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鸟的天堂 课件(42)

文档属性

名称 3鸟的天堂 课件(4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12 21: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3鸟的天堂巴金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检查预习我会读准并写好下列的字:灿 烂 竹 竿 白茫茫 桨
规 律 一 支 一 株 缝 隙
照 耀 树 梢 静 寂cànlànzhúgānmángjiǎngguīlǜyīzhīyīzhūfèngxìzhàoyàoshùshāoJìng jì拿出你的小手在桌子上写一下吧!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数目 应当
似乎 缝合
似的 缝隙
不禁 兴奋
禁止 兴趣
变窄 一簇簇 一拨 颤动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字词呢?shǔshùyìngyīngsìshìféngfèngjīnjìnxīngxìngzhǎicùbōchàn1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2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3“鸟的天堂”是指什么?5读完课文,这株树给你什么印象?“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傍晚的时候去了“鸟的天堂”。两次一株大榕树大茂盛4课文所写的这株榕树是在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南方1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景象?
3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回答)
4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5表现了作者怎样感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景象?
3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回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第一次看到了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5表现了作者怎样感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1-4)写傍晚时,“我”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二(5-9)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三(10-13)写“我”和朋友们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四(14)写“我”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精读第一部分1朗读课文。
2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3为什么要写这部分?作用是什么?
这部分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第1自然段对天边的描写。
第4自然段对河面的描写。
作用是;这两处描写,写出了夕阳落山的美好,写出了河面的平静,衬托出游人的心情十分快乐。精读第一部分4找出比喻句,用比喻的作用是什么?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把桨声比作乐曲,形象具体地写出的出游的快乐。作者与朋友的出游会看到什么?请看第二部分。精读第二部分1、第一次见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是怎样的?(在书中找答案)
2、这里一共有几株树?
3、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榕树?写出什么特点?一株颜色
形状
位置榕树干:
枝:
根:
叶: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直垂地上充满生机大、茂盛
生命力强4作者对棵树的感情是怎样的?在文中找了出一句话来说明。
5想想这部分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思考:难道“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鸟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精读第二部分先写远看的,再写近看的。因为是傍晚了。鸟儿都歇息去了。精读第三部分1这一次作者是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的?
2作者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早上听到鸟叫
到处都是鸟声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看到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精读第三部分3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鸟的表现。
4这动态写出了鸟的什么特点?
5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鸟的动态?应接不暇数量大、种类多、活跃形状
颜色
动作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6这一部分有没有用修辞手法?用了哪些?
精读第三部分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读出了鸟数量之多,不可胜数,读出鸟活动之美”作者用拟人句“树上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欣喜之情。精读第四部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引号,为什么?第一个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指的是鸟的美好的生活环境。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朋友说的,也指那个地方,所以加上引号;而后一个是作者由衷的感叹!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奇特景象,赞美了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中心思想:写法:1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点面结合的描写。探究:1、为什么这里为成为鸟的天 堂?
2、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 的?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许多鸟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一株两株……真是一株大树 美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静态描写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真 本来的,实际的清楚,明白确确实实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你读懂了吗?
1、“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2树叶多,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默读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段落,想想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从那些句子看得出来?请同学们边读边做标记,该怎么读。鸟的品种多,数量多,非常活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心情。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读出了鸟数量之多,不可胜数,读出鸟活动之美”作者用拟人句“树上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欣喜之情。百鸟出巢 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时却看到了 ,他感到 。 课文写了作者 二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榕树 ,没有看到 鸟 ,所以他认为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但当他再次经过时却看到了 鸟 ,他感到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干:不可计数
第一次---大榕树 枝:枝上生根
(傍晚)(静态美) 根: 直垂地上
叶:充满生机
鸟的 第二次---群鸟 多:到处鸟声、鸟影
(早晨)(动态美) 欢:叫、飞、扑
天堂

南国风景如画自然和谐美好一:“天堂”指的是什么?二: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在广东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约20亩,被称为“鸟的天堂”。“天堂”指的是: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