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习题课(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电功率习题课(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18 23:54:00

文档简介

8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科学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0分)
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A.液态和固态 B.液态和气态 C.气态和固态 D.液态、气态和固态
2.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最小的是( )。
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 B.浙江省的杭州市
C.上海市 D.内蒙古的海拉尔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曲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8.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4.下列不是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的是( )。
A.寒潮B.龙卷风C.沙尘暴D.洪水
5.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1闭合,S2、S3断开,L1和L2串联
B.S1断开,S2、S3闭合,L1和L2并联
C. S1、S2闭合,S3断开,L1亮而 L2不亮
D.S1、S3闭合,S2断开,L1和L2都亮
6.如图所示,一杯水静置在斜面上,杯底A.B. 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P。、Pc的大小关系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比砂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
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仅快而且充分
C.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
D.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要树立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
8.现用一枚针刺一下手,手马上收回,而且感到有点疼,该实验可以证明脊髓有( )
A.反射功能 B.传导功能
C.反射和传导功能 D.低级神经中枢
9.对分布于甲、乙、丙三地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如果测量数据来自长白
山、武夷山、海南岛,那么从测量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内分别是( )。
A.长白山、武夷山、海南岛
B.海南岛、武夷山、长白山
C.长白山、海南岛、武夷山
D.海南岛、长白山、武夷山
10.下列有关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
B.人的眼球是一种感受器
C.感受器能接受各种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向神经中枢
D.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1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地下水占陆地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1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现在 50 g 70℃热水中加入20 g硝酸钾溶液后,由70℃开始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
A. 30~40 ℃ B. 20~30 ℃ C. 10~20 ℃ D. 0~ 10 ℃
13.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 D.神经系统
14.某同学用两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2 min记
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为4.2 ×103 J/(kg·℃),则该液体的比热
为( )。
A .7.35 ×103 J/(kg·℃) B. 1.75×103 J/(kg·℃)
C. 2.4 ×103 J/(kg·℃) D. 0.56 ×103 J/(kg·℃)
15.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胃腺 D.胰腺
16.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浮在水面上,比较两种方式中木块所
受浮力的大小,则是( )
A.甲小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大于乙 D.无法确定
17.森林姬鼠从平原迁移到3000 m高山后,红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目)。从这种变化情况中可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通过各自活动影响环境
C.任何一种生物又是其他生物的环境
D.以上三种情况都对
18.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由底层到高层的正确顺序是( )。
A.对流层一平流层一中间层一暖层一外层
B.外层一暖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C.中间层一暖层一对流层一平流层一外层
D.对流层一平流层一暖层一中间层一外层
19.呆小症患者是因为幼年时( )。
A.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20.如右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是200 Ω,定值电阻R的
阻值是300Ω,电源电压是 6 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由a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变化是( )。
A.6V~0 B.3.6V~6V C.6V~2.4V D.6V~3.6V
21.下列各种器官中不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是( )。
A.肱二头肌 B.胃 C.心脏 D.胰腺
22.下面是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所做的一部分实验:
观察及问题:在做细菌的实验中,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是司空见惯的,一般实验者
都将其弃之,而弗莱明注意到被污染的培养基与其他不同,那就是在青霉菌的周围
出现了一个抑菌圈,即在这种青霉菌周围没有其他细菌生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呢?
实验:在某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以此作为培养液,通过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
繁殖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停止繁殖。
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 )。
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B.青霉菌产生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C.青霉菌污染了细菌自下而上的环境
D.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23.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4.如右图,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是( )。
25.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一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
D.水达到0℃就一定会结冰
二、简答题(每空 1分,共 35分)
26.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mm汞柱,合 Pa。
27.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假设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并用如图
装置进行验证。当打开进气阀使瓶中空气进人气球
后,随着气球的增大,(填“左”或“右”)端会
逐渐下沉。
28.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29.电阻R1与R2串联,已知R1:R2=2:3,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R1和R2的电压之比为 。
30.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端接蓄电池的 极,B端接蓄电池
的 极。
31.水的比热是4.2 ×103 J/(kg·℃),读作 ,它的意思是
32.混合物的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 法、 法。
法。分离酒精和水可用
33.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你认为符合加入
NaNO3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请谈谈你的理
由:
3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
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
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4与5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
的结论是 。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35.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差等于 。
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
(2)C、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
大小跟 有关。
(4)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
跟 无关。
36.某同学在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中去的”时,许多同学做了很多猜想,认为可
能是花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着生的位置等特征。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把颜色、大小、形状、着生的位置都相同的一朵有香味的真花和一朵无香味的假花
放在田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是花的 将蝴蝶吸引到花
上去的,在这个实验中假花起了 作用。
37.阅读下列材料:据最近报导,从3月份起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城市受到几年以来最大
的一次沙尘暴影响。在3月 20日上午10时,北京的能见度为1Km以下,而在上午
11时能见度降为 500 m以下。
(1)在往沙漠地区运送植物的汽车为什么要用多而大的轮子?
(2)请你就如何防治沙尘暴提些建设性的意见: 。
38.某中学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项柑皮上的青霉,制作了6份相同的培
养基,大家还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如下表:
请分析:
(1)以上方案中,方案 的实验设计最合理。
(2)方案一中的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是 组。
39. 33℃时,有 250 g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30 g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
若原溶液恒温蒸发掉60 g水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0.给你两根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均匀的镍铬合金线,一只电源,一只电流表,
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
①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②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串联导体的电阻关系。
根据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41.下表是甲乙两地一天内正点的气温(单位:℃):
(1)一天中乙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2)甲乙两地相比较,若其中一处为沿海城市,则应为 地。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 5分,共 15分)
42.某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首先把2 Ω的电阻接入a、b间,调节变阻器,依次测得数
据如下表。
由上表可归纳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
比。表中*的空格处应填
(2)然后研究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操作是依次把l Ωl、2 Ω、3 Ω
的电阻接入a、b间,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读电流表(下图)示数,填入表中空格。
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 。
表二中*的空格处应填 。
(3)在科学学习中,我们经常要遇到某个因素受到多个其他因素影响的问题。一般
采用与此例类似的研究方法。试举一例: 。
43.正方体金属块的边长为 10 cm,放在一块面积为 500 cm2的水平木板上,金属块对
木板的压强为7800 Pa,求金属块的密度。(g= 10 N/kg)
44.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含有硝酸钠和木溶性杂质,在一定量的水中加热,充分溶解。
测试结果如下表:
已知各温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如下表:
求:
(1)此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多少克?
(3)要完全溶解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多少?8年级期末系统复习测试(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脑神经来自脑,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其数目共有( )
A. 12条 B.31条 C.31对 D. 12对
2.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取体积相等的金属甲、乙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 )。
3.下列动物的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4.春季培养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傍晚时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
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致冻坏,这是利用水的下列哪个特性?(八
A吸收热量多B.放出热量多C.密度较大D.比热较大
5人体中水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A50%~60%B.80%~90叽C.60呢~70%D.70%~80%
6.如图,将长度不相等、横截面积不相等的甲乙两根金属棒焊在
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和乙的电流相等 B.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C.甲两端的电压大于乙两端的电压 D.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7.关于水循环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B.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8.“今天有冷空气南下,傍晚起有一段降水过程,雨量小到中雨,明天起转阴到多云”,
这段话描述的是()。
A.某地的气候B.某地的天气C.某地的气象D.某地的天气状态
9.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
B.条件反射不一定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C.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0. 20 ℃时,在 Ikg的水中溶解 20 g A物质刚好饱和,则在 20℃时 A物质的溶解度等
级为()。
A.难溶B.易溶C.可溶D.微溶
11.如图,圆底烧瓶中装着水,现加热水的底部,水就发生对流运动,下图中的哪幅正确
画出了水对流的方向?()。
12.下列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5 g液体⑤量取8 ml液体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13.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湿度 D.风
14.取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到析出少量晶体,所蒸发水的质量
(m)与溶质质量分数(A%)关系如图,正确的是()。
15.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6.下列关于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气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D.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显著变化
17.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大气降水形式就是降雨
C.冰雹也是大气除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18.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 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 A,如果电压增大到4 V,此时导体的电阻是( )。
A.1Ω B.2Ω C.4Ω D.8Ω
19.在一个封闭的池塘中,水体受到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水中的含氧量的变化,
其变化曲线可能是( )。
20.某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①制备培养
基,等量分装在试管中,并进行灭菌c
②将平菇菌种经无菌操作等量接科
到培养基中。③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两个培养箱中,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培养箱的中央放入磁铁,并按不同直径的圆周放入3圈实验组培养基(见图)。④每日做观察记录,其中包括测量菌丝的长度,观察菌丝的色泽等等。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磁场对平菇生长有哪些影响 B.培养基对平菇生长有哪些影响
C.磁场对培养基的影响有哪些 D.利于平菇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二、简答题(每空2分,31题3分,共45分)
23.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22.l标准大气压 Pa。如图是不同高度处测出的大气压值,从图中各管中的
不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3.实验室测金属块的密度:
(l)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刻度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0 g的砝码一个,游码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将金属块放入装有60c办水的量筒中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则金属
块的体积是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24.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
的是 层和 层。
25. t ℃时某物质 a g溶于 100 g水中得到密度为ρ g/cm3的饱和溶液 V mL,则 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6.一间容积为200 m3的温室,若不供给热量,每5 min室温降低 l℃,为了保持室内
温度恒定,每小时应向温室供热 J。[ρ空气=1.3kgl/m3,空气的比热是1.0×103J/(kg·℃)」
27.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
三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ρA、ρB、ρc,则有关ρA、ρB、ρc的
大小关系是 .
