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7 比和比例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7 比和比例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11 16: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比和比例 7 整理和复习SJ 六年级下册 问题导入1.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比和比例的知识?2.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怎样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2.比例尺的运用
3.利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探究点总览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比和比例的知识?知识汇总 1. 比的意义:两个数(   )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不变。
3.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作比例。相除比值相等外项知识汇总内项1.填空。
(1)把250米 ∶0.5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乙两数的比是(   )。
(3)18的因数中有(  )个质数,(  )个合数。从18的因数中选出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1 ∶25 ∶62 ∶3=6 ∶9(最后一空答案不唯一)23知识汇总(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2,这个比例的外项为11和5,则这个比例是(      )。
(5)甲、乙两数的比是4∶5,如果比的后项增加20,那么比的前项必须增加(  )才能使比值不变。
(6) a是b的2倍,b是c(c≠0)的 ,a ∶b ∶c=(  ) ∶(  ) ∶(  )。
(7)3∶(  )=(  )÷16= =(  )%=(  )折11 ∶ =10 ∶5(答案不唯一)1642341275七五知识汇总2.解比例。
∶ =x ∶27    x ∶0.5=30 ∶2
?
?
x ∶0.1= ∶ =解: x = ×27×
   x=162解: x =30×0.5÷2
x =7.5解: x =0.1× ×9    
x =0.3解: x =0.5×0.3÷9
x =知识汇总知识汇总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1. 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 )。比例尺3. 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知识汇总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按表现形式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按作用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数值线段缩小放大3.填空。
(1)把一个长3 m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15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2)在比例尺是1 ∶15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3 cm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50 ∶1450知识汇总(3)苏通长江大桥全长32.4千米,在图纸上量得它的长度是2.7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小明量得这张图纸上的一条公路长15厘米,这条公路的实际长度是(  )千米。
(4)一张零件图的比例尺是12 ∶1。如果在图上量得某线段长6厘米,那么实际长度是(  )毫米。1 ∶12000001805知识汇总知识汇总1.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1)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各部分的量是多少的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 ),用( )方法解答,即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各部分的量。分数分数知识汇总归一法:把比的前项、后项看作分成的( ),先求出总份数,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平均每份的量×各部分对应的份数=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 )为x,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得比”作为等量关系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份数未知量4.选择。
(1)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 ∶4,喝掉 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
A.1 ∶4  B.1 ∶2  C.无法确定
(2)一个考场有30名考生,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可能是(  )。
A.3 ∶2 B.4 ∶5 C.1 ∶3AA知识汇总(3)一杯糖水由糖和水配制而成,含糖率是10%。喝掉一半后,用水加满,现在糖和水的比是(  )。
A.1 ∶18 B.1 ∶19 C.1 ∶20
(4)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3 ∶4,路程比是8 ∶3,则他们所需时间的比是(  )。
A.2 ∶1 B.32 ∶9
C.1 ∶2 D.4 ∶3BB知识汇总5.解决问题。
(1)两地相距150 km,画在1 ∶5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150 km=15000000 cm
15000000× =30(cm)
答:应画30 cm。知识汇总(2)植树节前夕,同学们来到山坡植树,原计划每人植树14棵,需要25人。实际每人植树10棵,还要增加多少人?解:设还要增加x人。
25∶(25+x)=10 ∶14
     x=10
答:还要增加10人。知识汇总知识汇总辨析:误将扩大的比例尺看成缩小的比例尺进行计算6.一张电脑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8 ∶1,如果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的长是56 mm,那么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56÷8=7(mm)
答: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7mm。作 业 请完成教材P83~P85的练习与实践对应的习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课后作业
1.综合运用比的知识解题
2.利用“转化法”解决问题
3.抓“总量不变”解题7.食品店用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配制一种礼品盒,每盒中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的质量比是5 ∶3 ∶2,三种糖各有30千克。
(1)当奶糖用完时,水果糖和巧克力糖还各剩多少千克?30÷5×3=18(千克)
30-18=12(千克)
30÷5×2=12(千克)
30-12=18(千克)
答:水果糖还剩12千克,巧克力糖还剩18千克。(2)如果水果糖正好用完,那么奶糖够吗?如果够,那么还剩多少千克?如果不够,还少多少千克?30÷3×5=50(千克)
50-30=20(千克)
答:不够,还少20千克。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比是3 ∶4。已知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0÷4×3=45(千米/时)
(45+60)×4=42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420千米。9.商场销售A、B两种商品的总金额是4500元,A、B两种商品的单价比是9 ∶5,销售的数量比是5 ∶6。两种商品的销售金额分别是多少?A、B两种商品销售金额的比:(9×5) ∶(5×6)=3 ∶2
A商品销售金额:4500× =2700(元)
B商品销售金额:4500× =1800(元)
答:A、B两种商品的销售金额分别是2700元、1800元。10.甲、乙两仓库存货质量的比是4 ∶3,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质量比为4 ∶5。两仓库存货总质量是多少吨?8÷ =63(吨)
答:两仓库存货总质量是63吨。11.甲、乙两队原来人数的比是7 ∶3,从甲队调出一些人到乙队后,两队人数的比是3 ∶2,乙队现在有120人。从甲队调出多少人到乙队?120÷ =300(人)
300× =210(人)
300× =180(人)
210-180=30(人)
答:从甲队调出30人到乙队。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