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课时)思考!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分别是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酶酶的发现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了一个实验。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问题?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这是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且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5、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生物催化作用的物质。
又称生物催化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要点1、制备浆糊: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2、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溶液。12343、加入唾液和清水进行对照4、放入37oC恒温水浴加热5、加入碘液观察颜色
变化并记录现象分析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实验原理: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注:⑴ 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能否
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 麦芽糖?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控制实验变量因素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4mL)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实验成功的关键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 。本活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思考!Q 4:酶在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外有催化 作用吗?在生物体外有催化作用吗?Q1: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哪个效率更高?Q2:一种酶能催化所有反应吗? Q3:酶的催化作用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高效性专一性PH、温度等演示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2. 比较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最适pH结论:3.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最适pH最适pH发散思维: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4.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发散思维:2、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1、为什么浆糊要冷却后使用,根据我们的实验情况,最好冷却至多少度?简答题: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
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
衣料?(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
还可以加入什么酶?B脂肪酶总结!1、酶的发现历程2、酶的特性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
条件:温度、
pH课堂小结重点:酶的概念和特性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难点: 实验条件的控制课堂练习: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____,淀粉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是__________制造的具有________能力的
___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时催化
能力最强。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酶具有 ( )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敏感性 D. 都不是麦芽糖加碘液不显蓝色活细胞催化蛋白质37℃A课堂练习:课本129页课后练习1-2题
作 业:作业本(二)课件18张PPT。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咬、嚼并把食物磨碎小肠小肠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唾液腺胰腺胆囊十二指肠胃肠腺肝脏胃腺小肠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注意:肝脏分泌的胆汁暂时贮存于胆囊中,最终将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动动脑1.你认为有些食物为什么必须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消化道哪些部位具有消化作用?请你解释什么是“消化”?2.你认为食物消化有哪些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食物不溶于水就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是指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的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前者物质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食物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肠液食物食物的消化过程胰液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器官有吸收作用?各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2、你认为这些营养 物质进入什么地方?进入循环系统并运输到全身各处。动动脑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在消化道中只有消化作用是_______,只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既无消化作用又无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口腔大肠胃 小肠咽 食道 肛门巩固练习2.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消化道消化腺3.小肠壁的粘膜层向肠腔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结构是_____________,凹陷而形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 小肠绒毛肠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口腔、胃、小肠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5、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图中㈢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淀粉部分被消化部分初步消化全部被消化全部被消化麦芽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