28.长颈鹿是世界上个子最高的动物。个子高了,血压也要高,所以长颈鹿又是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雌长颈鹿平均身高约 4. 3 m,血液密度为 1.05 ×103 kg/m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4 m的脑子里去时,压强至少是 Pa。
29.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和 ,“/”表
示 风。
30.通过 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人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主要依靠
和 的过程得以实现。
3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32.边长为 10 cm的正方体实心铁块放在面积为 0.5 m3的水平桌面中央,求铁块对水
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ρ铁=7.9 ×103kg/m3)
33.一个空瓶子质量为200 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 g,若装满盐水总质量为750 g。
求:(1)瓶子的容积;(2)这种盐水的密度。
34.把一个阻值为 10Ω的电阻R1,与另一个电阻R2串联后接入电路。已知电源电压
是 12 V,R2两端的电压是9 V。求:
(1)通过R1的电流强度;(2)R2的阻值。8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科学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犯分)
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A液态和固态B.液态和气态C.气态和固态队液态、气态和固态
2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最小的是()。
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8.浙江省的杭州市
C.上海市D.内蒙古的海拉尔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
图的曲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8.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4下列不是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的是()。
A寒潮B.龙卷风C.沙尘暴D.洪水
5.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闭合,S。、Sx断开,L;和L。串联
B.S断开,S。、S。闭合,L;和L。并联
C. S;、S。闭合,S。断开,L;亮而 L。不亮
D.S;、S。闭合,S。断开,L;和L。都亮
6.如图所示,一杯水静置在斜面上,杯底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P。、Pc的
大小关系是()。
A.pA<pB<pC B.pA>pB>pC
C.pAApB<pC D.pAApB>pC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比砂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
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仅快而且充分
C.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T
D.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要树立节约用
水的良好风尚
8.现用一枚针刺一下手,手马上收回,而且感到有点疼,该实验可以证明脊髓有(儿
A反射功能B.传导功能
C.反射和传导功能D.低级神经中枢
9.对分布于甲、乙、丙三地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如果测量数据来自长白
山、武夷山、海南岛,那么从测量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内分别是()。
A长白山、武夷山、海南岛
B.海南岛、武夷山、长白山
C.长白山、海南岛、武夷山
D.海南岛、长白山、武夷山
10.下列有关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
B.人的眼球是广种感受器
C.感受器能接受各种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向神经中枢
D.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1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地下水占陆地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1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现在 50 g 70℃热水中加入 20 g硝酸钾溶液
后,由70℃开始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A. 30~40 T B. 20~30 T C. 10~20 T D. 0~ 10 T
门.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A脑B.脊髓C.神经D.神经系统
14.某同学用两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2 min记
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为4.2 x 103 J/(kg·℃),则该液体的比热
为()。
A 7. 35 X 10’ J/ kg· t) B. 1. 75 X 103 J/(k· t)
C. 2. 4 X 10’ J/( kg· T) D. 0. 56 X 103 J/(k· t)
匕.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B.垂体C.胃腺D.胰腺
16.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浮在水面上,比较两种方式中木块所
受浮力的大小,则是(入
A甲小于乙B.甲等于乙C.甲大于乙D.无法确定
17.森林姬鼠从平原迁移到3000 m高山后,红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横坐
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目)。从这种变化情况中可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通过各自活动影响环境
C.任何一种生物又是其他生物的环境
D.以上三种情况都对
18.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由底层到高层
的正确顺序是()。
A.对流层一平流层一中间层一暖层一外层
B.外层一暖层~中间层十平流层~对流层
C.中间层十暖层一对流层~平流层~外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一暖层~中间层一外层
19.呆小症患者是因为幼年时()。
A生长激素分泌过少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20.如右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几的阻值是200 11,定值电阻尼的
阻值是300 fi,电源电压是 6 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清
片P由a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变化是()。
A6V~0 B.3.6V~6V C.6V~2.4V D.6V~3.6V
ZI.下列各种器官中不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是()。
A胶二头肌B.胃C。G脏D.胰腺
22.下面是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所做的一部分实验:
观察及问题:在做细菌的实验中,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是司空见惯的,一般实验者
都将其弃之,而弗莱明注意到被污染的培养基与其他不同,那就是在青霉菌的周围
出现了一个抑菌圈,即在这种青霉菌周围没有其他细菌生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呢?
实验:在某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以此作为培养液,通过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
繁殖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停止繁殖。
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
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B.青霉菌产生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C.青霉菌污染了细菌自下而上的环境
D.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力.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八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4,如右图,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
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是()。
25.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一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很温度计
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
D.水达到0℃就一定会结冰
二、简答题(每空 1分,共 35分)
26.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mm汞柱,合.Pa。
刀.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假设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并用如图
装置进行验证。当打开进气阀使瓶中空气进人气球
后,随着气球的增大,(填“左”或“右”)端会
逐渐下沉。
28.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租住比为1乃,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29.电阻尼与兄串联,已知兄:尼二2:3,则通过尼和儿的电流之比为_,
见和儿的电压之比为_。
30.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端接蓄
电池的极,B端接蓄电池的极。
31.水的fL热是4. 2 x 10’ J/( kg· T),读作、,它的意思是
32混合物的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法、法。
法。分离酒精和水可用
刀.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晶体,你认为符合加入
NaNO。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请谈谈你的理
由:
3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
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
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门)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4与5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
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动两种
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门)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35.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门)a上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差等于、。
a、q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2)C、h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
有关。
门)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
大小跟有关。
(4)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
跟、无关。
36.某同学在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中去的”时,许多同学做了很多猜想,认为可
能是花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着生的位置等特征。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把颜色、大小、形状、着生的位置都相同的一朵有香味的真花和一朵无香味的假花
放在田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是花的、将蝴蝶吸引到花
上去的,在这个实验中假花起了作用。
37.阅读下列材料:据最近报导,从3月份起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城市受到几年以来最大
的一次沙尘暴影响。在3月 20日上午10时,北京的能见度为Ibm以下,而在上午
11时能见度降为 500 m以下。
门)在往沙漠地区运送植物的汽车为什么要用多而大的轮子?
(2)请你就如何防治沙尘暴提些建设性的意见:、。
38.某中学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项柑皮上的青霉,制作了6份相同的培
养基,大家还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如下表:
请分析:
门)以上方案中,方案、的实验设计最合理。
(2)方案一中的实验组是、组,对照组是.组。
39. 33℃时,有 250 g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30 g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
若原溶液恒温蒸发掉60 g水也恰好成为他和溶液,则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0.给你两根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均匀的镍铬合金线,一只电源,一只电流表,
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
①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②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串联导体的电阻关系。
根据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_。:
41.下表是甲乙两地一天内正点的气温(单位:℃):
门)一天中乙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时。
(2)甲乙两地相比较,若其中一处为沿海城市,则应为地。
i、分析计算题(每题 5分,共 15分)
42.某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
系。
门)首先把Zfl的电阻接入a、b间,调节变阻器,依次测得数
据如下表。
由上表可归纳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
比。表中*的空格处应填
门)然后研究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操作是依次把lfl、Zfl。3
fi的电阻接入a。b间,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读电流表(下图)示数,填入
表中空格。
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
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
表二中*的空格处应填
门)在科学学习中,我们经常要遇到某个因素受到多个其他因素影响的问题。一般
采用与此例类似的研究方法。试举一例:。
43.正方体金属块的边长为 10 cm,放在一块面积为 500 cm’的水平木板上,金属块对
木板的压强为7800 Pa,求金属块的密度。(g= 10 N/kg)
44.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含有硝酸钠和木溶性杂质,在一定量的水中加热,充分溶解。
测试结果如下表:
已知各温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如下表:
求:
门)此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多少克?
