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9 09:30:4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并运用“裸露、寂寞”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歌,结合实际环境去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
重点 能领会诗句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观看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树造林》。2.说一说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呢?(净化空气、减少风沙、美化环境……)是啊,正因为植树造林有这么多的好处,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要保护森林、义务造林活动等,我国也把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领略一下作者所描绘的美好风景吧。(板书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学生齐读课题。3.理解“染”:指用染料使东西着色。春光能染绿小草、染绿树梢,让田野变成绿色的海洋。春光怎会“染绿我们的双脚”呢?是什么使春光有了这样神奇的力量?让我们走进这首轻快优美、激情满怀的诗歌吧! 欣赏视频。生说植树造林的好处。齐读课题。 观视频,放松心情,引入课堂。同时,视频内容与本课内容有关。增添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倾听课文朗读,纠正字音。2.出示带音生字:锨 镐 煎 熬 叮 谣 裸 寂 寞 叽 蹦 咆 哮(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铁锨 镐头 煎熬 熬夜 叮嘱 歌谣 裸露 寂寞 叽叽喳喳 蹦跳 咆哮(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4.理解重点词语: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煎熬:比喻折磨;寂寞:清静,寂静;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5.学习多音字:露:lù(风餐露宿)lòu(露一手);得:dé(得到)děi(可得注意)6.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同时思考:这首诗歌讲了什么,用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地话概括出来?(这首诗歌主要写春天来了,少年儿童到荒山野岭去植树,看到山岭发生了巨变,小动物们自由快乐,小河碧波荡漾的情景。)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进行细细的品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意。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 (第1小节): 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小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第三部分 (第8小节): 写“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二)学习第一部分。指名读这一小节。师生评价。思考:这一小节哪两个词组写出了同学们向荒山野岭进军的画面和参加植树造林的豪情?(一路春风、一路欢笑)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劳动使得大自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表明了少先队员想要改造荒山的决心。)3.用豪迈的语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过渡:我们是如何做的?荒山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三)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开火车读第2-7节,师生评价。 2.第二小节写出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来?(从“叮叮当当、奏响、歌谣”等词语看出植树劳动的热烈场面和同学们的喜悦心情。)3.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1)这句话中的“披上绿袍”是什么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了什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也展现了植树劳动的成果,荒山一片葱郁,充满了生机。)(2)“裸露、煎熬”写出了什么?(过去山岭光秃秃的模样)师小结:今昔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环境的巨大变化,突显了“我们”开展植树活动的重大意义。 课件出示图片,前后对比山岭的变化。4.思考:这一部分具体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植树带来的变化?(改变荒山面貌、动物有了家园、今昔山水巨变)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七小节。6.第四小节中的哪两个四字词语写出了荒山变成了绿色森林?(枝繁叶茂、阵阵林涛)过渡:植树造林不仅改变了荒山的模样,你瞧,小动物们也来了……7.学习第五六小结。(1)指名读这两小节。(2)在这里写了几种动物?(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四种动物。)(3)句子赏析。句子一: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快活的状态。)句子二: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这句话把大树比喻为“大伞”,说明树木枝叶繁茂。“再也不怕、开心”说明植树造林让小动物们有了自己的美好家园,生活得无忧无虑。)(4)用欢快的语气读,注意语速略慢。8.默读第八小节,思考: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河水怎样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水从前“浑浊咆哮”,现在“碧波轻抚”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植树造林给河水带来的巨大变化。)(四)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这一小节。师生评价。2.思考: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小节呼应,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走遍青山碧岭”突出了“我们”要改变荒山面貌的壮志豪情。) (五)主题小结:1.本文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如“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一句,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第5、6小节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小动物们有了美好家园,快乐生活的情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生动活泼,感情也更加真挚。2.植树活动可以让荒山巨变,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植树造林的宣传语。增强环保意识。例: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自读预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学生倾听朗读,评价读书。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理解好词语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锻炼学生朗读和倾听、评价的能力。
课堂小结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进一步感受了植树造林的好处,激发了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品味了作者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五、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滋润——(湿润) 裸露——(暴露)茂密——(茂盛) 咆哮——(吼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回顾总结收获。 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起-向荒山野岭进军
改变荒山面貌
分述-动物有了家园
今昔山水巨变
春光染绿
我们双脚
总结-走遍青山碧岭
植树造林生机无限
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
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
净化空气、减少风沙
美化环境……
说一说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呢?
