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北师大版5.2采松果课件(30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下北师大版5.2采松果课件(30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11 11:13:2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采松果(建议一课时完成)
BS
三年级下册

加与减(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探究点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5

4
29
25

4
21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探究点2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答: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____个松果。
21
1.想一想,填一填。
35+4=
再算:
再算:
小试牛刀
39
5
4
9
30
9
39
(2)
35+4=
再算:
再算:
55
2
3
5
50
5
55
2.36+2=   15+4=   33+6=
22+3=
 
 52+7=   71+7=
38
19 
39
25
59
78
3.看一看,填一填。
35

(根)
想:5-(  )=(  )(根)
30+(  )=(  )(根)

3
32
3
2
2
32
4.54-4=   68-5=   97-3=
74-2=
 
 89-7=   48-3=
50
63
94
72
82 
45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既不进位又不退位时,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得数再加上整十数。
归纳总结:
1.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夯实基础
老师和同学一共有多少名?
34+3=37(名)
答案不唯一。
2.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37
79
72
3.
19

9
10
25

2
23
4.
69
77
65
40
89
29
83
42
5.想一想,填一填。
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两组算式吗?
45
45
67
67
47
47
73
5
78  
5
73
78  
32
4
36  
4
32
36  
5.把下列算式按结果从小到大排列。
6+42 78-5 63+5 95-4 36+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
辨析:6+42=48,78-5=73,63+5=68,95-4=91,36+30=66。注意本题不是排列算式的结果,而是排列算式,审题要仔细。
6+42<36+30<63+5<78-5<95-4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在观察和计算中体会和不变
2.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
3.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应用提升方向
6.
你能仿照上面的算式再写两组吗?
应用提升练
58
58
79
79
(算式不唯一)
32+7=39 
7+32=39
53+4=57
4+53=57
7.
应用提升练
36
54
68
75
63
49
91
28
8.在
里填上“>
”“<
”或“=
”。
32+7
37+2    
 28-4
28-3
85-1
82+3 
47-6
46-5
43+4
41+5 
55+1
52+6

<
<

>
<
9.(1)
 
应用提升练
23

4
27
(2)
 
38

3
35
10.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今年多少岁?
25

4
29
11.套圈。
 
 
(1)小猴比小兔多套中多少次?
19-8=11(次)
答:小猴比小兔多套中11次。
(2)小兔和小鹿一共套中多少次?
8+21=29(次)
答:小兔和小鹿一共套中29次。
12.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思维拓展练
21+6=27(人) 27+1=28(人)
答:这一队一共有28人。第2课时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2、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3、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4、该怎么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5、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3)指名学生列式:25-4=21
(4)你是怎么想的?
(5)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练一练1”:学生看课件,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出示课件“练一练3”。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
法,为什么?
③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拓展练习:第5题想一想,填一填:
根据练习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