门)要完全溶解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多少?期末系统复习测试(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期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川水 D.地下淡水
2.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 )。
A . P1< P2 B. P1> P2 C. P1= P2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3.20℃时,将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20 g水,再冷却到20℃,过滤所得到的液体是( )。
A.纯净的水 B .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悬浊液
4.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
C.气温一般在安置距地面l.5高的百叶箱里的温度计上测得
D.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就是日平均气温
5.医院给病人输氧用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是9 kg/m3,一次给病人输氧用去了1/3则,钢瓶中剩余的氧气的密度为( )。
A .9 kg/m3 B. 3 kg/m3 C. 6 kg/m3 D. 4.5 kg/m3
6.如右图所示,玻璃管中装满水,如果要使管内水流方向如图中箭
头方向所示,则酒精灯必须加热的部位是( )。
A.a处 B.b 处 C.c处 D.都可以
7.一只氢气球,它在地面时的体积为V,它的壁是用有弹性的橡胶
制造的,释放后逐渐升空,如果设大气的温度不变,那么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内氢气的压强和球的体积都保持不变
B.球内氢气的压强不变,但球的体积变大
C.球内氢气的压强变小,球的体积变大
D.球内氢气的压强和球的体积都变小
8.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水循环可能比较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地
9.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
A.称得质量最大的是纯金 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的外层和脊髓的内层 B.脑的内层和脊髓的外层
C.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D.脑和脊髓
11.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可加速血糖合成糖元 B.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分解
C.胰岛素可加速血糖浓度的降低 D.胰岛素是一种消化酶
1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A.工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期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 D.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倾倒
13.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密度计(因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方法:
先在几个玻璃管内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
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
的密度。其根据是( )。
A.液体内部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物体的浮沉条件
D.血液上部受到的压强大于下部受到的压强
14.蜗牛在夏季气候干燥时,身体会自动缩入壳内,并分泌白色黏液封闭壳口,其目的
是( )
A.以减少水分的丢失 B.防止中暑
C.避免阳光的照射 D.防止天敌的侵害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示数为I2,与R1串联的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 )。
A.I1增大,I2不变 B. I1不变,I2增大
C. I1增大,I2减小 D. I1减小,I2增大
16.季风形成的原因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
A.海水比热大 B.陆地比热小
C.海水的比热比陆地比热小 D.海水的比热比陆地比热大
17.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电阻,
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
(即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面的高度,它
的工作过程是( )。
A.油面升高,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大
B.油面升高,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小
C.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小
D.油面降低, 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大
1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见水由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组成
1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搬运工人用两个大皮碗往大玻璃板上一按,然后把大玻璃板提走
B.口径很小的瓶子,装满水后用手指堵住瓶口,再将瓶子倒过来,松开手指,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C.人在月球上会跳得比在地球上高得多
D.口径比熟鸡蛋小些的广口瓶,在瓶内用酒精棉花燃过后,将熟鸡蛋(剥去壳)放在瓶口,瓶子会将鸡蛋吸住
20.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
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
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
总重量哪个大?( )。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三个杯子一样大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8分)
2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高于20℃时,物质的溶解度A B(填“<”“>”“=”)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3)在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t℃时把一定量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A晶体(不含结晶
水)ag,则t℃时A的溶解度为 。
2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有一位同学观察到如下图的实验现象,那么由图可以得
出的实验结论是 。
23.在烧瓶内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如图装置,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即瓶中气体的温度。接着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体积不变,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及相应的压强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此实验是为了研究
(2)根据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24.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由于工业的发展,该地区的树干上的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结果,不同颜色的桦尺蛾的增长率发生了变化。
(1)其中最有可能的变化是
(2)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
25.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甲是
表,乙是 表。
26.研究表明,阳光照在物体表面上会产生压强,其值是 9 × 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空中可利用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现有一边长为 110 m的正方形“太阳帆”,其受到光的压力约为 N。
2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在0℃时能结成冰,水在加热到100℃时能变成水蒸气;水在电解时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一位同学把冰块投入水中,慢慢地冰决不见了。根据以上文字写出水的三个物理性质:
① ;② ;③ 。
28.配制 200 g 26%的食盐水,主要操作步骤是 、 、 、 。
29.已知铝的比热是0.88 ×103 J/(kg· ℃),现有一块500 g的铝块,温度由 100℃降到20℃,它放出的热量是 .
30.电阻R 1与R 2并联,已知R 1 :R 2=2:3,通过R 1和R 2的总电流为0.5 A,那么通过R 1的电流是 A,通过R 2的电流是 A。
31.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浓食盐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
种,请你简要写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两种):
① ;② 。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 6分,共 12分)
3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
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 1(符号用一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 (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 (填“相符”或“不符”),其原因是 。
33.一个蜡块(ρ蜡=0.9 ×103 kg/m3)在酒精中(ρ精=0.8 ×103 kg/m3)中静止时,它受到
的浮力是1.6N,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待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第4章 电路探秘
基础知识和重点过关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分,每题只有 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2.电工师傅在作业时常戴上橡胶手套,主要是为了( )。
A.保持手的清洁 B.保暖 C.防止触电 D.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3.如图是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
放置正确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乙、丙都可以
4.如图所示是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跟它们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则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R甲和R乙的关系是(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
5.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设电阻为R),均匀地拉长到原来的两倍,则电阻的大小将变为( )。
A.4R B.R/ 2
C.2R D.R/4
6.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S1、S2,电路为通路,电灯正常发光
B.闭合S2、断开S1,电路为开路
C.闭合S1 、S2,电路为短路
D.闭合 S1、断开 S2,电路为开路
7.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并联都不行 D.串、并联都可以
8.如图,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三盏灯是( )。
A.全部串联 B.全部并联
C.串联、并联都有 D.无法判断
9.当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从2.5V增加到3.5V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增大了0.5A,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为( )。
A.2 Ω B. 5Ω C. 5Ω D. 12Ω
10.正确使用电压表时,不需要的是( )
A.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
B.所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C.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D.绝不允许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11.在下列四个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为R,且电源电压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最小的电路是( )
12.如左下图,在两个铁夹A、B之间接入玻璃棒,当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下列措施可
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给玻璃棒加热至红炽状态 B.给玻璃棒降温
C.用酒精不断擦洗玻璃棒 D.减小玻璃棒的长度
13.如右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2断开,S1闭合,L1、L2都能发光 B.S1断开,S2闭合,L1不亮,L2亮
C.S1、S2都闭合,L1不亮,L2亮D.S1、S2都闭合,L1亮,L2更亮
14.如图,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
值增大,接线柱选择正确的是( )。
A.A和B B.C和D
C.A和D D.A和C
15.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把电流表依次接在电路中的
a、b、c三处测量电流,得到下表中的测量数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串联电路中灯L1、L2两端的电压相等
B.该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强度相等
C.该串联电路中灯L1、L2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D.该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灯 L1、L2的电阻之和
16.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各表的示数变化为( )。
A.两表的示数都变小
B.两表的示数都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17.两个电阻R1:R2=1:2,串联接入电路中,若R1两端的电压为6 v,则R2两端的电压为( )。
A.3v B.6v C.12v D.18v
18.如图所示,加在变阻器 AB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
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9.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其中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大块进行,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A.保持R′的滑片P位置不变
B.保持R的阻值不变
C.保持电路中的安培表示数不变
D.改变 R的电阻值,调节 R′的滑片 P到适当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20.如图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2与A1的示数之比为1:4,
则R1:R2为( )。
A.3:1 B.1:3
C.4:1 D.l:4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6分)
21.导体对电流的 叫导体的电阻,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
22.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灯丝中的电流方向是,而灯丝中实际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是(填“从A到B”或“从B到A”)。
23.根据上图中元件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4.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实验次数1、2、3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归纳出 。
(2)根据表中实验次数 分析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可以归纳出在电压不
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5.某导体两端接6 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3 A,当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 V
时,导体的电阻是 Ω;若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是 Ω。
26.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结果如下图所示,则这位同学测得的电流是
A,你能看出这位同学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吗? 。
27.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 联的,开关S1控制灯 ,开关S2控制灯。
28.如图是一个未画完整的电路图。请从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池组三个元件符号中选
出两个,分别填入电路空缺处,使之成为灯L1、L2并联的电路图,并要求电流按
图示方向流过灯L1。
29.根据水流的形成可以理解电流的形成,请完成下列填空:
(1)抽水机相当于电路中的 .
(2)涡轮相当于电路中的 。
(3)阀门相当于电路中的 .
