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1-30 20:48:00

文档简介

课件69张PPT。民以食为天!好香啊!在香喷喷的蛋饭中富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食物里有哪些营养物质?蛋白質糖 类脂 肪水维生素无机盐食物纤维食物的营养物质有何用途?释放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护身体(生长所需物质)构成人体细胞成分鲁迅先生曾说过:
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口腔咽食道肝胰胃大肠小肠肛门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唾 液口腔胃 液胃胆 汁小肠小肠小肠胰 液肠 液消化腺:消

腺唾液腺:胃 腺:胰 腺:肠 腺: 肝 脏:最大的消化腺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胰液,分泌的肠液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食物的消化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消化的类型
1、2、3、1、2、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实验:
1、取2只塑料瓶,分别倒如等量的水。
2、取2块等大的方糖,研碎其中1块,分别放入塑料瓶中,摇动。
3、观察2只瓶中的方糖哪个溶解得快?观察实验现象:研碎的方糖溶解得快。推测:在人体消化道中,等量的相同类型的食物,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是否有影响? 食物的体积越小,越有利于食物的消化。1.口腔中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物理性消化还是化学性消化?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 化学性消化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胃壁肌肉收缩导致胃的蠕动,有利于揉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结合。 在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将蛋白质分解。3、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 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小肠 消化系统中你认为哪个器官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思考:小肠讨论:主要的消化部位应具有什么结构特点?材料:人体小肠约长6米,直径4厘米,即外表面积约0.75平方米,内表面积可达200-4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大小(1)小肠有许多绒毛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2) 丰富的毛细血管 只有一层 很 很薄的上皮细胞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 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思考:小肠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1、哪三大类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2、蛋白质、糖类、脂肪最初在哪里被消化?
3、它们分别被什么消化液所消化?
4、它们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读图: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消化过程淀粉唾液 口腔 麦芽糖 胰液 肠液 小肠 葡萄糖 蛋白质胃液 胃 胰液 肠液 小肠 氨基酸 脂肪胆汁 小肠 脂肪小颗粒 胰液 肠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动动脑1.你认为有些食物为什么必须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消化道哪些部位具有消化作用?请你解释什么是“消化”?2.你认为食物消化有哪些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食物不溶于水就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是指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的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前者物质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食物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转化成了其他物质.营养物质的吸收思考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2.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堂练习1、淀粉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3、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_。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2、糖类物质尝起来是否都是甜的?口腔不是胃小肠C7、糖类、蛋白质、脂肪起始消化的器官是( )
A、胃 小肠 大肠 B、口腔 胃 小肠
C、口腔 胃 肝脏 D、口腔 小肠 大肠B
6、下列结构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壁上的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C、有大量的小肠绒毛且壁薄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8、下列消化液中哪项消化食物起的是物理变化?(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C有A、B、C、D四种消化液。A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D两种消化液均能消化淀粉;在C、D两种消化液中,加入适量的B消化液后,可促进C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但D消化液不能消化脂肪;上述四种消化液均不是胰液。请分析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A????????????? ? B ????????????? C???????????? D?????????
胃液唾液胆汁肠液1.经常酗酒的人,受到最直接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
????A.胃?????????B.小肠????????C.口腔??????D.大肠
????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A.肠液???????B.胰液????????C.胃液??????D.唾液
????3.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
ACB4.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请分析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 ? )
????A.口腔?????????B.胃?????????? C.小肠??? D.大肠
?5.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脂肪酸?e.无机盐?f.维生素?g.水
?A.b、d、f????B.a、c、d?????C.b、e、g????D.a、c
CB10.下图是消化道的模式图,请将食物消化过程填在图中的正确位置上。

??????????????
A.淀粉 麦芽糖???B.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 C.初步消化蛋白质???D.蛋白质 氨基酸 ??????????? ??? E.脂肪 脂肪微粒 脂肪酸十甘油
ABCDE食物成分的含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你能说出甲乙丙分别代表那种营养成分?思考: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是唾液的作用。究竟唾液中存在什么物质呢?思考!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消化终产物是什么?分别是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酶 食物的消化都离不开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液中有什么神奇的物质能促使食物消化呢?酶的发现酶的概念: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
生物催化作用的物质。
又称生物催化剂唾液请说出以上消化液中有哪些消化酶?胃液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一、实验准备:1、制备浆糊:取淀粉,加清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冷却。2、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溶液。二、设计实验控制实验变量因素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4mL)3、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2、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1234加入唾液和清水进行对照4、放入37oC恒温水浴加热5、加入碘液观察颜色
变化并记录现象分析:A试管中溶液不变蓝色,B试管则变蓝色。结论:说明A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B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实验原理: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注:⑴ 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不能
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 麦芽糖 。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控制实验变量因素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4mL)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实验成功的关键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 。本活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思考!Q 1: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哪个效率更高?Q 2:一种酶能催化所有反应吗?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建立假设1:温度可能会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制定实验计划:
取3只试管

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
分别放入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
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在3只试管中滴入1滴碘液沸水 冰水 37℃左右的热水变蓝色 变蓝色 不变色建立假设2:PH值可能会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观察3只试管的变化:
1号试管注入蒸馏水,滴入碘液后不变色。
2号试管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碘液后变蓝色。
3号试管注入盐酸,滴入碘液后变蓝色。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化学反应。是否所有的酶在任何
条件下都会起作呢?可能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pH结论:3.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4.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淀粉遇碘形成蓝色化合物。淀粉酶
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
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
形成蓝色化合物。实验原理:不变蓝变蓝变蓝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发散思维:2、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1、为什么浆糊要冷却后使用,根据我们的实验情况,最好冷却至多少度?简答题: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
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
衣料?(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
还可以加入什么酶?B脂肪酶总结!1、酶的发现历程2、酶的特性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课堂小结重点:酶的概念和特性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难点: 实验条件的控制课堂练习: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____,淀粉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是__________制造的具有________能力的
___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时催化
能力最强。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酶具有 ( )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敏感性 D. 都不是麦芽糖加碘液不显蓝色活细胞催化蛋白质37℃A课堂作业:1. 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答:因为如果淀粉糊太稠,那么淀粉含量相对
较多,这在有限的唾液及有限的时间内,
淀粉将很难被完全分解。从而影响实验
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2. 本实验中,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
不能立即使用?而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又
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答:制成的淀粉糊如果不经冷却就直接加入唾液,
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实验当然就不
可能成功。而加入唾液后,放在37℃的温水
中保温,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
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
相近)催化效果最好。
3.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答: 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
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图4-21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结果显示__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填“A”或“B”)。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了思考: 淀粉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口腔) (小肠)(麦芽糖酶)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和pH
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
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
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为2H2O2==2H2O+O2↑ )
①向2号试管内滴入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
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mL质量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⑴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①⑤② D. ③⑤①④②
⑵该实验主要证明了酶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D高效性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图中㈢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淀粉部分被消化部分初步消化全部被消化全部被消化麦芽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