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专题复习专题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1.5千克,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1.5千克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盘水——正好1.5千克,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叙写的三个感人的情节。(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牛挣脱缰绳阻拦运水车。老牛强忍鞭打执意索水。老牛护犊饮水母子情深。2. 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老牛以死抗争、执意索水的感人场面。3. 联系上下文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赏析加点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句子中为什么反复强调人们的“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老牛执意索水的急切情态,为下文表现老牛的母爱作铺垫。当“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水时,反复写到人们的“静”,渲染了悲壮严肃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对母爱这种伟大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无比敬重和认同。4. 把本文的最后一段删掉后,文章依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作者为什么还是保留了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段由歌颂动物的舐犊情深转到歌颂人世间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普天下母爱的赞颂,抒发了对普天下母亲的感激之情,使文章内容得到拓展,主题得到升华。(二)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把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 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暇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清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 想到这株蒲公英十年来与我的缘分,我不禁对它生出深深的怜爱之情。资料显示,蒲公英属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 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巧笑倩兮,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20世纪的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G老师在四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面目清癯,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G老师与我们同去。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同学们在乡下的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为了丰富餐桌,劳动之余,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野地里采集野菜,G老师也参与其中。 那时的春天,原野上的野菜种类很多,尤其是蒲公英随处可见。采集其间,师生谈笑着,常有人提出一两句唐诗宋词向老师请教。当时还没有人料到两年后会出现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所以,高中毕业后的理想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等等。G老师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后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长进步。我此前的学生不乏青年才俊,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的人,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 他指着眼前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又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G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G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自选作文题。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如今G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可与众多的奇花异草同日而语,但是蒲公英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年年岁岁,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骀荡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夏日,绿肥红瘦之际,又要将栉风沐雨培育出的无数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多少年过去了,这株蒲公英散放出的“小伞”都飞向了何处?它们会在哪里停留驻足?细想起来,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坡地、湖畔、田野、贫瘠的荒漠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作为“老三届 ”中最年长的一届,半个世纪前他们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但庸常不是庸俗,庸常只是平常,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在不怨不尤之中,也保持着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由此,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春日里,清晨的阳光已经流泻出丝丝暖意,阳光下的这株蒲公英,细小的叶片正闪烁着淡绿柔美的光晕。年复一年,每当春风拂面之时,我都会在庭院那熟悉的地方搜寻它的倩影,而它也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1. 纵观全文,G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育人有方。(回答出两点即可,结合文章内容略)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蒲公英生命力的顽强和乐观朴实的品质。3.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对“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叶片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蒲公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4. 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的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表层含义是指“我”与蒲公英在庭院相遇;深层含义是指“我”(“我们”)与“蒲公英”一样,庸常但不庸俗,努力奋斗,平和,乐观,心怀温暖、感恩和爱。(三)
