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窦娥冤》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10 15: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窦娥冤》习题
【课内四基达标】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徵 (zhǐ古音乐七声的一种)盗跖 (zhé) 前合后偃 (yǎn倒)
B.哥哥行 (xíng那边) 瀽(jiǎn泼) 罪愆 (qiān罪过)
C.湛湛青天(zhànzhàn清明) 苌弘(chánq) 暄 (xuān炎热)
D.错勘(勘探) 糊突(混淆) 荐 (jiàn祭,超度亡灵)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A.不提防遭刑宪 刑宪: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生:
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盗跖、颜渊:
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葫芦提:
3.下列句中元杂剧角色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C.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D.卜儿:角色名,扮演中年妇女。
4.按课文内容填空。
A.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B.大地也,做得个 ,却原来也这般 。
C.这就是咱 ,望帝啼鹃。
D.定要感得 滚似锦,免得我 。
【能力素质提高】
5.解释下列典故,每条不超过50字。
A.苌弘化碧
B.望帝啼鹃
C.六月飞霜
D.东海孝妇
6.窦娥的三桩誓愿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1)
(2)
(3)
7.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A.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B.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C.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8.本杂剧运用了大胆的现象,让人们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寄托作者的爱憎。试举出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1.C 2.A 刑罚 B 甚、深 C 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D 当时口语,糊涂的意思 3.D 4.A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B 怕硬欺软 顺水推船 C 苌弘化碧 D 六出冰花 尸骸现21·cn·jy·com
【能力素质提高】
5.见课文注释
6.(1)血溅白练,希望在场的人立即了解它的冤情 (2)六月飞雪,让纯洁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 (3)楚州大旱三年,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又是希望上天惩治贪赃枉法、草营人命的昏官污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A 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窦娥反抗精神的表现。 B 走后街是为了避免让婆婆看见,引起婆婆的悲伤,充分显示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C 这是这一剧作的主题思想,揭示了封建吏治压迫人民的本质,一语道破形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 21·世纪*教育网
8.(略)
《窦娥冤节选》练习二
基础过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错勘(kān) 戡乱(kān) 斟酌(zhēn) 难堪(kān)
桑椹(shèn) 湛湛青天(zhàn) 奠(diàn)
B.前合后偃(yǎn) 围堰(yàn) 暑气喧(xuān)
喧闹(xuān) 煊赫(xuān) 邹衍(zhóu yàn)
C.甘霖(gān lín) 变徵(zhēng) 埋怨(mái yuàn) 冤枉(yuān wan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提防(tí fǎng) 殡葬(bīn zàng)正旦(dān) 罪愆(yǎn) 亢(kēng)
答案:A
解析:B.“喧”应写作“暄”,“邹衍”应读“zōu yǎn”; C.“徵”应读“zhǐ”,“埋怨”应读“mán yuàn”;D.“提防”应读“dī fang”,“殡葬”应读“bìn zàng”,“旦”应读“dàn”, “愆”应读“qiān”,“亢”应读“kàng”。www-2-1-cnjy-com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来由:缘故,原因。刑宪:刑罚。 生:甚,深。
B.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则:只。纽:通,“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行:宋代和元代口语里,有时加在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
C.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屈:这里是委屈自己的意思。 法场:旧时执行死刑的地方,刑场。 典刑:这里是受死刑的意思:
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葫芦提:随便提起的意思。 干家缘:干家务的缘故。
答案:D
解析: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涂的意思。干家缘:操劳家务。
3.《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点词,选出与现代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 )www.21-cn-jy.com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答案:A
解析:A项,“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锣”,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锣;“行动”,快走;“不提防”,不料想;B项,“生”,深深的;“埋怨”同于现代;“合”,该;“糊突”,混淆;C项,“行”(háng),这边,那边;推辞同于现代;“主意”,意思,想法;D项,“咱”,也;“说话”,话可说;陌、阡与现代同。2-1-c-n-j-y
4.这里所列典故与举出的人或出处有关,请选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汉书》《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答案:C
巩固提高
阅读《滚绣球》一曲,完成5—6题。
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2·1·c·n·j·y
5.对有关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的意思是:都说天地间自有公理在,如日月当空,对人间善恶分得清清楚楚。
B.“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的意思是:都说鬼神无私,主持正义,能依人善恶来定生死,不会使好人蒙受冤屈。
C.“怕硬欺软”“顺水推船”是说天地鬼神放弃原则,顺从和助长恶势力,却不肯帮助善良蒙冤的人。
D.“两泪涟涟”的意思是:面对这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我哭得泪流满面又有什么用呢?表现窦娥的反抗心理。21cnjy.com
6.这段文字中人物情感的变化,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
5.答案:D
解析:表现她对天地不公和现实的无可奈何,一腔悲愤也只能化作泪水。
6.答案:依赖(信任)→怀疑→控诉(批判)→悲愤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7—11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21*cnjy*com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言表现了窦娥什么要求?
8.曲中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请从每桩誓愿的目的角度说明理由。
9.窦娥的三桩誓言中引用了哪些传说?引用这些传说有什么作用?
10.在【滚绣球】那节中,窦娥对天地鬼神进行严厉的抨击,可这节窦娥又发三桩誓愿,要靠天地留些“灵圣与世人传”。如何理解她这一矛盾?【来源:21cnj*y.co*m】
11.这出戏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7.答案: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出处:21教育名师】
8.答案:三桩誓愿的顺序不可以颠倒。第一愿是想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第二愿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愿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并且还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版权所有:21教育】
9.答案:
窦娥的三桩誓言中引用了四个传说: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因邹衍、东海曾经孝妇冤。这几个传说中的人物,有贤臣,有明君,有忠臣,有孝妇,结局却是蒙冤受屈。窦娥引用这些传说,意在表明她的心灵善良、美好。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21*cnjy*com
10.答案:窦娥在诉冤过程中对天地的怀疑与依赖始终交织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指天斥地批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却仍要天地清官来昭雪。表现窦娥的不屈反抗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心态。
11.答案:在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三桩誓愿的场面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课文中的曲词,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例如【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语言平实,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课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据展应用
阅读《窦娥冤》第4折(节选),完成12—15题。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 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旱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强伏罪名儿改。
12.【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第三折中的“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13.【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课文简析之。
14.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15.【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
12.答案: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仅是对当时司法黑暗的揭露,“不打不招”这是当时司法审理案情时采用的首要方法,这方法不知使多少人屈打成招,冤死在刑棒下。而“我只道官吏……斩首在长街”这一句揭露了官吏们敷衍公事、草菅人命的罪恶。昏庸的官吏审理案件往往根据屈打成招的口供就草率判决,而公正的官吏则不轻信这屈打成招的供词,还要进行覆勘才最终定案。所以后一句比前一句揭露更深刻。
13.答案: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典型的一例,它进一步引向对封建吏治的鞭挞。
14.答案:这表现了关汉卿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这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15.答案:这几句唱词,进一步表明了窦娥那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样,使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它加重了窦娥悲剧的悲剧性。一个具有为他人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女子,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掉,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悲剧啊!这大慨就是《窦娥冤》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