绿问号。自己。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比喻 让学生简略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朗读划分音节。了解相关链解读题目了解修辞多音字导读。感悟修辞的作用。整体感悟古诗。拓展延伸
三、归纳总结1.《咏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2.《咏柳》内容小结: 总写:碧玉——树高咏 柳条 万条——绿丝绦 爱柳树柳 分写 爱春天 柳叶 细叶——谁裁出 爱大自然 想象:春风——似剪刀四、课堂练习(演示第54、55张幻灯片)1.把古诗补充完整。(1)_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_______________。草长 二月天 醉春烟(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2.读读记记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吹拂 春风拂面 化妆 梳妆打扮五、作业布置和同学们谈谈两首诗中诗人抒发的情感。2.完成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色的古诗。《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咏柳》这首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生命活力的赞颂。
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反思 《村居》,诗人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凸显了春天勃勃的生机。《咏柳》这首咏物诗前三句是赞美柳树的柔美之姿,最后一句赞美了春风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