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同步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寒暄/ 渲染 窈陷/ 窈窕 形骸/ 言简意赅
B.恐吓/ 吓唬 蹙缩/ 蹙额 揣度/ 惴惴不安
C.间或/ 间接 讪讪/ 讪笑 门槛/ 直栏横槛
D.朱拓/ 拓荒 监生/ 监制 倔强/ 强词夺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歆享 鬼秘 百无聊赖 事理通达
B.唾弃 悚然 咀嚼赏鉴 咀嚼赏鉴
C.踌蹰 烟蔼 瘦削不堪 陈抟老祖
D.蹒跚 桌帏 走头无路 沸反盈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店主站在柜台后面,_________地望着窗外,心里却盘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气的生意。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_______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3)这些纠结得不到有效化解,就会产生理想信念动摇、精神_________、工作无所作为等精神懈怠现象。21教育网
A.心灰意懒 萎靡不振 百无聊赖 B.百无聊赖 心灰意懒 萎靡不振
C.萎靡不振 百无聊赖 心灰意懒 D.百无聊赖 萎靡不振 心灰意懒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_________________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www-2-1-cnjy-com
A.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B.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满天飞舞,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C.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D.满天飞舞,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来源:21cnj*y.co*m】
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
6.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________,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五部经典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晤晤。”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 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21*cnjy*com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21*cnjy*com
7.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上用墨不多却作用很大,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在文中的作用。
8.这篇小说收入《彷徨》时作了修改。下面句子是未经修改的,对照课文,简要说明修改后的好处。
(1)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2)“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眼,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21cnjy.com
9.“‘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在这里祥林嫂又要重复她讲了多次的阿毛的往事。对她这种反复的、近乎机械的讲述,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风波(节选)
鲁 迅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10.节选文字中,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
11.文章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请根据文中的细节加以分析、判断。
12.结合文章,谈谈赵七爷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13.试以七斤嫂、九斤老太 为例,分析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
14.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不超过50字)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2·1·c·n·j·y
参考答案
基础标训练
1.D(A、xuān/ xuàn,yǎo/ yǎo ,hái/ gāi;B、hè/ xià,cù/ cù,chuǎi/ zhuì;C、jiàn/ jiàn ,shàn/ shàn ,kǎn/ jiàn;D、tà/ tuò,jiàn/ jiān,jiàng/ qiǎng。)
2.B(A、鬼秘—诡秘,C、烟蔼—烟霭,D、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3.B(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21·cn·jy·com
4.C。
5.D(A项成分残缺, “将销往”前应加上主语“这些莲藕”。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或“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C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搭配。)www.21-cn-jy.com
6.(1)周树人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 《二心集》21·世纪*教育网
(2)《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7.①雪是冬天所特有的景物,而在这里写雪,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看到了雪,祥林嫂才又想起了阿毛的事,引出了下面的事情。②雪还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暗示,“微雪点点的下来了”,是暗示祥林嫂的又一不幸来临了。她本来生活就已经十分悲惨,又无故地增加了一道精神枷锁。2-1-c-n-j-y
8.(1)课文比原文多了一些补充部分,更进一步揭露鲁四老爷剥夺了祥林嫂洗器皿的权利,使得她只能坐着看柳妈洗器皿,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也正是由于“闲”,她才会从“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重新想到阿毛的往事。【出处:21教育名师】
(2)把“眼”改为“脸”,才能问起伤疤的事。这一改动,显得更为准确。
9.①祥林嫂的诉说反复过无数遍,达到背诵如流的程度,表现了一种没有变化、麻木迟钝的感情,这正是苦难留给她的精神伤疤。②这不是一般的追述,而是在咀嚼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但这痛苦和不幸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薄,而是始终缠绕着她。③祥林嫂想得到同情和安慰,但所得到的是冷淡和嘲笑。她丧子是不幸的,但还要接受冷淡和嘲笑,这就更不幸了。【版权所有:21教育】
课后能力提升
10.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诸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本篇小说中“说”“道”等词语表明本篇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是语言描写。)
11.从“现在的长毛”“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等语句,从七斤辫子被剪、赵七爷骨子里深刻的封建意识可以看出,这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每篇小说都有其社会背景,判断小说中所描写的环境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就应当通过文中标志词来推断,如文中“辫子”“长毛”等可以推断这是辛亥革命时期。)
12.赵七爷是辛亥革命时期清朝封建遗老的典型代表,他从骨子里维护封建统治。当他风闻皇帝又坐了龙庭的消息后,故意到七斤家进行撩拨,使七斤一家子急得没法,这反映了他的阴暗心理和劣根性。(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应当通过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
13.从两个人的语言可以看出,当时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是被蒙蔽的,十分麻木,他们不仅不理解革命,而且对反动势力也缺乏认识。(因为“七斤嫂”“九斤老太”是当时人民群众的代表人物,结合文中期待“皇恩大赦”“没有读过书”等词语及文中最后一段的相关信息分析即可得出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
14.经历不同,命运不同的人,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鲁镇的人不应幸灾乐祸,而应以关怀宽容的心态对待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