(4)水管相当于电路中的 。
(5)水流相当于电路中的 。
三、分析计算题(30题 6分,31题 8分,共 14分)
30.根据右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考虑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并进行计算。(至少求出两个)
31.小王同学用两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如下图。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是一个灯泡损坏了。请你帮助小王,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
检测出哪只灯泡坏了。请按下面表格的要求填入检测实验的内容。
第4章 电路探秘
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面这些装置或器材,属于用电器的是( )。
A.发电机 B.开关 C.电冰箱 D.于电池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
表的读数是( )。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 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
3.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正确的表达式是( )。
A.R=U/I B.I=U/R B.U=IR D.以上都可以
4.如图,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的是( )。
A.电路的电流 B.电源的电压
C.接入电路的电阻 D.灯泡的亮度
5.闭合右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电路短路
B.拆去导线cd后两灯成串联
C.将导线ec的c端改接在b,两灯为并联
D.拆去导线ab后电路为开路
6.某电路两端加 10 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4 A,若该电
阻两端加 25 V电压,则电阻的阻值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
A .75 Ω.0.4 A B. 25 Ω,0.4 A C. 75 Ω,1A D. 25Ω,1A
7.教室里有8盏日光灯,每两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 )。
A.每两盏灯串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串联
B.每两盏灯串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并联
C.每两盏灯并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并联
D.每两盏灯并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串联
8.如图,闭合开关后,电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L1和灯L2的总电流 B.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C.通过灯L1的电流
D.通过灯L2的电流
9.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时,需要注意的是( )。
A.此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接好开关和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上
B.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开始,依次接好开关和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正极上
C.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可以断开,也可以闭合
D.以上都不对
10.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1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电源会发生短路 B.通过R2的电流增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阻S1两端电压增大
12.如图,其中一盏灯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则故障可能是( )。
A.L1短路 B. L2短路 C. L1开路 D.L2开路
13.根据R=U/I得到的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和电流无关
C.导体的电阻可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来计算
D.只要测出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能算出其电阻
14.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为绝缘体中( )
A.没有电子B.没有电荷C.电子太少 D.自由电荷太少
15.某同学想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要求开关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断开时两
灯均发光,则下图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16.用实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所示,下列试验
组合选择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⑦⑧ B.②③⑥⑦ D.①②③⑤
1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18、一台家用(74 cm)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下列哪一组数据最
接近?( )
A. 8 A B. 0.8 A C. 80 mA D. 8 mA
19.把两个等值电阻接入一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那么它们的
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并联都有可能 D.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
2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R的阻值,立即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
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是( )。
A.没有保持R的电阻不变 B.电流表损坏了
C.没有调节′,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 D.电源电压应随着R的改变而改变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21.右图中,S闭合,L1、L2连接方式为 联。如果L2灯丝断
了,则S闭合后L1 (填“能”或“不能”)发光,此时电路属于 (填“通路”“开路”或“短路”)。
22.下列各物质:①硬币、②食盐水、③玻璃棒④铅笔芯、⑤自来水、⑥塑料直尺。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
23.如下图,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得电流强度分别是IA、IB、IC,则甲图中,IA、IB、IC的关系是: ;乙图中IA、IB、IC的关系是:

24.如上图,在两行金属板之间有一滴水银,当闭合开关,并将两金属板慢慢相互靠近
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野蛮地使用石墨炸弹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
中爆炸产生大量的石墨絮状物降落,造成科索沃大片地区停电。石墨炸弹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石墨絮状物能使电路 。这是利用了石墨的哪种性质? 。
26.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2.5 V,电阻是 10 Ω,现要把它接到电压为3V的
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工作,应串联一只 的电阻。
27.下列两个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图甲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了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图乙中当玻璃被烧红时,看到小灯泡 (填“会”或“不会”)发光,此实验说明了 。
28.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实验记录结果。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首先使 保持不变,研究 和 之
间的变化关系,由表1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表2中,该同学保持 不变,研究了和之间的变化关
系,根据表2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验、计算题(29题 10分,30 题 6分,共 16分)
29.如图是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的实验。
(1)在图1的○中填入合适的电表符号。
(2)用画线作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成正确的实验电路。接线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 端。
(填“A”或“B”)
(3)该同学闭合开关后,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你认为电流图表示数不正常的原因是 。
图2 图3 (第30题)
30.如图,闭合开关 S,电压表 V的示数 U= 8V,电压表 V1示数 U1=5 V,电阻R2=12 Ω。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流表 A的示数;(3)R1的电阻。(共31张PPT)
电路
物理量
串联电路(R1与R2串联)
并联电路(R1与R2串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


电功分配(t相同)


电功率分配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R=1/R1+1/R2
U1/U2=R1/R2
I1/I2 = R2/R1
W1/W2=R1/R2
W1/W2=R2/R1
P1/P2=R1/R2
P1/P2=R2/R1
U1/U=R1/R
I1/I = R/R1
W1/W=R1/R
W1/W=R/R1
P1/P=R1/R
P1/P=R/R1
知识点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
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UIt
W=Pt
W=I2Rt W=U2t/R
P=W/t P=UI
P=U2/R
P=I2R
焦耳(J)1J=1V.A.s=1V.C=1W.s
瓦特(W)1W=1J/s=1V.A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KW)1KW=1000W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测出U、I,计算P
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值与额定值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2)当U实(3)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
1、某一灯泡上标有“220V 60W”字样,该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有多大?灯泡的电阻有多大?
已知:Ue=220V Pe=60W
求:I R
2、将上题“PZ220V 60W”的灯泡,接在210V的电路中,实际发出的功率是多大?接在230 V的电器中,实际发出的功率又是多大?
已知:U1=210V R=815Ω U2=230V
求:P1 P2
答:其实际发出的功率分别为54.1W和64.9W.
2.电功率的大小表示电流做功的___________。电功率的计算式是:P=_____=______。
3.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 千瓦时和焦耳 B 瓦特和焦耳
C 焦耳和瓦特 D 千瓦时和千瓦
4.甲电动机在5秒内做功1.5×104焦,乙电动机在1秒内做功800焦,则____电动机做功快。
5.一段电阻丝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20瓦,若将这段电阻丝均匀拉长一些后接入原来的电源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等于20瓦 B 大于20瓦
C 小于20瓦 D 无法比较
快慢
W/t
UI
CD

C
6.一盏电灯25小时耗电1千瓦时,这电灯的功率是多少?


7.一个用电器通电时间是10s,电流做功440焦,若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求(1)用电器的电阻,(2)电源两端电压,(3)用电器的功率。
已知:t=25h W=1kWh
求:P
解:P=W/t=1kWh/25h=0.04kW=40W
已知:t=10s W=440J I=0.2A
求 : (1)R (2)U (3)P
解:
由W=UIt得
U=W/It=440J /0.2A× 10s=220V
由I=U/R得 R=U/I=220V/0.2A =1100
P=UI=220V ×0.2A =44W
优化设计 电功率(一)
1、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
2、用电器接在220伏电源上时,它的电功率为440瓦,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它的电阻值为 。
电流做功快慢
2A
110Ω
3、阻值为10欧的电阻,接在电压为36伏的电源上,那么通过它的电流是 安,该电阻的电功率是 瓦,工作10分钟,电流做了 焦的功。
3.6
129.6
77760
4、电阻R 1=2欧和R 2=3欧串联后接入电路,若通过R 1的电流为2安,则R 2的电功率是 ,电路的总电功率是 。
12W
20W
5、两电阻R 1和R 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已知R 1=10欧,流过R 2的电流为1安,R2消耗的电功率为6瓦,则R2的阻值为 欧,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瓦。
6
3.6
6、下面各单位中,不是电功单位的是( )
A、度 B、千瓦 C、焦耳 D、千瓦时
B
7、一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U时,消耗的电功率是P。如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增大为2U,则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应为( )
A、2P B、4P C、 D、
B
8、如图所示电路中,R 1=20Ω,R 2=10Ω,接电压相同的电源,则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的电路是( )。
R1
R1
R2
R2
R1
R2
(A)
(B)
(C)
(D)
B
9、下列说法中哪一句是错误的( )
A、千瓦时不是电功率的单位
B、电能表是量度电功率的仪表
C、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D、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不一定越大
B
10、在电压一定时,为了使某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应该( )
A、使电阻加倍 B、使电阻减半
C、使电流减少
D、同时使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而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
A
11、同一盏灯泡两端分别加3伏和9伏电压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A、1:3 B、3:1 C、1:9 D、9:1
C
12、两个电阻,R 1=3欧,R 2=5欧,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总电流为3.2安,求各支路的电流I1和I 2各为多少安 各电阻 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各为多少瓦
I
答:各支路的电流I 1和I 2各为2A和1.2A;P1和P2各为12W和7.2W。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综合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D B D C B C C
二、21、串 不能 开路
22、①②④⑤
23、IA=IB=IC IA=IB+IC
24、变大(因一滴水银就是一段导体,两金属板慢慢靠近时,水银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25、短路 导电性
26、2Ω
27、电流表示数变小 增大 会 烧红的玻璃是导体
28、电阻 电流 电压 (1)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压 电流 电阻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9、(2)断开 B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已知:U=8V R2=12Ω U1=5V
求: (1)U2 (2)I (3)R1
(2)由欧姆定律I=U/R得
解(1) R1与R2串联 U= U1 +U2
U2 = U- U1 =8V-5V=3V
I1=I=I2=0.25A
(3)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和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系。
2.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
的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成反比,这个结论通常叫欧姆定律。
3.在一根电阻丝两端加9伏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1.5安。如果在它两端加4伏电压时,它的电阻是 欧。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
电阻
6
由I=U/R得 R=U/I=9V/1.5A=6Ω
对同一电阻,电压变了,阻值会变吗
不会!
4.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R1=R2=20欧。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将是 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将是 安。
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由I=U/R得
I=U/R=U/(R1+R2)=6伏/(20Ω+20Ω)=0.15A
S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
I‘=U/R1=6V/20Ω=0.3A
0.15
0.3
5.如图2所示电路中,L1的电阻是8欧,电压表的示数是4伏,那么通过L1的电流是 安;L2的电阻是 欧.
U1=4V
R1=8Ω
I1=U1/R1=4V/8Ω=0.5A
I1=I2 U=U1+U2
R2=U2/I2=2V/0.5A=4Ω
0.5
4
6.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都是20欧。当滑片P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安,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 伏。
=20Ω
R大=20Ω
P在a端时,R总最小,I最大,
I大=U/R
=9V/20Ω
=0.45A
P在b端时,R总最大,I最小,
I小=U/(R+R大)=9V/40Ω=0.225A
U1=
I小R=0.225A. 20Ω=4.5V
0.45A
4.5V
7.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它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库的电量,,电流做了 焦的功。
8.如图4所示,电压U不变,在变阻器滑片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1也的示数将 ,电流表A2也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20
不变
变大
不变
Rab变小 R总变小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R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R的电流不变.
