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
3课《土地改革》同步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三大改造
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如图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建立土地公有制????????????②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
A. 1931年 B. 1941年 C. 1947年 D. 1952年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
A.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C. 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1950-1954年中国农村小同阶层人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阶级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完成C. 三大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张贴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它宣传的内容,可以判定它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
A. 1950年 B. 1952年 C. 1956年 D. 1966年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A. 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B. 承包到了土地C. 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D. 增强了生产能力
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
A. 全国解放 B. 镇压反革命 C. 土地改革 D. 抗美援朝
二、综合探究题: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4)通过此次调查,你对土地改革有哪些感悟?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歌词 材料二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材料三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1)致使材料一中“妈妈”生活如此残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析出现材料二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3)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答案】
1. B 2. B 3. C 4. D 5. C 6. A 7. B8. B 9. A 10. C
11. (1)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改的影响: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2. (1)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2)这次土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使全国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次土改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3)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