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播放民歌、渲染气氛。(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说说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2、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他们的民歌都不相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朗读课文
1、朗读文章(播放朗读音乐),思考:看看本文写了什么事?有几个场面?
2、指名回答: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个唱歌的场面?分别在哪段?
3、虽然同是唱歌,但它们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个年轻妇女的?(齐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象?
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位唱歌的妇女呢?
4、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
思考讨论: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①写了些什么景物?作者写这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②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③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赶马女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唱出什么样的歌?(齐读第4段。)
5、“金满斗会”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齐读第5段。)
6、讨论: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情感?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四、小结
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吧!
五、布置作业
课件20张PPT。民 歌 精 典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告诉你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在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它们的方式和内容又是怎样的? 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唱歌的人山 野 对 歌唱歌人美动作神态服饰—唱歌的环境 * 思考: 作者着力描写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是什么呢?山 路 漫 歌唱歌环境美花鸟人—唱歌场面山 寨 传 歌人 多时间长盛 装唱歌场面盛况空前— 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情感 ?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生活就像歌声一样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并体会人生中美妙的日子。
活动:民歌联唱123(着重写人)(写场面)歌山野山路山寨作者我们对漫传赞爱(写环境)(民风民俗)(自然、生活)小练笔 假如你是准备到云南的游客,想去看那里的歌会,学了课文后,请用简洁的语句,向你的伙伴介绍云南的歌会,动员他们跟你同游 。再见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牧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攸攸,
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