I=U/R总
I变大
U=W/Q=220J/C参考答案
第1章(A卷)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ll. B 12. C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 A ZI.C 22.D 23。A
24.B 25.A
二.简答题
26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7·质一 k。m‘(。cm’)。二号
28.()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2)AD
门)永冻土底冰生物水
29.氢气氧气阳(A)阴(负)淡蓝氢和氧两种元素
30.0.098
31. 0. 8 x 10’ kg/m’
32、作为新型汽车的发动机能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3.()没用玻璃棒做引流日)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门)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坏的内壁
34 3 x 103
3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门)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分析计算题
36.p==ler A、B、D、E、C
一”V“”“一”一”一“一
m, n。
/h\””“石/水
. m、+ m- na
工“”F’“” IFL
J. tHLI tilL
第1章(B卷)
~、选择题
1.A 2.D 3.B 4.C 5.A 6.D 7.B 8.A 9.D 10B 11.C 12.A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ZI。D 22.A 23.C
24.B 25.A
二、简答题
26海陆间海洋与大气陆地与大气小循环
27. 1. 0 X 103每立方米的水质量是 1. 0 X 103 kg 2 7
28.下陷抬起一只脚后,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29. 20 g
30. 0. 49 0. 05 0 67 X 103
31.65.1叽
3工减J。增大16
33.当液体的深度一样时,食盐水的密度大,所以产生的压强也大
硫酸铜溶液或水银
34变大不变变小
35.>
36.4
37.门)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温度大于4℃时,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小于
4℃时,密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
(2)实验法
三、分析计算题
38.钉帽:2.5 x 10’Pa钉尖:2 x 10’Pa
39.质量0.6 kg
下底面的面积 0. of m‘
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588 Pa
木块受到的浮力5.88N
第2章(A卷)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C 5. A 6. D 7. C 8. D 9. D 10 Cll. D 12. B
13.Al令A 15.入16.B 17.B 18.D 19.c 20.D
二、简答题
对.垂直气温冷热气温计百叶箱
防止太阳照射和风吹雨淋,准确测量气温
22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1.01x 10s Pa
23.两个乒乓球向中间靠拢两球中间气体流速加快,气压降低
24(l)对流层
(2)暖层外层
门)升高
(4)热层
(5)C
(2)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
门)水(同种物质)降低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需要时间长
三、分析计算题
32. 647 mm水银柱
期中系统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
1.BZ.C3.B4.C立D乙A7.CS.Cg.B10.Bll.C12.C
13.B 14.A 15.C 16.D 17.B 18.A 19.C 20.B
二、简答题
ZI.40 160托盘天平烧杯
22小于
23. 100 5×103
24气温的垂直分布上升
25、。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压强 降低
26.400
27.门则.0. 5
(2)正比
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小,密度越小)
28.()盛温度高的水的烧林口,凝结的水汽多
(2)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29.燕子以昆虫为食,在天气将要下雨的时候,空气里的水汽多,一些小虫子只能在近
地面处飞,燕子便低飞捕食。
30.高晴朗、干燥
三、分析计算题
引.
答:拖拉机能从冰面上通过。
32.设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的体积为民
根据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得
1.07 x 400 x 10%=1.six V x90%
V二263 mL
25水汽含量湿度计
问)大
(2)相同干球温度时,干湿度随干湿差增大而减小
门)湿球温度计由于液体的蒸发带走部分的热量,使温度降低
26.()A:高压 D:冷锋
(2)等压线
(3)降雨、降温天气,或有大风
三、分析计算题
27方向向上
28.门 )7 m/8
(2)吹在帆上的风速为 7 m/s,相当于四级风,产生的压强为 80 Pa
根据 F= ps得:
n FI 200 N..
S=1-一二lfyXIH=15 ffiZ
p 80 ps“”·、。
S=LxH
H= 15 ffiZ/2. 5 ffi=6 ffi
第2章问卷)
一、选择题
1.C工D3.A4.DS.B6.D7.DS.Cg.Alo.B门.C12.A
门.B14.B15.BI氏A17.A18.C19.B20.B
二、简答题
对.对流平流中问暖层外层对流
22大气温度湿度气压
23.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人的机体来不及对此作出相应的调节
2小(l)中全()、县供县直/。;j.1
””10 10
25慢海洋
26. 0. 96 X 105 psl. 12 X 105 pa
1. 15 X 10s ps 0. gi X 105 ps
27.有植被的坡面水流速度较慢,水沟的汇水量较少
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的下渗量
28.亚热带海风
29.升高
30.大于小于开
刀.()相同
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0%的浓硫酸26.3 mL。
期中系统复习测试(二)
一、选择题
1. C 2. A 3. A 4. C 5. B 6. C 7. C 8. C 9. A 10. Bll. B 12. A
13C 14.D 15B 16.D 17.A 18.B 19.D 20.C
二、简答题
对.西北部请节约用水(合理的均给分)
22.降雨暖湿空气在迎风玻通阻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23.小强
24塑料管中的空气 管外大气压
25.()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E、F大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6干松木金冰
三、分析计算题
27.()有不当之处食盐水减去水的体积,不一定等于食盐的体积
问)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28. V。。=::==----------------=0.00()l”
P4x 7. 8 X 10” kofm”
F。二月, g民;二 1.0 X 10’ kg/m’ Xg. 8 N/kg XO.00() m’=0.98 N
答:铁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0.0001m’,铁块受到的浮力是0。98 N。
8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C 2.B 3.B 4.B 5.C 6.C 7.A 8.D 9.B 10.D 11.A 12.A
13.A 14.C 15.B 16.C 17.B 18.D 19.C 20.B ZI.B 22 D
二、简答题
23./h
24蒸发掉 30 g水增加食盐溶质 75 s
25.0
26.相等增大
27.大气压强的作用
28. 1.02X103 20.4%
29.小
30.<
刀.一下沉
32.①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
②森林的大面积减少
33.门广℃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S g。
(2)大于()易(4)冷却热饱和溶液
34. 89201. 3 X 108
35.正(阳)氧气
36门)体积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或猜想)实验研究归纳分析
问)烈日下,车胎内气温升高,压强增大,当超过车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时,车胎
就会爆裂
三、分析计算题
37. m=pV
= 1.0 X 103 kg/m’ x30 x24 X60 x60 XZ xo,05 x 10-‘m‘
= 259. 2 kg
答:这只水龙头连续滴水一个月(30天)会流失约 259.2 kg的水。
38. F=C=m召一10kgXg.SN/kg=98N
F 98 N-_,。_。_
p一千一二十?六十万一1.96 X 10”Pa
” S 50 X 10“_‘
答: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 98 N,压强是 1. 96 X 10’ Pa。
39.设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体积为 V mL。
100 X 20%二 1. 84 X V X 98%
V= 11. lmL
加水 100- 1. 84 Xll. l= 79. 6 g
==a-=79.6cm”二79.6mL
ig/cm“
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 11. lmL,水 79. 6 mL。
40· F洋二P+gV排一1.OX10’kg/m’Xg.SN/kgX500xlo’m’=4900N
F浮一4900 N>G重一一 4500 N
所以水雷是浮在水面上
41. ()无关
(2)l。4或2、5或3、6
门)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①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②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第3章《A卷)
一、选择题
1. C 2. A 3. D 4 B 5. D 6 B 7. A 8. C 9. D 10. Cll. D 12 D
13.B 14.A 15.BI乙C 17.B 18.C 19.C Zo.A 21.A 22.D 23.C
24.B 25.B
二、简答题
26.传导反射
27.接受传导处理
28.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29.C
30.直肠口腔腋窝不同
31.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32.后天性行为
33.()随温度的升高,生物的活动强度增强当达到C点的温度时,生物的活动强度
最强
(2) Ill 11
三、探究题
34.( l)没有
(2)不影响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倒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第3章(B卷)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B 6.B 7.A 8.C 9.D 10.A 11.C 12.A
13.B 14.A 15.*16.D 17.B 18.C 19.A 2队B 21.C 22.B 23.B
24.A 25.D
二、简答题
26.神经系统应答性
27.神经系统
28.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9.胰岛素降低胰岛素增加
30.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引.用两只耳朵听,可能听得更加清楚(答案正确均给分)
32.(l)内脏(2)b
刀.30℃17℃
34 ( )10‘抑制
(2)促进促进
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茎、芽、根
三、探究题
35.()向烧杯中加入的生物不一样,且至少要有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或者观察的时
间太长)
(2)C
门)不对,因为人类吃了这些鱼易引起食物中毒
第4章(A卷)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A 6.C 7.D 8.B 9.A 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B 17.C 18.B 19.D 20.B
二、简答题
对.阻碍作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
22.从A到 B从B到 A
23.见右图
24 ()导体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两端的中
压成正比
(2)24、5
25.2 2
26.0.3电流表应该用0-0 6A量程
27.并L。L;和L。
28.见右图
29.()电源(2)用电器()开关(4)导线(5)电流
三、分析计算题
、、、,,;、、- UllV
30.涌村B;的由流L二十二上去一0.5 A
、-;—、—,u-IR Zfl
通过几两端的电压 Uz二 IRZ二 11 Rz二 0. 5 A X 3 fi= 1. 5 V
电源电压 U= UI+ UZ二 IV+ 1. 5 V= 2. 5 V
第4章(B卷)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B 5. D 6. D 7. C 8. D 9. B 10. Dll. D 12. A
13.A 14.D 15.B 16.D 17.C 18.B 19.C 20.C
二、简答题
21.串 不能 开路
22. ①②④⑤
23. IA= IB= IC IA= IB+ IC 24 变大
25.短路 导电性
26. 2
27.电流表读数变小 增大 会 烧红的玻璃是导体
28。(1)电阻 电流 电压 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压 电流 电阻 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实验、计算题
29.()见图1(2)见图2 断开 B(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图1图2
30. () UZ二 U- U;二 SV- SV二 3V
/_、J- Ua 3V___。
( 2) I二人一 H= HS= 0. 25 A
”-”—-“R,12fi——一
。、、 UI SV。。。
( 3) R;= H二 一一一一一一一 20fi
IO.25A’一“
期末系统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
l. D 2. C 3. A 4. C 5. D 6. D 7. A 8. B 9. B 10. All. D 12. A
13.B 14.A 15.C 16.C 17.D 18、B 19.C 20.B
二、简答题
对.()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作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陆间陆地淡水植物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22. 80 g
33.甲地口较差比乙地小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24.2 4 2 2
25.()问脑(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3)大脑
26.2 4
27.( l)实验法
回)变质食物的细菌从哪里来是杀死肉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来自食物的可能性
纯净的肉汤中不会自然产生细菌,变质肉汤的细菌来自空气
三、分析计算题
28.(l)0.98N(2)40cm’ 0、588N
29. 42 X 10s J
30. 4 V 6 V
期末系统复习测试(二)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D 5. C 6. A 7. D 8. B 9. B 10. Cll. B 12. A
13.C 14D 15.C 16.B 17.C 18.C 19.D 20.A
二、简答题
ZI.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2.1.01XI丁大气压强随海拔的高度升高而降低
23 ()右(2)5420(3)20 2.71 X10s
24.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对流中间
25 a
26. 3. 12 x 106
27. pC>pB>PA
28. 3. 5 x 10#
29.风向风速东北
30.神经产热散热
引.
