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学习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安排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学生对呼吸作用现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呼吸作用三个实验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猜想、推理、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 通过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
1.多媒体教学、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检测FLASH ;
2.准备“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器材。
一、情境导入
复习光合作用的公式,导入本课。
教师启发,人们喜欢在居室里放置花卉,这样是否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呢?这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题。
二、 实验探究
1、实验一:种子呼吸消耗氧
(1)放映多媒体课件3页,介绍该实验准备情况。这样不仅提高可信度,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强调指出:甲瓶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并分别用醒目的红、蓝标签注明。
(2)教师提问:为什么蜡烛会燃烧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空气中的氧有助燃的作用。从而轻松地突破分析此实验的难点。
(3)播放课件第4页。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并能准确地说出实验现象:放入甲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而放入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
(4)教师引导: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可见乙瓶中缺少氧气。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消耗氧。
2、实验二: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更好地设计本实验,突破学生由于化学知识匮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增加了一个小实验,以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1)播放课件第5页:观察现象并叙述。教师指出: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以此作为知识铺垫。
(2)种子呼吸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①学生的设计除教材的设计方法外主要有:
A、将澄清的石灰水直接注入萌发的种子中,观察其变化。
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广口瓶中,然后用纱布包住萌发的种子,悬挂于广口瓶内,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C、将萌发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密封。过一段时间,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教师要注意引导:确定上述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及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设立对照实验。即:对煮熟的种子也要完成同样的实验操作,以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②小组同学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依照课本上的操作或D方法完成该实验,体验动手、动脑的快乐。
③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合作能力。同时总结出:种子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
3、实验三: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1)播放课件第6页。
(2)讨论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释放出热量。教师同时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除此以外,种子呼吸还能产生水。
三、联系实际、迁移深化
研究呼吸作用,就是为了利用它、调控它。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经历一个再认识的深化过程,由知识过渡到能力。
1、回顾
有人在居室中放置过多的花卉,好不好?
2、身边的科学
播放农民松土、排涝、晾晒粮食、低温贮存水果和蔬菜的录像。请同学说出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课件11页)?
3、大家谈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呼吸作用原理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这是思维活动最活跃的环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与他人的观察、思考方式。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互相交流、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本节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
略。
课件13张PPT。知识回顾光合作用的公式: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5.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太阳光(光能)有机物,氧气无机物 有机物光能 化学能实验1实验1: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 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实验结果证明了种子呼吸时吸入了氧
实验2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变混浊
实验2: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甲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说明甲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实验证明:实验3实验3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发热了吗?步骤 1: 冷却种子至室温。步骤 2:插入温度计,密封。步骤 3:三小时后,观察。 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内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内温度不升高。萌发的种子放出了
热量。实验现象:实验证明:想一想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能量释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总述: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植物体在进行呼吸作用时,要分解有机物,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注意!不仅是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要进行呼吸。1.种子的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2.植物体所有器官也都进行呼吸作用比较异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进行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生活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晚上要把室内的植物搬走水果的低温保鲜粮食的干燥密封保存考考你1.植物体进行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DC
考考你 思考:甘薯、白菜堆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发热?贮存甘薯、 白菜的窖为什么必须留存通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