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
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C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D(文章第5段说“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3.C(A项“将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表述有误,文章第二段说“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B项说法片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D项“主要是针对……”于原文无依据。)
4.D(A项因果关系失当;B项,主人公吕基“是正义者的代表”表述有误,他感觉“很糟”的原因表述有误;C“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一结果”表述有误。)
5.①“他们”作为与“我”相对立的一个群体存在,与一心为了杀掉自己的敌人而参战的“我”构成新明对比。从而突出“我”这个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②他们企图改变“我”对战争的认识,劝“我”放弃利用战争杀死私敌的想法,给小说情节造成摇摆,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他们”与我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小说主旨,即战争属于国家或群体之间的争夺,要对付的是国家敌人,战争中个人的爱憎或者说良心要服从群体意志。
(答对1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
6.①“他们”与“我”形成对比。(1分)“他们”为群体的利益和目标而战斗,主人公吕基则是为了杀掉自己的敌人而战斗;从而突出主人公的形象特征。(1分)
②我在战场上杀了很多敌人,得到许多奖章;战争结束后杀死一个敌人,却被判处绞刑,两种结果形成对比。(1分)吕基在战争中杀了不少国家敌人,自然获得了许多奖章。但战争结束之后,“国家敌人”已经不存在,法律不为个人私情服务,这就是吕基成为罪犯的原因。揭示并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
③我在战争中得到很多奖章的荣誉与我感到“糟糕透了”的心理形成对比。(1分)我在战场上杀死那么多人却没能碰到私敌阿尔伯托,感觉一切荣誉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觉得很糟糕。由此可见“良心”这个词的涵义,即一种个人正义。(1分)
(每点2分,3点共6分。)
7.B(B项偷换概念,应该是暑期票房前十影片中,国产影片占据半壁江山。)
8.B、C(A项“并由此……”前面原因的表述扩大了范围。D项张冠李戴,表述与原文不符。E项并列关系不当,原文说的是“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审美风尚”。)
9.①要重视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背后精神文化、价值理念的复兴。
②电影、电视、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要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不断推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高水准作品。
③“实体书店”等文化空间要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抓住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机遇,转型升级,推动自身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④接续与传承古老文明,让传统的文采风流、精神价值惠及当代人群。
⑤个人层面,可以通过“知识付费”“网购课程”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每点1分,答对任意4点即给4分)
10.C
11.B(“崩”字特指帝王之死。)
12.B(“杨荣亲自切瓜给皇帝吃”表述有误,应该是“皇帝亲自切瓜给杨荣吃”。)
13.(1)回师途中驻扎在榆木川,皇帝驾崩。宦官马云等人没有谁知道怎么办,秘密地与杨荣
等人进入皇帝的帐篷里商议。(次、莫、御幄各一分,大意2分)
(2)一定不会亲自出征,现在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严前往,事情没有不成功的。(自行、临、济各一分,大意2分)
14.B、E(B项“反衬出词人内心强烈的孤独之感”表述有误,应该是心旷神怡,豪迈超脱的心境。E项“委婉含蓄的表达”有误,应是雄奇奔放的表达。)
15.表现了一个虽仕途失意(1分)但心中高洁(1分)、豪迈洒脱、超凡脱俗的词人形象(1分)。
①“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几句,此人联想自己在岭南做官一年来,虽仕途失意,但月光照我,心底光明磊落,如冰之清、雪之洁。(1分)
②“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清冷的风吹拂着自己的襟袖和日渐稀疏的头发,不免伤感,但广阔湖面上稳稳泛舟的意兴甚浓。(1分)
③“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几句,以大江为酒,与北斗对饮,把天地万物作为宾客,潇洒豪迈的气度尽显,境界超凡脱俗。(1分)