三、分析计算题
32 77. 42 N 7. 742 X 10a p3
33.(l)500cm’(2)1.lxlo’kg/m’
34.门则, 3 A ( )30 fi
期末系统复习测试(三)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C 7.C 8.B 9.C 10D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C 18.A 19.C 20.D
二、简答题
对.( l)> ()冷却热饱和溶液(3)20(4)10a g
22.在同种液体内部,相同高度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3.()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4 ()A
(2)由于树皮被熏成黑褐色,深颜色的蛾适应环境而获得生存,白色的蛾不能与环
境相适应而被捕捉
乃.电流电压
26.0.门
对.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的凝固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28.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9. 3. 52 X 10’ J
30.0.3 0.2
刀.取相同体积的食盐水和水,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较大的是食盐水
加热蒸发,若底部有晶体析出,便是食盐水
罔密度计测量两种液体的密度
三、分析计算题
32.不成不符没有控制只两端的电压相等
33. 1.78 N
8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D 2. A 3. C 4. B 5. D 6. A 7. C 8. C 9. B 10. Dll. A 12. B
13.DI个C 15.C 16.B 17.A 18.A 19.C 20.D 21.A 22.D 23.C
24.A 25.C
二、简答题
26 7601. of X 105
27.左
28.9:2
29.l:12:3
30.负(阴)正(阳)
31. 4. 2 X 10’J每千克摄氏度
Ikg的水,温度升高 l℃时吸收的热量为 4 2 XI 03 J
32沉淀过滤蒸馏蒸馏
33.C在达到饱和之前,溶质质量分数随溶质质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
质量分数是一个恒定的值
34.( l)对同种液体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2)l,4(2,5或3,6)
(3)对同种液体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恒定的值,不随质量、
变化
35.()浮力的大小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有受液体向上的浮力作用
(2)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液体的种类(4)在液体中的深度
36.香味对照
37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沙漠的压强植树造林等
38.()三(2)甲乙
39. 50 g
40.T@
41.门)14(2)甲
三、分析计算题
42.( l)正 3. 0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1.17
(3)研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43. 7. 8 XIO’ kgim’
44(l)3009(2 )3729(3)60℃(共21张PPT)
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电源,开关,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1.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或其它用电器)的电功率,这种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原理
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就可以得出小灯泡的功率。
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不在额定电压时测出的功率是它的实际功率。
3.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要使用哪些器材?
(2)会设计实验电路图。
(3)实验电路中,为什么要安装滑动变阻器?
电源,开关,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最大,对电路可起到保护作用。
2、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1)电源电压要高于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2)电流表量程选0.6安;电压表量程选3伏。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时,移动滑片要慢,以免电流迅速增大而烧坏小灯泡。
注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1、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熟练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
根据P=UI,测出灯泡发光时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可算出灯泡的功率,当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测得功率为额定功率。
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所需仪器,设计电路;画出电器图。2、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于和稍大于额定电压,分别得到三组电压、电流值。
1将测量三次数据连同根据P=UI计算出的三个功率值填入表格。2、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比较。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2、实验开始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3、由于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源电压应比灯泡的额定电压大一些。3、灯泡两端电压只需超出额定电压的1/5左右。
实验结论:
0.28
正常
0.7W
0.32
强烈
0.96W
0.24
暗淡
0.36W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发光强烈;当U实作业本B P36-37
1、电 度 3.6×106
2、0.25 10 1000W
3、快 功率
4、40W 0.18A
5、
两只灯泡串联时,电阻较大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
两只灯泡并联时,电阻较小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
L2
L1
6、0.1
7、C
8、A
9、0.16
10、2000W 18.6
11、某用户家里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20A)”的字样,那么该用户主家庭电路中允许的额定功率可达多少千瓦?短时间内用电功率可达多少千瓦?
12、(1)95℃
13、0.2kW 7.2
(2)2.2A
(3)
14、太阳 120 1500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综合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D B D C B C C
二、21、串 不能 开路
22、①②④⑤
23、IA=IB=IC IA=IB+IC
24、变大(因一滴水银就是一段导体,两金属板慢慢靠近时,水银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25、短路 导电性
26、2Ω
27、电流表示数变小 增大 会 烧红的玻璃是导体
28、电阻 电流 电压 (1)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压 电流 电阻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9、(2)断开 B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已知:U=8V R2=12Ω U1=5V
求: (1)U2 (2)I (3)R1
(2)由欧姆定律I=U/R得
解(1) R1与R2串联 U= U1 +U2
U2 = U- U1 =8V-5V=3V
I1=I=I2=0.25A
(3)
知识点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
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UIt
W=Pt
W=I2Rt W=U2t/R
P=W/t P=UI
P=U2/R
P=I2R
焦耳(J)1J=1V.A.s=1V.C=1W.s
瓦特(W)1W=1J/s=1V.A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KW)1KW=1000W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测出U、I,计算P
电路
物理量
串联电路(R1与R2串联)
并联电路(R1与R2串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


电功分配(t相同)


电功率分配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R=1/R1+1/R2
U1/U2=R1/R2
I1/I2 = R2/R1
W1/W2=R1/R2
W1/W2=R2/R1
P1/P2=R1/R2
P1/P2=R2/R1
U1/U=R1/R
I1/I = R/R1
W1/W=R1/R
W1/W=R/R1
P1/P=R1/R
P1/P=R/R1
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值与额定值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2)当U实(3)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第1章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和重点过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图案是“节水徽记”的是( )。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的液体 B.水在0℃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3.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溪水
4.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的体积 D.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差
5.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多数以水溶液状态被吸收,我们在生活中洗涤物品也离不开
水,上述事例都是利用了( )。
A.水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B.水不会污染环境
C.水是很好的溶剂 C.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6.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至水面前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保持不变 B.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C.所受合力始终为零 D.所受压强越来越大
7.溶液是( )。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 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
8.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 )。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温度 D.压强
9.在 20℃时,把15.3g氯化钾放入45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
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A.134 g B.15.3 g C.34 g D. 40 g
10.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
D.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11.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碘酒 C.泥水 D.墨汁
12.下列各量中,与水的质量多少有关的是( )。
A.水的密度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C.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质量 D.在0℃时水可以结成冰
13.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水母 B.人体 C.黄瓜 D.水稻
14.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15.要从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晶体,最好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加入水
16.从2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里取出 2 g溶液,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则试管中的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0.l% B. l% C. 10% D.不能确定
17.水污染主要来自下列①-⑤中的( )。
①大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A.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8.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叶柔嫩
C.根系不发达 D.叶面大而贮存水分多
19.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滴漏 4滴水,平均20滴水为1mL,则一昼夜滴漏水( )。
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 . 18.28 kg B. 8.64 kg C. 4.32 kg D.17.28 kg
20.两个相同的容器,盛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如图中的A点与B点的压强大小是( )。
A.pA>pB B.pA<pB
C.pA=pB D.不能确定
21.利用下列哪种性质,能比较合适地鉴别出饱和的食盐溶液和水?( )。
A. 颜色不同 B.气味不同 C.密度不同 D.挥发性不同
22.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
A.胆矾 B.食盐 C.硝酸钾 D.玻璃
23.将 20℃时,100 gA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20 g水后,有 2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析出,则 A物质在 20 ℃时的溶解度为( )。
A.10 g B. 30 g C. 56 g D. 90 g
24.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g,在此温度下,将20 g氯化钾溶于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24.27% B.25.37% C.28.57% D.34%
25.若要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入氢氧化钙
二、简答题( 26- 30题每空 1分,31- 35题每空 2分,共 38分)
26.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27.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单位是 ,它
的计算公式是 .
