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人教版7 轴对称课件 (共32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下人教版7 轴对称课件 (共32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12 17:16:07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 1 课时 轴对称 7 图形的运动(二)R 四年级下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在方格中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探究点 1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归纳总结: 1.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
的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
做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探究点 2在方格中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提示:画轴对称图形,线段的端点为关键点。归纳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 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也就是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2. 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 ;
3. 把描出的对称点按顺序连线,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轴对称图形画法并不难,找准关键点是关键。点轴距离要按格算,才能找得准对应点。
依次连接各对应点,轴对称图形准确现。小试牛刀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A5格5格A'B'B3格3格小试牛刀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轴对称: 1.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
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
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也叫做对称点。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 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也就是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2. 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 ;
3. 把描出的对称点按顺序连线,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填一填,画一画。(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  )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2(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3)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不包括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311√2.选择。(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S  B.H  C.P  D.Q
(2)下列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A(3)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圆 C.长方形
(5)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  )种画法。BBB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图形。4.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中虚线为对称轴)5.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略辨析:没有弄清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误认为能分成两个大小一 样的图形就一定是对称的6.判断: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如下图。 (  )×辨析:没有弄清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误认为能分成两个大小一 样的图形就一定是对称的答:不是。 7 .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84~85页练习二十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1.通过“剪拼法”解决关于轴对称的实际问题
2.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8. 选一选。左边的图案是按下面(   )的方法剪下来的。B9.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10.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并写出对称轴的条数。3456121311.作出直线AB左边的图形关于直线AB的对称图形,并标出点M、N、S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M′、N′、S′。12.如图,将下面正方形分成四块面积相等的图形,并且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想出几种分法?画一画。(答案不唯一)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图片,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同时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审美能力。
2、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性质。
3、让学生体会、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与和谐的美,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在方格纸上按步骤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投影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
出示主题图。
提问: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2)看到这些图形,你能想起什么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相关的原有知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
监控: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3)你能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将这些图形分类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依据对称、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借助分类,体会对称的价值。
出示例1上面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对称的知识。
提问:①这些图形又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③什么是对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出示例1。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松树”图案有什么特征。
生:指出“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图中虚线是它的对称轴。
师:当沿着虚线对折时,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生:“松树” 左右两半重合。
再次观察,发现什么?(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
(三)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①画出轴对称图形。
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②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