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冀教版6加法验算课件(26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冀教版6加法验算课件(26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2-17 07:29:5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8课时
加法验算
JJ
二年级下册
六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加法的验算方法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看图说一说,列竖式需要注意什么?
探究点
加法的验算方法
妈妈买衣服。
红红:199+86=275(元)
售货员:199+86=285(元)
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谁算得对。
1
9
9

8
6
2
8
5
8
6

1
9
9
2
8
5
200+86=286
286-1=285
2
8
5
2
7
5

8
6

8
6
1
9
9
1
8
9
×

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验算的意义。
能够知道计算的对错。
1.填一填。
257+89=(
  )
方法一: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
小试牛刀
2
5
7
+
8
9
3
4
6
+
8
9
2
5
7
3
4
6
346
验算:
方法二:用减法验算。
方法三:用估算的方法验算。
257+90=( 
) ( 
)-1=( 
)
2
5
7
+
8
9
3
8
9
-
2
5
7
3
4
6
8
9
347
346
347
验算: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654+328= 
 
136+845=  
78+368= 
 
209+679=
6
5
4
+
3
2
8
9
8
2
1
3
6
+
8
4
5
9
8
1
4
4
6
-
7
8
3
6
8
2
0
9
+
6
7
9
8
8
8
982
981
446
888
验算:
3
2
8
+
6
5
4
9
8
2
验算:
验算:
验算:
8
4
5
+
1
3
6
9
8
1
7
8
+
3
6
8
4
4
6
6
7
9
+
2
0
9
8
8
8
3.根据下面的加法算式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428+55=48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406+475=88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83-55=428
483-428=55
881-406=475
881-475=406
4.根据368+274=642填一填。
(1)274+368=(  )
(2)642-(  )=274
(3)642-
(  )=368
642
368
274
归纳总结:
加法的验算方法
可以用竖式验算或估算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计算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1.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夯实基础
352+524=
708+235=
268+197=

3
5
2
5
2
4
8
7
6

5
2
4
3
5
2
8
7
6
验算:

7
0
8
2
3
5
9
4
3
验算:

2
3
5
7
0
8
9
4
3

2
6
8
1
9
7
4
6
5
验算:

1
9
7
2
6
8
4
6
5
876
943
465
2.
看图回答问题。
(1)从丫丫家到红红家有几条路?
(2)看图判断一下:走哪条路比较近?
有两条路。
208+596=804(米)
550+442=992(米)
答:走上面那条路比较近。
3.
科技园上午有654人参观,下午有296人参观。这一天参观科技园的一共有多少人?
654+296=950
(人)

6
5
4
2
9
6
9
5
0
答:这一天参观科技园的一共有950人。
4.
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526+77=60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202+359=56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03-526=77
603-77=526
561-202=359
561-359=202
5.验算下面各题,把不对的改过来。
(1)
(  )
(2)
(  )
辨析:计算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易错辨析
1
6
8
+
3
4
8
4
0
6
3
5
5
+
2
7
6
6
3
1

×
3
4
8
+
1
6
8
5
1
6
1
6
8
+
3
4
8
5
1
6
6
3
1
-
2
7
6
3
5
5
验算:
验算:
改正: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运用加数的变化引起和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结合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
作业提升方向
6.根据482+179=661填一填。
472+179=(  )   
492+179=(  )
482+199=(  )
482+159=(  )
作业提升练
651
681
671
641
7.解决问题。
(1)2013年6月20日学校组织学生在学校礼堂观看“神舟十号”发射情况。礼堂能容纳这些学生吗?(先计算,再验算)
验算:235+296=531(人)
答:这本书有340
页。
296+235=531(人) 560人>531人
礼堂能容纳这些学生。
答:礼堂能容纳这些学生。
245+95=340(页)
(2)一本书文文看了245页,还剩95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①小芳从家到图书馆怎样走最近?要走多少米?
205+106=311(米)
145+250=395(米) 311<395
沿小云家→图书馆→学校的路线走最近,要走311米。
250+106=356(米) 145+205=350(米)
350<356
沿小芳家→小云家→图书馆的路线走最近,要走350米。
(3)小芳和小云要外出办事。
②小云从家到学校怎样走最近?要走多少米?
8.李师傅要完成248
个零件,如果李师傅给王师傅20
个零件,他们要完成的零件同样多,王师傅原来要完成多少个零件?
作业拓展练
答:王师傅原来要完成208
个零件。
20+20=40(个) 248-40=208(个)第8课时
加法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衣服的生活情景,经历自主探索加法演算方法的过程。
2.会验算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验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观察情景图。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与妈妈去去商场买衣服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逛街的经历。星期日的时候红红也陪妈妈去买衣服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引出红红母女俩去商场买衣服的事情,并出示情境图。
2.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哪些事情,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小明和售货员谁算得对的问题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自主探索
1.尝试验算。
结合上面的事例,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师:红红和售货员到底谁算得对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们?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检验,看谁算得对?
2.交流算法。
交流学生不同的检验方法和结果,并说明检验方法的合理性。结合交流活动,教师告诉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叫做验算。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199+86得出285。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86+199得出285。
交流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验算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和不变。
方法三:
99+86=185
175+100=285
在前面学生学习了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能有学生会用简便算法来进行验算。
方法四:
200+86=286
286-1=285
学生如果没有想到,就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问:为什么要减1?
3、指导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如果学生能说出来,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不能教师参与交流。
方法五:
2
8
5
-
1
9
9
8
6
方法六:
2
8
5
-
8
6
1
9
9
学生交流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如果学生能想出来,教师可结合交流作重点指导,如不能,教师可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交流。
方法七、八和方法五、六基本一致,只是被减数换位275。
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用售货员和红红计算的结果减去其中一件衣服的价格,看是否等于另外一件衣服的价格。
师:通过大家的检验,看来红红的计算错了。像我们刚才这样,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叫做验算。
师:谁也是用减法验算的?你再说一说,你也来说说。看来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
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看是否等于另外一个加数来验算。
4、体验验算的意义。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验算的意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验算帮助了红红和售货员。你们想一想验算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知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看来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以后再遇到上面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验算一下就可以啦。大家平时可要养成验算的好习。
三、综合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先估算,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了解学生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是否检验出了计算的错误。
师:同学们你能先估计一下得数吗?
师:大家刚才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先计算出来,然后再验算一下。
交流时,学生具体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第4题。
关于加、减法各部分关系的练习。学生以前已接触过,可先让学生试写。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得。
师:请大家试着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巡视,询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法一:603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外一个加数。
想法二:倒着看加法算式。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抓住重点,让学生真正在此环节中有所收获)
即:加法需要用减法来验算。
五、作业
练一练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