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气候指:___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____和____。
2、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低的地方气温_,纬度高的地方气温_。
课前复习
长时间
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高
低
3.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 _______,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
______ ,其原因是____的比热大于 _____的比热。
陆地
陆地
水
砂石
4.铝的比热为0.88×103焦/(千克·℃),它表示的意义是( )
A.1千克的铝吸收的热量是0.88X103焦
B.0.88×103千克的铝,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1焦
C.铝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0.88×103焦/(千克·℃)
D.1千克的铝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0.88X103焦
D
课前练习:
青藏高原: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云南:
山腰百花山上雪,河谷炎热穿单衣。
庐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海拔对气温有何影响
地形因素
三、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在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0米
500米
1000米
1500米
35℃
℃
23℃
2000米
迎风坡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讨论:迎风坡雨多,还是背风坡雨多
材料分析:我国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上的火烧寮,这里年降水量最多达6558毫米,而在它的背侧降水只有1000毫米左右。
地形雨示意图
2、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地形雨示意图
2、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火烧寮是迎风坡,故多雨。
材料分析:我国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上的火烧寮,这里年降水量最多达6558毫米,而在它的背侧降水只有1000毫米左右。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处可达10000 mm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下。
结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和__两个方面。
气温
降水
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和夏季
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这种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
什么影响?
3、大陆与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
产生什么影响?
气温__
气温__
气压__
气压__
风从___吹向___
夏季
高
低
低
高
海洋
陆地
陆地
海洋
夏季风
气温__
气温__
气压__
气压__
风从___吹向___
冬季
低
高
高
低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冬季风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高
低
海洋吹向陆地
陆地吹向海洋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我国的季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为盛行偏南风。
思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1、季风:不同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例如: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
夏季盛行偏南风。
2、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
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
(3)地形: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在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4)季风:夏季:偏南季风, 温暖湿润。
冬季:偏北季风, 干燥寒冷。
(2)海陆性质: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海洋比内陆地区的
气温变化小,降水丰富,年较差小。
(基本因素)
3、(1)比较A和B两地的气温高低A B,
判断理由是 。
(2)比较B地和C地降水是 地多。
A
C
B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所描述的是
下列哪一个因素的影响(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C
2、写出下列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炎热如夏,主要原因 。
(2)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原因:________.
纬度位置不同
地形不同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高于
B
4. (1)A、B、C三地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A、B、D三地年降水量哪处最多 __;
原因是:____________。
(3)A、B、D三地年降水量哪处最少 __。
原因是:______。
C
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B处于迎风坡,迎风坡多雨
D
背风坡少雨(共31张PPT)
家乡(浙江)一年四季的气候情况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平均气温/℃ 15 26 18 6
平均降水/㎜ 510 525 310 190
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13.4 ℃
极端气温
一、气候(Climate) :
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小明同学收集了下面的词语,
哪些描述属于天气?
1、夏季多雨
2、晴转多云
3、雷雨交加
4、夏热冬冷
5、雪花飘飘
6、终年高温
天气
气候
短时间
多变性
长时间
稳定性
2、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异同
区别
概念
气候
天气
A、短时间的
B、多变的
A、较长时期的
B、变化不大
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
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
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
气温、湿度、气压、
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相同点:
天气的变化都有气候的背景因素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杭州临近钱塘江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阳光明媚,早晨气温为6℃,我和家人一同去哈尔滨游玩…可哈尔滨却是雪花纷飞,当时气温为-13℃,原来哈尔滨的冬季极为严寒…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杭州低得多呢
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
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
冷的可以呵气成冰
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
哈尔滨的冬天
海南的冬天
哈尔滨和海南这两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赤道
23.50
23.50
66.50
66.50
北极
南极
热 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纬度位置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
(1)、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较高
1、纬度位置
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绍兴降水量
北京降水量
南京降水量
降水:低纬度地区较多,高纬度地区较少。
中午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海水很凉
沙子很烫
傍晚
沙子变凉了
海水很暖和
2.为什么必须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它进行加热,并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呢?
1.为什么要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进行实验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然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观察相同时间里哪只烧杯中的液体升温快。
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一样吗?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知识延伸:
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哪个加热时间需长一些?
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要多加热一些时间。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焦/(千克 ·℃)
符号为 J/(kg ·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概念:
单位:
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越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水 4.2×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玻璃 0.67×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橡胶 1.7×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水蒸气1.88×103 铝 0.88×103
甘油 2.5×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
比热表的阅读:几种物质的比热
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⑴水的比热最大。
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 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 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比较水和砂、土的比热大小,说说海洋和陆地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水的比热比砂、土的大,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升温慢,放出同样多的热量,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温差小。
分析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验证你的猜想。
中国1月份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冷月
吐鲁番
北京
0 ℃
-8 ℃
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热月
吐鲁番
北京
24℃
32 ℃
吐鲁番-16℃
北京-8℃
吐鲁番28℃
北京24℃
吐鲁番气温年较差大
北京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一般要比内陆地区丰富。
近海洋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也较大。
内陆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小,年较差也较小。
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地区缺乏。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2.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 丝的比热大些?
答:比热一样大。
3.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它表示 。
4.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时需吸热2100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