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2-14 00:3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2.用下列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
A.圆珠笔 B.毛笔 C.铅笔 D.钢笔
3.如图所示,人不受摩擦力的是( )
4.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
5. 将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 )
A.重力 B.弹力 C.压力 D.摩擦力
6.一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8.如下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9.体重为490 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到的摩擦力( )
A.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10.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 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 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11.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2.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13.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B.减小摩擦面间的压力
C.使接触面光滑 D.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14.2016年国庆长假,某社区举行了一次“另类拔河”比赛:一边是结实的“胖墩”,另一边是走路轻盈的女生。为“公平”起见,组委会事先在“胖墩”这边路面上撒了一些不起眼的细沙,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以下原因不准确的是( )
A.体重大,对地面压力就大,但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大
B.“胖墩”组跟女生比赛,故意没有用尽力气拉绳子
C.比赛是否获胜,关键是看哪一组与地面的摩擦力大
D.拔河时,人身体后倾,虽不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但可以降低重心,提高
15.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16. 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17.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8.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 s,物体没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
D.4~6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9 如图甲所示,用力F1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向右运动,此时木块相对于长木板向____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图乙中,用F2快速向右拉长木板,长木板相对于木块向____运动,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
20. 如图为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图甲和图乙所用的是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的木板,图丙所用的是较粗糙的木板。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目的是使拉力等于摩擦力。
(2)为了验证猜想A,比较图甲和图乙,可得出: 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____和图____,可得出: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进行实验,测出的摩擦力与图甲实验所测出的摩擦力相同,可验证猜想____是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1. 木块在10 N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将水平拉力F增大到20 N,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撤去拉力,木块继续向右运动,这是由于木块 ,最终木块停了下来,
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22.在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推动同一大箱子,这种现象说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____(填“大”或“小”)。
23.小张同学用一水平推力向左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结果没有推动,此时讲台处于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讲台相对于地面有向____运动的趋势,讲台____(填“受到”或“不受”)静摩擦力,方向 ,大小____推力的大小。
24. 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____,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1.5 N,玻璃杯重1 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N。
25.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N,方向为 (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4 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若速度为1 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 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0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27.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他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 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
28.车辆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 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轮胎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后停下来,这是利用 的方法增大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29. 如下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N。如果要使A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N的水平向左拉力。
30.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内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到达时刻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当用F=5.3 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
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N;
当用F=5.8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N。
答案:
1---18 DAACD DCBBD BBABC CDD
19. 右 水平向左 右 水平向左
20. (1) 匀速直线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乙 丙
(4) C 错误
21. 10 10 具有惯性 运动状态
22. 小
23. 平衡 平衡力 左 受到 水平向右 等于
24. 压力 2.5
25. 5 竖直向上 不变
26 20 20
27. 小 增大压力 28 增大压力 变滚动为滑动
29. 12 24 30. 5.3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