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三、质疑再探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四、运用拓展
(一)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评。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二)填一填:( )÷6=7……□
1.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共21张PPT)
第1课时 认识余数
6 有余数的除法
R 二年级下册
点击播放主题图动画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 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6÷2=3(盘)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思考: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 1(个)
……
余数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7÷2=3(盘) 1(个)
……
余数
提示:
1.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2. 有余数的除法在读法上,只比没有余数的除法多了“余几”。
归纳总结: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60做一做)
(1)17个 ,2个2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17÷2= (组)…… (个)
8
1
8
1
1. 圈一圈,填一填。
(2)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23÷3= (组)…… (个)
7
2
7
2
有余数的除法(一):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1.圈一圈,填一填。
(1)有18只 ,4只4只地圈。
圈了( )组,剩下( )只。
18÷4= (组)…… (只)
夯实基础
4
2
2
4
(2)27个梨,6个6个地圈。
圈了( )组,剩下( )个。
27÷ = (组)…… (个)
4
4
6
3
3
(3)
可以放( )个笔筒,还剩( )支。
= (个)…… (支)
4
1
6
4
1
25
÷
2.看图列式计算:
(1)
= (个)…… (个)
(2)
17÷5= (盘)…… (个)
易错辨析
辨析:在平均分的时候没有分到不能分为止。
2
11
5
1
÷
3
2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2.理解有余数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作业提升方向
作业提升练
3.画一画,填一填。
(1)11颗 ,每2颗分一份,可以分成( )份,还剩( )颗。
÷ = (份)…… (颗)
(2)把11颗 ,平均分成5份。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画出来。
÷ = (颗)…… (颗)
5
1
11
2
5
1
11
5
2
1
4.有23个蘑菇,选一种装法圈一圈,填一填。
我选第( )种装法,按照这种装法,这些蘑菇可以装
( )袋,还剩( )个。
23÷ = (袋)…… (个)
一
7
2
3
7
2
(答案不唯一)
作业拓展练
5.有38支钢笔平均分给9个同学,至少拿走几支钢笔才能正好把笔分完?至少再拿来几支笔刚好够分?
38÷9=4(支)……2(支)
9-2=7(支)
答:至少拿走2支钢笔才能正好把笔分完;至少再拿来7支笔刚好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