导入新知
染绿小草、染绿树梢
绿色的海洋
理解“染”:指用染料使东西着色。
新知讲解
2.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新知讲解
课文朗读
新知讲解
xiān
gǎo
锨 镐 煎 熬 叮 谣
luǒ
裸 寂 寞 叽 蹦 咆 哮
jiān
áo



dīng
yáo
bèng
páo
xiào
新知讲解
歌谣
镐头
煎熬
熬夜
叮嘱
铁锨
裸露
寂寞
咆哮
蹦跳
叽叽喳喳
新知讲解
滋润:
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比喻折磨。
寂寞:
清静,寂静。
裸露:
没有东西遮盖。
煎熬:
荡漾:
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新知讲解
lù 风餐露宿
lòu 露一手


dé 得到
děi 可得注意
多音字
新知讲解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歌主要写春天来了,少年儿童到荒山野岭去植树,看到山岭发生了巨变,小动物们自由快乐,小河碧波荡漾的情景。
新知讲解
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1
2-7
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写“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8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新知讲解
第一小节哪两个词组写出了同学们向荒山野岭进军的画面和参加植树造林的豪情?
一路春风、一路欢笑
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们的劳动使得大自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表明了少先队员想要改造荒山的决心。
新知讲解
从“叮叮当当、奏响、歌谣”等词语看出来。
第二小节写出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来?
植树劳动的热烈场面和同学们的喜悦心情;
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披上绿袍”是什么修辞?写出了什么?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也展现了植树劳动的成果,荒山一片葱郁,充满了生机。
新知讲解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裸露、煎熬”写出了什么?
“裸露、煎熬”写出了过去山岭光秃秃的模样。
新知讲解
改变荒山面貌
1
2
动物有了家园
今昔山水巨变
3
这一部分具体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植树带来的变化?
新知讲解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哪两个四字词语写出了荒山变成了绿色森林?
枝繁叶茂、
阵阵林涛
新知讲解
第五、六小节写了几种动物?
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四种动物。
新知讲解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快活的状态。
新知讲解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这句话把大树比喻为“大伞”,说明树木枝叶繁茂。“再也不怕、开心”说明植树造林让小动物们有了自己的美好家园,生活得无忧无虑。
新知讲解
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河水怎样的变化?
河水从前“浑浊咆哮”,现在“碧波轻抚”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植树造林给河水带来的巨大变化。
新知讲解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
与第一小节呼应,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走遍青山碧岭”突出了“我们”要改变荒山面貌的壮志豪情。
新知讲解
主题小结
本文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如“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一句,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第5、6小节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小动物们有了美好家园,快乐生活的情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生动活泼,感情也更加真挚。
拟人
新知讲解
植树活动可以让荒山巨变,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主题小结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植树造林的宣传语。增强环保意识。
示例: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植树造林,人人有责。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巩固提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润—( ) 裸露—( )
茂密—( ) 咆哮—( )
湿润
茂盛
暴露
吼叫
巩固提升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浑浊—( ) 寂寞—( )
滋润—( ) 茂密—( )
清澈
干枯
热闹
稀疏
巩固提升
2.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声音的AABB式词语:
(2)与“绿”有关的词语:
叮叮当当、叽叽喳喳、乒乒乓乓
花红柳绿、绿水青山、绿叶成荫
课堂小结
1
2
进一步感受了植树造林的好处,激发了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品味了作者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背诵课文。
2.抄写课后练习题第三题词语。
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春光染绿
我们双脚
总起-向荒山野岭进军
改变荒山面貌
分述-动物有了家园
今昔山水巨变
总结-走遍青山碧岭
植树造林生机无限
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páo xiào jì mò bèng tiào luǒ lù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遥( ) 讥( ) 裸( ) 咆( )
谣( ) 叽( ) 课( ) 跑( )
撒( ) 煎( ) 稿( ) 咆( )
散( ) 前( ) 镐( ) 炮( )
三、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
2.比喻折磨。( )
3.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
4.(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岩 ( )的煎熬
( )的家园 ( )的大伞
(   )的树丛 (   )的秋天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首诗歌主要写春天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少年儿童到荒山野岭去( ),( )发生了巨变,( )自由快乐,( )碧波荡漾的事。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
  来这里搭窝筑巢;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
  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仿写词语。
青山碧岭:(写出含有“山”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植树造林对河水的变化时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
3.短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仿照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滋润 2.煎熬 3.咆哮 4.荡漾
解析:咆哮在本课中指水流。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裸露 烈日 美丽 绿色 茂密 金色
解析:词语搭配,答案可以是多样的,如美丽的大伞都可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植树 山岭 小动物们 小河
解析:对每一小节进行概括归纳。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到野外游玩,在青山碧岭间流连,拥抱美丽的大自然。
2.蝴蝶在风中舞蹈。
解析:句二是个拟人句。
七、阅读。
1.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珍海味 千山万水
解析:像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山盟海誓、翻山越岭等。
2.对比
解析:“浑浊咆哮”和“碧波轻抚”是对比。
3.拟人 比喻 池塘中的荷叶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小伞。
解析:“美丽的家园”“快活得”等都是拟人的手法,“绿色的大伞”是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