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学生实验:测量速度
课题
测量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记时,绘制表格
实验材料
停表、卷尺、小红旗
教学方法
讲解、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提出问题
分组实验
数据处理
四、讲评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
测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计算?
观察、计算
回答:需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即可
1.分组.每组至少6人
2.测距离
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
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设计表格,计算.
表扬做实验认真、数据处理好的同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对实验中的问题可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后作业
⑴写出实验报告
⑵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教学反馈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