①二十年前,我干的是开出租车的行当。流动的时间,让我遇到许多人,乘客们钻进车来,坐到我的身后,彼此素不相识,而这些人却给我讲述他们的生活。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生活让我感到惊奇,有些人的生活让我肃然起敬,有人带给我欢笑,有人令我哭泣。然而,最令我感动的一位,要数在八月份的一个深夜,我载的一位老妇人。 ②当时我接到的电话来自僻静小镇的一座出租公寓。我想,可能是让我去那里接一些派对归来的人,或者刚同爱人打过架的人,或者是要去城镇工业区的某个工厂赶早班的工人。深夜两点半我赶到的时候,楼里漆黑一片,只有底层窗户照着一盏孤灯。像这种情况,很多司机基本上是先按一两下喇叭,然后等一会儿,倘若不见动静,就驱车离开。但我见过太多行动不便的人,出租车是他们唯一可用的交通工具。若不是嗅到危险的气息,我总是会走到门前。 ③这位乘客也许需要我的帮助,我心里这么想着。因此我走到门前去敲门。“请等一下。”应答的是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我能听到在地板上拖动东西的声音。
④过了好一会儿,门终于开了。一位八十来岁的弱小老妇人站在我面前。她穿着印花连衣裙,戴着带有面纱的筒状女帽,仿佛20世纪40年代电影里的装束,看起来精致典雅。一个小型的尼龙手提箱立在她身旁。这座公寓看上去好像很多年无人居住。所有的家具都用布蒙着。墙上没有挂钟,柜子上也未摆放任何装饰物或家用器具。墙角放着一个纸箱,里面堆满了照片和玻璃器皿。⑤“你能帮我把包拿到车上吗?”她说。我把箱子搬到车上,又回来搀扶老妇人。她挽住我的胳膊,我们慢慢走到车旁。她不停地感谢我的好心。“没什么,应该的,”我对她说,“我这样对待我的乘客,也希望他人能如此待我母亲。”“噢,你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她说。当我们坐进车里,她递给我一个地址,然后又问道:“我们可以从市中心穿过去吗?”“那不是最近的路。”我立马回答她。“噢,没关系的,”她说,“我并不急着赶路,我这是要去临终关怀院。”我从后视镜看了看。她的眼睛在闪烁着光。她继续说着:“我的家人都不在了,医生说我的日子不多了。”我静静地伸手关掉了计时器。“您想让我走哪条路?”我问。 ⑥我默默地驱车,驶向她给我的那个地址。这是一座低矮的楼房,就像一个小康复中心,门廊的下面有一条车道。我们的车刚刚停定,就有两个护理人朝我们走过来。她们热心关切地留意老妇人的一行一动。看样子是早就等着她的到来。我打开车尾的行李箱,把她的小手提箱提到门口。这时,老妇人已经坐进轮椅里了。
⑦“我该付你多少?”她问,一面说着,一面伸手进钱包。 ⑧“哦,不用了。”我回答她。“这怎么行呢,你也要挣钱啊。”她说。“我可以载其他乘客的呀。”我回应她。此时,我什么也没想,弯下身去,给她一个拥抱。她紧紧地抱着我。“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这个老太婆带来愉快的时刻。”我紧紧握了握她的手,然后消失在凌晨的微光中。在我身后,一扇门关上了。
⑨那天我没有再载其他乘客。我漫无目的地在路上开车,陷入沉思之中。我简直都没法开口对人讲话。假设老妇人遇上的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司机,或者是非常不耐烦的想尽快下班的驾驶员呢?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④段的画线句子对老妇人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讲述了一个夜班出租车司机深夜免费载送一位八十来岁的老妇人去临终关怀院,使她感受到世间温暖的故事。描写出老妇人出行前穿戴的庄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即将走向人生尽头的坦然。3. 结合加点语句,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6分)
(1)她紧紧地抱着我。“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这个老太婆带来愉快的时刻。”我紧紧握了握她的手,然后消失在凌晨的微光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身后,一扇门关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紧紧”表现了老妇人对“我”的感激,对世间温情的不舍;第二个“紧紧”表现了“我”对老妇人的关心,以及对她即将走向人生尽头的伤感。“一扇门关上了”这句话,表面是指关怀院的大门关上,但同时也暗示老妇人的生命之门即将关闭。4. 结合选文第⑤⑥两段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搀扶老妇人、帮她提手提箱等动作可见“我”的细心和体贴;从关闭计时器的动作能看出“我”的善良;从询问老妇人行走路线可见“我”尊重顾客,尽职尽责;从“我这样对待我的乘客,也希望他人能如此待我母亲”的话语中,可见“我”的孝顺。
(四)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的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② 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把我送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受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叙写的三个感人的情节。(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陪母亲买菜。听母亲诉说。牵母亲过马路。2. 赏析下列句子。(6分)
(1)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描写,母亲的动作使得“我”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我”内心的感动和温暖。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 第⑥段叙说母亲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唯独“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情深。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这两次牵手最让人感到。启发: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把他们请进屋。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制的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像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的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和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1. 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分)
(1)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完成父亲的遗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他患病父亲的关照。2. 文章第②段的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什么心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的愧疚心理。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4. 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