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第4节细胞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第4节细胞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1-18 20: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四节:细胞第一课时一、细胞的发现 阅读P53----P54教材,思考细胞是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被发现的?胡克发明的显微镜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学校实验室中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二、认识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使用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面向光源。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一定要用非直射光)。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3、放片和调焦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2~5 ㎜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4、观察由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适当再进行调节。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利用凹面反光镜。当观察到的物象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时,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5 使用后的整理
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按号放回镜箱中。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的问题:1、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______移动。
2、向______旋动_____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明亮,可以把____上的最大光圈对准____,并且用反光镜的____面镜。
2、用油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小小的“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 )
3、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 象,最好使用( )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4、用高倍物镜观察的操作顺序是 ( ) 1、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 野中心
3、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
4、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
A、2341 B、1243
C、2143 D、2314
5、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通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这时观察到的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如何变化?( )
A、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
B、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小;
C、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大;
D、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小;
7、一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有“5X”、10X和20X、40X,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800倍 B、40倍 C、400倍 D、200倍
8、在使用低倍镜观察头发直径时,发现视野内头发粗细大约为3.0厘米,如
果你用的目镜是10倍,物镜是40倍,那
么你的头发实际直径大约为( )
A、7.5微米 C、75微米
B、750微米 D、300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