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做法能减小压强的是
A. 注射器针尖做的很尖 B. 溜冰鞋上装有冰刀
C. 用刀切萝卜时要用力 D.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2.如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1、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 F不变,P不变 B. F不变,P变大
C. F变小,P变小 D. F变大,P变大
3.下列关于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土机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 篆刻刀的刀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C. 玻窗锤仅仅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的
D. 火车轨道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4.如图所示,两手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B.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5.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 (???)
A. 2.5 Pa B. 25 Pa C. 40 Pa D. 400Pa
6.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 50N,103Pa B. 50N,104Pa C. 500N,106Pa D. 500N,104Pa
7.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5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可能等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 D.F甲可能小于F乙
8.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骑车时车胎发生了缓慢漏气,那么车胎对路面的( )
A.压强变大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
二、填空题
9.一块砖长、宽、高之比分别为4∶2∶1,将此砖分别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三种放法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洁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除,利用 ______ 的作用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2.6kg,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cm2,静止在水平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_______Pa.
11.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1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将同一小桌和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到沙子和木板上,如图甲、乙所示,则沙子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甲____P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要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需要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3.一头大象的质量为2000千克,每只脚的面积为200厘米2。
求:①大象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②大象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4.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全长约7.2km,它是世界上同类隧道中长度最长的隧道.隧道入口处有一个如图的标志牌.
(1)家用小轿车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通过整个隧道,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这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是1.6t,它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求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五、作图题
15.如图所示,物体重3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16.如图,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分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1.D
【解析】注射器针尖做的很尖是压力一定,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溜冰鞋上装有冰刀,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用刀切萝卜时要用力,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2.B
【解析】若把A略向右移动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压力大小不变,而在移动过程中受力面积减小,在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时压强增大,故答案选B。
3.B
【解析】A、推土机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B、篆刻刀的刀头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正确.C、玻窗锤的锤头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D、火车轨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故选B.
4.B
【解析】当两手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压力一定,右手的受力面积小,右手手指受到的压强大。故B正确为答案。
5.C
【解析】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F=G=mg=2kg×10N/kg=20N,P=F/s=20N/0.05m2=400Pa,故选D。
6.D
【解析】F=G=mg=50kg×10N/kg=500N,人脚掌的总面积大约是0.05m2 ,根据p=F/s=500N/0.05m2=104 Pa,故选D
7.A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
F/S=G/S=mg/S=ρVg/S=ρgh可知,对于甲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ρ甲 和h甲 都不变,所以p甲不变,同理,乙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p乙 也不变,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现在相等,所以原来也相等。因为ρ甲 <ρ乙 ,所以h甲 >h乙 ;所以甲的底面积>于乙的底面积,根据公式F=p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由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8.B
【解析】
试题分析:当车胎缓慢漏气时,车胎变扁,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增大,在同样压力(车加人重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强,故选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9. 1:1:1 1:2:4
【解析】同一块砖重力相同,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三种放法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1;压强P=F/S,因长、宽、高之比分别为4∶2∶1,故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之比为4:2:1;可得压强之比为1:2:4。
10. 大气压 2.6×104
【解析】地面清洁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除,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垃圾吸入尘盒内.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6kg×10N/kg=26N,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大气压;2.6×104Pa.
11. 拇指的感觉(或凹陷程度) 等于 大于
【解析】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两手指施加的力是相同的,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受到的压力F1和F2就是相等的F1=F2。由图可知,左手手指受力面积小,根据可知,左手手指受到的压强大,故p1>p2 。由于两手指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凹陷程度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强。
12. 【答题空31-1】泡沫(受压面)的形变程度(凹陷程度) 【答题空31-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题空31-3】甲、丙 【答题空31-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答题空31-5】= 【答题空31-6】控制受压面的材料相同
【解析】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保持压力不变,故应通过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
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小华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甲乙两次实验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沙子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甲=P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要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控制受压面的材料相同。
13.①19600N ;②2.45×105 Pa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大象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00kg×9.8N/kg=19600N,
②受力面积:S=4×0.05m2 =0.2m2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s=19600N/(200×4×10-4 m2 )=2.45×105 Pa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14.(1)0.12h (2)2×105Pa
【解析】
试题分析:(1)隧道全长7.2km,限速60km/h,过隧道的最短时间。
(2)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考点: 速度 压强
15.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F=G=30N,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作用点在地面,设定标度为15N,压力的图示如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16.
【解析】
试题分析: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