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2-13 11: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7.2 弹力
班级: 小组: 姓名:
无论你有多聪明,无论你的理论有多完美,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它就是错的。
学习
目标
能说出弹力的概念,会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弄明白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
难点
重点:
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学明标(3-5分钟)
演示导入:
拉开的弹弓能把小纸团弹出去。
用双手拉健身器材——弹簧拉力器。随着弹簧的长度变化,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程度有何变化?
出示学习目标。
二、知行合一(约30分钟)
(一)深层学习
1、独学内容:
6-7页:弹力,弹簧测力计。
2、独学任务,试着解决问题:
(1)、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弹性和塑性的区别在哪里?
(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试着举出一些不同形式的测力计。
(4)、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情况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3、温馨提示:用红笔画出关键词,写出自己的困惑。
4、独学时间:5分钟。
(二)、合作探究,亲身体验。
活动:探究物体的形变。
要求:用手拉橡皮筋、压弹簧,捏橡皮泥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你能总结出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吗?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弹力是怎么产生的?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实验1:
1、把大小不同的重物压在钢锯条上,观察钢锯条弯曲的程度。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大小。
要求:组内合作实验把观察的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看看能不能得到弹簧测力计工作的原理?
实验2:观察下面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它的结构特点,试着说一说各关键部件的名称。每位同学都亲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身边的物体。
小组讨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三、整合提升(约3-4分钟)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学习的方法、技巧?
3、这节课的困惑?
四、达标测评(约5分钟)
(一)要求:
1、看一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2、组长迅速统计达标率,准备汇报:
___人全对,___人部分对,____人都不对。
3、做错的题目整理在错题集上,做对的同学课后帮扶做错的同学。
(二)达标测评题目:
1.物体受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_。
2.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3.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使用
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挂钩不能与外壳相碰
4.有三根弹簧并联成的拉力器,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需要用力 15N;则若拉力器拉长10cm,所需要的拉力为:( )
A.30N B.15N
C.90N D.无法确定
在老师导入课题后品味关键词,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快速熟悉学习目标,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
带着任务学习,自学时解决不掉的问题标注出来,以备进入下一环节的讨论交流。

认真课本阅读第7页“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后组内讨论、完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观看多媒体后总结出规范的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亲自感受,合作交流,如果组内完成不了,就放在班级大展示中进行完善。
感受作用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班级展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一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或者追问、质疑。
学生自主总结。
个别小组学生总结后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
做题时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分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