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端做得很尖????????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 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D.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
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则可能会出现( ) A.刀刃磨得越锋利,切菜越容易???B.书包带做得越窄,背着越舒服 C.墙基做得越宽,越不容易下陷???D.图钉尖做得越尖,越容易按入墙中
4.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菜刀的刀刃很锋利?
B. 穿滑雪板滑雪?
C. 书包背带较宽?
D. 铁轨下铺枕木
5.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
6.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7.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8.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9.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实心圆柱体,都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体积????B.质量????C.横截面积??D.高度
10.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的大小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多选题
1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 A.甲、乙、丙实验中,根据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C.实验乙、丙研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比较小桌在图丙中海绵和图丁中木板下陷的程度可知P丙大于P丁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菜刀磨得很薄,容易切进菜里???D.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13.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的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有( ) A.有“沙漠之舟”称号的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却长有马蹄面积三倍的脚掌 B.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C.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 D.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
14.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1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三、填空题
16.一本重为4N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 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2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______ Pa.小华每周一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______ (g取10N/kg).
四、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______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______ (填序号)①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______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此后小丽把小桌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G所示,通过对图F、G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己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设图E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1,图G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2,则p1 ______ p2(小于/等于/大于).比较图E和图G可知,压强的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 ______ (一定/不一定)相同. (5)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H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 同步练习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2.A????3.B????4.A????5.D????6.A????7.D????8.A????9.D????10.C????11.BC????12.ABD????13.AC????14.BC????15.BD????16.80;增大 17.1000;变大 18.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D、E;①;E、F;正确;等于;不一定;未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 1. 解: A、图钉尖端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包的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坦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主要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方面考虑,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擅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从而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 2. 解: (1)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hA>hB, 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 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 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 因为pA=pB,ρA<ρB, 所以pA+ρAgh<pB+ρBgh, 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底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p底乙=, 可得:<, 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 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选A. (1)知道A、B所处的深度关系、AB两点压强相等,利用p=ρgh可知液体密度大小关系; (2)烧杯底受到的压强等于A点(或B点)压强加上A点(或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可得烧杯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据此液体重力大小关系; (3)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液体的总重,受力面积相同,利用p=得出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定义式p=的应用,能分析得出烧杯中液体重力大小关系是关键. 3. 解: A、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那么刀刃磨得越锋利,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切菜越不容易,故A不可能; B、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那么书包带做得越窄,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背着越舒服,故B可能; C、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那么墙基做得越宽,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所以越容易下陷,故C不可能; D、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那么图钉尖做得越尖,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越不容易按入墙中,故D不可能. 故选B. 紧紧扣住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深入理解题干中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解: A、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5. 解:A、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故系安全带不会改变车及人的惯性,故A错误; B、该安全带不能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故B错误; C、由题意“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而不是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故C错误;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从而避免人员被勒伤,故D正确. 故选D.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由于惯性当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冲上前窗玻璃. (2)安全带不能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3)安全带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 (4)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此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和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体现了物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6. 解: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7. 解: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重力减小,对肩膀的压力减小,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压强减小,所以背起来更舒服.故C不合题意;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8. 解: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S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1)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 (2)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小=ρgh′S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 对比前后两次情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会变小,且倒置后,液面升高,据p=ρgh,h变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 且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重力不变故压力不变,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故压强增大. 故选A. 先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只需分析当把容器倒置过来后,h有何变化,就可以得出压强如何变化. 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我们就需要用公式F=pS进行分析.而直接用这个公式还不能分析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因为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h变大了),而容器底面积却变小了,所以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我们就无法判断出来.所以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个量,通过这个量把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联系起来,从而进行比较. 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由此就可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了.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 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窄下宽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下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上宽下窄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上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9. 解:水平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自身受到的重力,设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高为h,则圆柱体的体积V=Sh,圆柱体的质量为m=ρV=ρSh,圆柱体的重力G=mg=ρShg,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F=G=ρShg,根据压强公式p=可的p=ρhg,因为实心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所以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等. 故选D.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大小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影响. 能否知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本题推到的关键. 10. 解: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B正确; C、实验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D、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相同,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比较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1. 解: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这是转换法的应用,故A错误; B、比较甲、乙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因此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B正确; C、实验乙、丙研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D、图丁和图丙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由于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显现不出来,故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故D错误. 故选BC. (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探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一般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4)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压力作用效果不变.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知道最终如何引入了压强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典型的探究型实验题. 12. 解:A、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是因为书包对人的压力相同,宽的受力面积大,压强小,窄的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故B符合题意; C、菜刀磨得很薄,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所以容易切进菜里,故C不合题意; D、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增大压强,所以便于人行走,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13. 解:A、在沙漠上行走的骆驼脚掌特别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沙漠的压强,符合题意; B、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坚硬的尖喙,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喙对树皮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零件对机器的压强,符合题意; D、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图钉对木板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掌握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4. 解:(1)∵甲乙两桶都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mg 又∵桶的质量和装的水的质量相同 ∴两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 又∵S甲>S乙 ∴p甲<p乙 所以A错、B对.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来自于水的重力,甲桶为圆柱形,水对桶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甲=G水; 乙筒底小口大,水的重力除了作用在筒底外,还有一部分作用在桶的侧壁,因此水对桶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即F乙<G水; ∵桶内水的重力相同 ∴F甲>F乙,所以C对,D错. 故选BC. (1)因为在水平地面上,地面所受压力等于水和容器总重力,但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公式P=分析压强的不同. (2)甲为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等于水重;乙为底小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小于水重,所以F甲>F乙. (1)压强公式应用:固体对桌面,先求压力F=G,再利用P=求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先求压强P=ρgh,再利用F=ps求压力; (2)不同形状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①底小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液; ②底大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液; ③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液. 15. 解:A、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则A的底面积小于B的底面积,即SA<SB,根据p=可知,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故A错误;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变为SA、SB,则SA<S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B正确; 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C错误; 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D正确. 故选BD. 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利用p=通过分析A、B对地面的压力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此题考查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压强公式的应用,同时要知道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16. 解: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4N; 对桌面的压强p===80Pa. 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重力增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可知书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80;增大.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此时教科书对桌面的压力就等于其本身重力,再利用压强公式p=即可求出答案. 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重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判断压强变化. 本题考查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和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同学们应熟练掌握. 17. 解:花盆对窗台的压力: F=G=mg=2kg×10N/kg=20N, 对窗台的压强: p===1000Pa; 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的质量变大,重力变大,对窗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由p=可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1000;变大. 花盆对窗台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又知道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根据p=求出对窗台的压强;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的质量变大,重力变大,对窗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判断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变化.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8. 解:(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应该通过图中的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①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通过增大压力,增大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所以,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①;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正确. (4)图E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1,图G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2, 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因图E、G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故则p1等于p2. 比较图E和图G可知,压强的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 不一定相同. (5)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时,在受力面积减小时,压力大小也减小了,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2)D、E;?①;E、F;(3)正确;(4)等于;不一定;??(5)未控制压力相同. (1)(2)(3)(5)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4)根据压强公式p=,通过比较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确定则p1与p2的关系.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