28.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上面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 ,B ,D ,E 。
(1)上述各种水体中, 为水圈的主体, 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门)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 ,数量最少的是 。
2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 。 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极
生成的气体可燃烧且呈现 色火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0.量筒中装有50 mL的水,将一物体放入水中,水面上升到 60 mL处,该物体所受浮力是 N
31.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等
于 kg/m3。
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g) 100 132 148
液体的体积(cm3) 40 80 100
32.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有研究价值的假想(举
一种)是
33.右图是过滤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
(2) ;
(3) 。
34.一个重29.4 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则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cm3。
35.在一张小桌上放金属块,然后把它们放在海绵上,按图(a)(b)(C)进行实验:
(1)比较图(a)和图(b)两种情况,说明 。
(2)比较图(a)和图(c)两种情况,说明 。
(3)比较图(b)和图(C)两种情况,说明 。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6.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满水的温水杯、细线
原理: (用公式表示)
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
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m石+ m+M
(1)放进矿石后溢出水的体积= 。
ρ水
(2)矿石的密度= 。
37.稀释 25 mL质量分数为 7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6g/cm 3),以配制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2g/cm3),需水多少毫升?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综台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只有 1个正确答案)
1.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冰川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大气水
3.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
B.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C.“纯天然饮料”中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身体健壮的人食用被污染的水,无任何危害
4.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甲、乙、丙三个球浮在液面上,如图,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甲最大,丙最小 B.甲最小,丙最大
C.一样大 D.因物体的密度未知,故不能确定
5.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它的意思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C.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小 D.以上说法都对
6.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7.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后,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 )。
A.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减小,浮力变大 D.压强增大,浮力变小
8.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煤油和盐水,如
图所示,其中装有煤油的容器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9.下列变化中,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水结冰 B.水沸腾 C.水蒸发 D.水分解
10.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1.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河湖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12.从 1000 mL 10%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 100 mL,那么这 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
A.10% B.90%C. C.11.1% D.1%
13.一支蜡烛底部粘了一块小铁片使其能竖直浮在水中并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如右图),如果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余的蜡烛将( )。
A.下沉 B.上浮
C.既不下沉也不上浮 D.无法判断
14.电解水的实验中,阴极、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
A.l:2 B.l:8 C.l:1 D.2:l
15.三个铜制的粗细均匀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相同(如图),它们对水
平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球A、B、C浸在同一种液体里,比较三个球的密度,正确
的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7.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4 g,在此温度下,将 20 g该物质溶于 50 g水中,充分
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24.27% B.30.56% C.28.57% D.34%
18.20℃时,将230 g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20 g水,析出 7.2 g氯化钠,则氯化钠
的溶解度为( )。
A. 36 g B. 5.2 g C. 20.8 g D 3.6 g
19.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态物质的方法是( )。
A.蒸发 B.溶解 C.蒸馏 D.过滤
20.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压强最大
的是( )。
21.我国在长江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倘若你是三峡工程的
总设计师,你认为最安全的渠堤截面图为( )。
22.在200mL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g/cm3)中,含纯硫酸( )。
A. 45.6 g B. 40 g C. 40 mL D 400 g
23.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
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为( )。
A. 35 g B. 3.5 g C. 3.5 ×10-2g D. 3.5 × 10-1g
24.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增加溶质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25.右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A
B.在t℃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质量分数
C.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D.0℃时,A是微溶物质,B是易溶物质
二、简答题(26-30题每空 1分,31-37题每空 2分,共41分)
26.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海洋一大气一陆地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 水循环;二是发生在 间的水体运动,称为海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 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陆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称为 。
27.水的密度1×10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 。
2.7 ×103kg/m3= g/cm3
28.双脚陷入泥潭中时,用力拔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将 ,这是因为
. .
29.某温度下,将1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 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 。
30.有一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50 cm3,水面上的体积是 25 cm3,它受到的浮力是
N,它的质量是 kg,密度是 kg/m3。
31.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 (70体积的酒精与 30体积的水配制而成),则其酒精的质量分数为 。(ρ酒精=0.8×103kg/m3)
32.弹簧秤下吊一金属球,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N,当金属球缓缓地浸入水中时,弹簧种示数将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 。当球体积的l/4 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9 N,这时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将为 N。
33.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
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主,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的 (填液体的名称)取代瓶中的水。
34.将一铁球放在炉火上加热,在此过程中铁球的体积 ,质量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由图和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填“<”“>”或“=”=
36.已知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2倍,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1/2,则乙物体的密度是甲物体密度的 倍。
37.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水的异常现象”的实验现象。
(1) 分析比较图中实验现象,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5、分析计算题(38 题 4分,39 题 5分,共 9分)
38.图钉钉尖的面积是 10-2mm3,钉帽的面积是0.8 cm3,用 20 N的压力按图钉帽,求
钉帽、针尖上产生的压强各是多少帕斯卡?
39.如图所示,体积为 1.0× 10-3m3的正方形木块,其下底面距水面0.06 m。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量。(ρ木=0.6×103kg/m3)
参考答案
第1章(A卷)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ll. B 12. C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A ZI.C 22.D 23.A
24.B 25.A
二、简答题
26.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7.质量 k夯m’(夯cm’) P二 t
—。。、—。一\。一””V
28 ()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口)AD
(3)永冻土底冰生物水
29.氢气氧气阴(正)阴(负)淡蓝氢和氧两种元素
30.0.098
31· 0·SX10’kg/m’
32.作为新型汽车的发动机能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3.()没用玻璃棒做引流(2)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门)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坏的内壁
34 3 x 103
3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门)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分析计算题
36P二< A、B、D、EC
” V、、、、
m, nx
m,+ m- jy,
/””石
〕 1. Af17 AfL
第1章(B卷)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D 10. Bll. C 12. A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ZI.D 22.A 23.C
参考答案
第1章(A卷)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ll. B 12. C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A ZI.C 22.D 23A
24.B 2气A
二、简答题
26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7.质量 k玖m’(矿cm勺 P二 tr
—。。、—。。u一””V
28 ()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2)AD
门)永冻土底冰生物水
29.氢气氧气阳(正)阴(负)淡蓝氢和氧两种元素
30.0.098
31. 0.sxlo’kg/m’
32.作为新型汽车的发动机能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3.()没用玻璃棒做引流(2)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根)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34 3 X 103
3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门)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分析计算题
36.P二< A、BDEC
” V、、、、
m, n;
/_\’‘“石V水
. m,+ m- jr,
/”“石
3I.’v-17Al
第1章(B卷)
一、选择题
1.AZ.D3.B4.C又A6.D7.BS.Ag.D10.Bll.C12.A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ZI.D 22.A 23.C
24.B 25.A
二、简答题
26海陆间海洋与大气陆地与大气小循环
27.1.0×103 每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2.7
28.下陷 抬起一只脚后,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29. 20 g
30. 0. 49 0. 05 0. 67 X 103
31.65.1呢
32.减小 增大 1 6
33当液体的深度一样时,食盐水的密度大,所以产生的压强也大
硫酸铜溶液或水银
34变大 不变 变小
35.>
36.4
37.()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温度大于4℃时,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小于4℃时,密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
(2)实验法
三、分析计算题
38.钉帽:2. 5 x 10s Pa钉尖:2 X 10’ Pa
39.质量0.6 kg
下底面的面积 0. 01m’
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588 Pa
木块受到的浮力5.88N
第2章(A卷)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C 5. A 6. D 7. C 8. D 9. D 10. CllD 12. B
13.A 14A 15.A· 16.B 17.B 18.D 19.C 20.D
二、简答题
ZI.垂直气温冷热气温计百叶箱
防止太阳照射和风吹雨淋,准确测量气温
22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1. of xl os Pa
23.两个乒乓球向中间靠拢两球中间气体流速加快,气压降低
24门)对流层
(2)暖层外层
根)升高
(4)热层
(5)C第4章 电路探秘
基础知识和重点过关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分,每题只有 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2.电工师傅在作业时常戴上橡胶手套,主要是为了( )。
A.保持手的清洁 B.保暖 C.防止触电 D.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3.如图是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
放置正确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乙、丙都可以
4.如图所示是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跟它们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则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R甲和R乙的关系是(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
5.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设电阻为R),均匀地拉长到原来的两倍,则电阻的大小将变为( )。
A.4R B.R/ 2
C.2R D.R/4
