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09 15: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弄堂(lóng)
鸡鸣欲曙
一椽破屋(chuán)
脉膊
B.游说
(shuì)
涸辙之鲋
蠢测管窥(lǐ)
磐石
C.腓骨(féi)
卷帙浩烦
踯躅不前(zhí)
庐冢
D.訾詈(lì)
备受压榨
呼天抢地(qiǎng)
肄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有些人喜欢在父母安排的生活中顺其自然,享受着幸福;有些人习惯在不断的挑战中勇往直前,寻找着幸福;更多的人则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幸福。
B.未来的搜索引擎一定是神通广大、无所不为的,它能听会说、会思考、懂用户,并且能够与后端的服务深度结合。
C.一线城市近期暴涨的房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市场对一线楼市调控预期逐渐增强,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D.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有人认为,为实力和战场环境所限,赵国无论如何不可能在长平战胜秦军,即便廉颇不被赵括替代,继续带兵,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B.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的缘故。
C.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亲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读来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D.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话剧《寒梅自香》,选取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立意,表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交往)
昼夜勤作息(劳作、休息)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一定)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退出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不得志、走投无路)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着)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
既替余以蕙縷兮(代替)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赋、比、兴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B.“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C.古代男子成人,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有的“名”与“字”词义相近,如屈平,字原;有的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D.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壬戌之秋”“岁在癸丑”。
(二)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语句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威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屐烤养一鹅善呜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
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幼讷于言,人未奇之
奇:认为……。奇特
B.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赡:丰富
C.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就:赴,到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冠世
冠:第一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羲之幼讷于言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①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①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①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富有才学。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擅长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人们对其书法笔势的赞誉。
B.王羲之率真洒脱。太尉郗鉴想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导要他自己去挑选,结果郗鉴在王氏诸弟子中挑中了在东厢房坦腹进食的王羲之。
C.王羲之性情淡泊。他不喜欢在京城生活,喜欢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的会稽,并愿终老于此。
D.王羲之非常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书法造诣丝毫不逊色于钟繇、张芝。
10.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就观。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译文: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10分)
饮酒二十首(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⑩①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②敛翮(h∈):收起翅膀,即停飞。
12.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一只怎样的“失群鸟”形象 请简要分析。(5分)
13.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4~17题。(17分)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
④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⑤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⑥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⑦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4.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 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4分)
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五自然段却写到两棵树和自己年迈的父亲,作者这样构思有什么用意 (5分)
16.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的角度,从文中第二段举出一例加以赏析。(4分)
17.有人认为本文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请说出理由。(4分)
三、作文(40分)
18.《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指做某件事的初衷。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曾经只想把手机当做与父母联系的工具,结果手机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玩儿具;曾经想利用假期好好读几本书,结果假期结束时,连书上的塑料包装都没有撕掉;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执着于梦想,结果梦想一直在变……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常常忘记了出发的缘由。
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真情实感。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一)(10分,每小题2分)
1.(2分)B(A脉搏C卷帙浩繁D抢qiǎng)
2.(2分)D(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A。安之若素:表本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亳不在意。B.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去做的,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含貶义。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气息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2分)A(B.“原因是……缘故”句式杂糅。C.承前省略不当。D.“表达了……精神面貌”搭配不当)
4.(2分)C(A作息:劳作
B渠:他
D替:废弃,贬斥)
5.(2分)B(刘向辑录的作品集,主要作品是屈原的,但还有宋玉等人的作品,所以不能说是屈原的作品集。)
(二)(6分,每空1分)
6.(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二、阅读与鉴赏
(一)(17分)
7.(2分)D(位居第一)
8.(2分)C
9.(2分)B(太尉郗鉴派门生去王导家)
10.(3分)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就观。(评分标准:对2处给1分,3处给2分,4处给3分。
11.(8分)(1)(4分)王羲之曾经和有同样志趣的好友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亲自作序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译出大意,语句通顺2分。“同志”“集于会嵇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各1分。
(4分)张芝在池边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译出大意,语句通顺2分。“临”“耽”各1分。
(二)(10分)
12.(5分)①此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只孤独悲伤(1分)却不失理想(1分)的失群之鸟。②暮色苍茫,孤鸟仍在独自飞翔,它形单影只、疑惧不安地在天际徘徊,始终找不到可以栖息的地方。(1分)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它的啼声越来越悲凉。(1分)在它那凄厉的叫声中可以听出它对清静高远之地的向往。(1分)(评分标准:形象概括2分,分析3分。)
13.(5分)①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②诗人以“失群鸟”自比,(1分)以其终于找到凌寒而不凋的“孤生松”为托身之所的过程,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情操及在历经坎坷之后坚定的归隐之志。(2分)
评分标准:手法2分,分析及情感3分。(17分)
14.(4分)①风带来了乡村的温情。
②风使乡村里许多平常的事物拥有了诗意。
③风使乡村有了生命与活力。(风是树和庄家的神灵)
④乡村里的许多事物都与风息息相关。
15.(5分)①突出表现风的神奇。小枣树因为无风长不大,村里的黄栌因为得风长成豆村的标志,两者对比突出风的神奇力量(2分)
②表达对父亲的敬意。父亲虽生活在乡村,但有着来自于生活的智慧。(2分)
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的明“道”,由物写到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1分)
16(4分)示例
原句: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赏析:①拟人手法(1分)②“迎接”“拨弄”“撒”等词将风拟人化,(1分)生动地写出了风的顽皮、亲切。③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分)
评分标准:手法1分,说明1分,效果2分。
17.(4分)
答案示例:
①同意(1分)②在作者眼中,风中的故乡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温情。风中的“尘土”“草屑”是那样亲切;风中“果实发酵的味道”令人陶醉;即便是被风吹乱的“炊烟”“莲荡”及枯枝上裸露的鸟巢都富有诗意。文中写到了两棵树,既是在赞美风的神奇,更是在赞美象父亲那样虽生活在乡村却明晓事理的淳朴的故乡人。(2分)③文章从故乡的物写到故乡的人,其中寄予了作者对故乡的挚爱深情,彰显了一颗赤诚火热的赤子之心。(1分)
评分标准:观点1分,论证2分,结论1分。答不同意亦可,评分标准一致。
三、写作(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书法,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当时陈留人阮裕享有盛誉,阮裕也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选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好像没听到这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郗鍳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心愿。会稽山清水秀很多名士住在此地。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他亲自作序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老太太听说他要来,就把鹅烹煮了来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山阴县还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很棒的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坚持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替我抄一遍《道德经》,我定将这群鹅全都送给你。”王羲之欣然提笔,写好后用笼装上鹅带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他曾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这些字被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并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在池边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