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14 23: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邪 读一读 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她曾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上,沧海桑田是时常发生的,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目前看到的地表形态,如陆地和海洋,陆地上的高山、深谷、平原、盆地等等,它们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不断演化而形成的。 沧海桑田海陆的变迁地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早在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提出问题:几亿年前的陆地是什么样的呢?一.大陆漂移学说(假说)认为: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想一想,议一议你对大陆漂移学说是反对,还是赞成呢?你能说出你的一些理由或证据吗?获取事实与证据:辩一辩:正方反方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大西洋两岸大陆不能完全拼合大西洋两岸大陆生物有亲缘关系有些岩层是连续的并不是所有岩层都连续发现了2.5亿年前爬行动物中龙的化石大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什么力量来撕裂?大陆并不漂浮在海洋上,怎么会漂移呢?南极洲的地层中有丰富的煤矿有关猜想的内容和证据魏格纳伟大的一生各大洋的海底地形图大西洋海底地形(S形山岭)二.寻找海底的秘密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的分裂和远离。板块构造学说 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形成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运动:“内稳边活” 地球内部的圈层沸水对流软流圈物质涌升使海底扩张软流圈岩石圈板块的张裂板块的碰撞思考与讨论用板块学说理论解释下列现象1、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现古代海洋生物?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示意图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语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喜玛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提高喜玛拉雅山红海地中海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现在,地中海是大西洋的附属海。但是,在地质史上,它比大西洋的“资格”还老。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古地中海是一个辽阔的特提斯海。它的范围很大,向东穿过喜马拉雅山,直通古太平洋。那时,它仅次于太平洋。大西洋还没形成呢! 后来,北面的欧亚板块与南方的印度板块漂移并靠近,撞在了一起,挤出一个喜马拉雅山,特提斯海从此便退缩成现在的地中海。 板块学说的意义1、掌握地震火山的分布规律、发生原因,更
好地预报和防预地震火山的灾害。
2、掌握地壳运动的规律,了解地下矿藏分布
的规律。
3、预测地壳运动未来的趋势。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 极 洲 板 块全球分为几个板块?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
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1。东非大裂谷2。大西洋3。喜玛拉雅山脉(板块的相互张裂)(板块的相互张裂)(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碰撞)生长边界
(张裂)陆陆碰撞陆洋碰撞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褶皱山脉裂谷、海洋小 结海陆{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大西洋的扩张太平洋的收缩六大板块两大火山地震带过去现在发展思考:
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学说诞生的这一过程中,你感受到科学家的发现和创造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