16.(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7.D(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含贬义,不合语境。涉笔成趣:意思是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富有意趣的东西。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不合语境。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地步。不合语境。)
18.A(B项“达到100平方公里左右”这一说法前后矛盾,删掉“左右”。C项中途易辙,把“心灵永远是那样温润而丰盈”改为“保持着心灵的温润和丰盈”。D项“提出……为目标”句式杂糅,把“为”改成“的”。)
19.A (音容宛在:死者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不合语境。贵庚:问人年龄,敬辞。表述不当。正告:严正地告诉,用在此处不得体。)
20.(1)但“美感的态度”一般人最缺乏(“但一般人最缺乏‘美感的态度’”也可)。
(2)但却可以净化心灵。(答“但却可以让生活有味道”亦可)
(3)在审美过程中求得“直觉”和“形象”。(答案中有“形象”一词即可酌情给分)
(该题出自必修4“名著导读”)
21.(1)即使没有给商品配备产品说明书,消费者也不一定对商品性能或使用方法茫然不知。
(2)即使产品说明书的文字表述简洁(不繁杂),有些消费者也不一定愿意读产品说明书。(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5分。)
22.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命题思路:综合两则材料进行立意的思路来自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这里把多个词语变成两则材料,材料内容依然立足于时事热点,题型类别仍然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此作文题更加强调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整体考察。
立意示例:
从教育的角度立意——最好的教育,是师生共同的使命感形成合力;
师生的精神层面立意:面对困境,要有坚定的信念。例如:穷且益坚,不忘初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可从“关注农村发展,助力扶贫”的角度立意;
从材料给我们的启示立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从考试的角度立意:以敬畏之心对待考试。
(其他立意言之成理亦可。)
附 文言文翻译: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刚进入京城,杨荣就在成祖马前迎接拜见说:“殿下是先祭拜皇陵,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催促车驾拜谒皇陵,杨荣从此就受到皇帝的知遇。成祖即位后,选拔杨荣进入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杨荣最年轻,机警聪敏。江西盗贼兴起,朝廷派遣使者招抚晓谕,又命令都督韩观率领军队跟随在他们后面。盗贼接受招抚的奏报抵达京城,皇帝想要下令慰劳韩观。杨荣说:“算来发出诏令时,韩观还没有到达,不应该评定功劳。”皇帝更加器重他。 永乐五年,皇帝命令杨荣前往甘肃处理筹划军务,所过之处杨荣察看山川的高低险易之势,考察军队和百姓的情况,并检查城堡等设施,回来后在武英殿奏报。皇帝非常高兴。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皇帝亲自切瓜给他吃。皇帝曾经晚上坐在行军的帐篷中,召来杨荣商量军粮的事情。杨荣回答说:“选择将领屯田,训练有方法,耕作有时节,那么士兵的粮食就够了。”?永乐二十年,皇帝再次下令征讨阿鲁台,有人请求征调建文年间召集起来的民兵。皇帝询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准许(答应)百姓恢复常业(本业、生业)将近二十年了,一旦再征调他们,不能向天下显示信用。”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第二年跟随皇帝出塞,皇帝把军中事务都托付给了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没有固定的时间。当时,皇帝一共五次出塞,回师途中驻扎在榆木川,皇帝驾崩。宦官马云等人没有谁知道怎么办,秘密地与杨荣等人进入皇帝的帐篷里商议:军队在外,距离京城还很远,秘密地不对外公布丧讯,按礼数入殓;用锡浇铸成内棺,装载在车中。所到之地早晚进奉膳食和平时的仪式一样,更加严格军令,人们无从揣测。有人请求通过其他事(为借口)制定诏令,疾行报告皇太子。杨荣说:“谁敢这样做!先帝活着才能称作诏令,宾天了却还称为诏令,是欺骗,罪过不小。”众人说:“是。”于是列出皇帝驾崩的月、日和临终诏命传位的大意,启奏太子。 仁宗即位,下令褒奖慰劳杨荣,赏赐非常优厚,晋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份俸禄。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皇帝召见杨荣等人商定对策。杨荣首先请求皇帝亲自出征,说:“他们认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会亲自出征,现在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严前往,事情没有不成功的。”?皇帝听从了他的计策。军队到达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 英宗即位,委任托付和以前一样。正统五年,请求回乡省视坟墓,皇帝命令宦官护送前往。返回时抵达武林驿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