6.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S1、S2,电路为通路,电灯正常发光
B.闭合S2、断开S1,电路为开路
C.闭合S1 、S2,电路为短路
D.闭合 S1、断开 S2,电路为开路
7.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并联都不行 D.串、并联都可以
8.如图,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三盏灯是( )。
A.全部串联 B.全部并联
C.串联、并联都有 D.无法判断
9.当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从2.5V增加到3.5V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增大了0.5A,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为( )。
A.2 Ω B. 5Ω C. 5Ω D. 12Ω
10.正确使用电压表时,不需要的是( )
A.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
B.所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C.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D.绝不允许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11.在下列四个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为R,且电源电压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最小的电路是( )
12.如左下图,在两个铁夹A、B之间接入玻璃棒,当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下列措施可
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给玻璃棒加热至红炽状态 B.给玻璃棒降温
C.用酒精不断擦洗玻璃棒 D.减小玻璃棒的长度
13.如右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2断开,S1闭合,L1、L2都能发光 B.S1断开,S2闭合,L1不亮,L2亮
C.S1、S2都闭合,L1不亮,L2亮D.S1、S2都闭合,L1亮,L2更亮
14.如图,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
值增大,接线柱选择正确的是( )。
A.A和B B.C和D
C.A和D D.A和C
15.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把电流表依次接在电路中的
a、b、c三处测量电流,得到下表中的测量数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串联电路中灯L1、L2两端的电压相等
B.该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强度相等
C.该串联电路中灯L1、L2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D.该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灯 L1、L2的电阻之和
16.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各表的示数变化为( )。
A.两表的示数都变小
B.两表的示数都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17.两个电阻R1:R2=1:2,串联接入电路中,若R1两端的电压为6 v,则R2两端的电压为( )。
A.3v B.6v C.12v D.18v
18.如图所示,加在变阻器 AB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
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9.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其中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大块进行,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A.保持R′的滑片P位置不变
B.保持R的阻值不变
C.保持电路中的安培表示数不变
D.改变 R的电阻值,调节 R′的滑片 P到适当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20.如图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2与A1的示数之比为1:4,
则R1:R2为( )。
A.3:1 B.1:3
C.4:1 D.l:4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6分)
21.导体对电流的 叫导体的电阻,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
22.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灯丝中的电流方向是,而灯丝中实际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是(填“从A到B”或“从B到A”)。
23.根据上图中元件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4.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实验次数1、2、3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归纳出 。
(2)根据表中实验次数 分析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可以归纳出在电压不
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5.某导体两端接6 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3 A,当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 V
时,导体的电阻是 Ω;若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是 Ω。
26.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结果如下图所示,则这位同学测得的电流是
A,你能看出这位同学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吗? 。
27.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 联的,开关S1控制灯 ,开关S2控制灯。
28.如图是一个未画完整的电路图。请从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池组三个元件符号中选
出两个,分别填入电路空缺处,使之成为灯L1、L2并联的电路图,并要求电流按
图示方向流过灯L1。
29.根据水流的形成可以理解电流的形成,请完成下列填空:
(1)抽水机相当于电路中的 .
(2)涡轮相当于电路中的 。
(3)阀门相当于电路中的 .
(4)水管相当于电路中的 。
(5)水流相当于电路中的 。
三、分析计算题(30题 6分,31题 8分,共 14分)
30.根据右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考虑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并进行计算。(至少求出两个)
31.小王同学用两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如下图。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是一个灯泡损坏了。请你帮助小王,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
检测出哪只灯泡坏了。请按下面表格的要求填入检测实验的内容。
第4章 电路探秘
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面这些装置或器材,属于用电器的是( )。
A.发电机 B.开关 C.电冰箱 D.于电池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
表的读数是( )。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 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
3.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正确的表达式是( )。
A.R=U/I B.I=U/R B.U=IR D.以上都可以
4.如图,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的是( )。
A.电路的电流 B.电源的电压
C.接入电路的电阻 D.灯泡的亮度
5.闭合右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电路短路
B.拆去导线cd后两灯成串联
C.将导线ec的c端改接在b,两灯为并联
D.拆去导线ab后电路为开路
6.某电路两端加 10 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4 A,若该电
阻两端加 25 V电压,则电阻的阻值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
A .75 Ω.0.4 A B. 25 Ω,0.4 A C. 75 Ω,1A D. 25Ω,1A
7.教室里有8盏日光灯,每两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 )。
A.每两盏灯串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串联
B.每两盏灯串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并联
C.每两盏灯并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并联
D.每两盏灯并联后,再与开关串联;然后四组间串联
8.如图,闭合开关后,电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L1和灯L2的总电流 B.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C.通过灯L1的电流
D.通过灯L2的电流
9.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时,需要注意的是( )。
A.此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接好开关和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上
B.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开始,依次接好开关和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正极上
C.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可以断开,也可以闭合
D.以上都不对
10.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1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电源会发生短路 B.通过R2的电流增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阻S1两端电压增大
12.如图,其中一盏灯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则故障可能是( )。
A.L1短路 B. L2短路 C. L1开路 D.L2开路
13.根据R=U/I得到的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和电流无关
C.导体的电阻可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来计算
D.只要测出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能算出其电阻
14.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为绝缘体中( )
A.没有电子B.没有电荷C.电子太少 D.自由电荷太少
15.某同学想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要求开关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断开时两
灯均发光,则下图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16.用实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所示,下列试验
组合选择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⑦⑧ B.②③⑥⑦ D.①②③⑤
1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18、一台家用(74 cm)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与下列哪一组数据最
接近?( )
A. 8 A B. 0.8 A C. 80 mA D. 8 mA
19.把两个等值电阻接入一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那么它们的
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并联都有可能 D.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
2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R的阻值,立即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
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是( )。
A.没有保持R的电阻不变 B.电流表损坏了
C.没有调节′,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 D.电源电压应随着R的改变而改变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21.右图中,S闭合,L1、L2连接方式为 联。如果L2灯丝断
了,则S闭合后L1 (填“能”或“不能”)发光,此时电路属于 (填“通路”“开路”或“短路”)。
22.下列各物质:①硬币、②食盐水、③玻璃棒④铅笔芯、⑤自来水、⑥塑料直尺。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
23.如下图,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得电流强度分别是IA、IB、IC,则甲图中,IA、IB、IC的关系是: ;乙图中IA、IB、IC的关系是:

24.如上图,在两行金属板之间有一滴水银,当闭合开关,并将两金属板慢慢相互靠近
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野蛮地使用石墨炸弹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
中爆炸产生大量的石墨絮状物降落,造成科索沃大片地区停电。石墨炸弹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石墨絮状物能使电路 。这是利用了石墨的哪种性质? 。
26.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2.5 V,电阻是 10 Ω,现要把它接到电压为3V的
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工作,应串联一只 的电阻。
27.下列两个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图甲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了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图乙中当玻璃被烧红时,看到小灯泡 (填“会”或“不会”)发光,此实验说明了 。
28.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实验记录结果。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首先使 保持不变,研究 和 之
间的变化关系,由表1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表2中,该同学保持 不变,研究了和之间的变化关
系,根据表2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验、计算题(29题 10分,30 题 6分,共 16分)
29.如图是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的实验。
(1)在图1的○中填入合适的电表符号。
(2)用画线作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成正确的实验电路。接线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 端。
(填“A”或“B”)
(3)该同学闭合开关后,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你认为电流图表示数不正常的原因是 。
图2 图3 (第30题)
30.如图,闭合开关 S,电压表 V的示数 U= 8V,电压表 V1示数 U1=5 V,电阻R2=12 Ω。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流表 A的示数;(3)R1的电阻。(共22张PPT)
知识点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
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UIt
W=Pt
W=I2Rt W=U2t/R
P=W/t P=UI
P=U2/R
P=I2R
焦耳(J)1J=1V.A.s=1V.C=1W.s
瓦特(W)1W=1J/s=1V.A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KW)1KW=1000W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测出U、I,计算P
电路
物理量
串联电路(R1与R2串联)
并联电路(R1与R2串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


电功分配(t相同)


电功率分配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R=1/R1+1/R2
U1/U2=R1/R2
I1/I2 = R2/R1
W1/W2=R1/R2
W1/W2=R2/R1
P1/P2=R1/R2
P1/P2=R2/R1
U1/U=R1/R
I1/I = R/R1
W1/W=R1/R
W1/W=R/R1
P1/P=R1/R
P1/P=R/R1
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值与额定值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2)当U实(3)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
作业本A P38-39
1、电 机械 电 内 电 光能和内
2、光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105 2×105 焦
3、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做60焦的功 60焦 甲 甲 实际的电功率
4、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小于
5、一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其所标数字” 2.5V”的意思是 .如果把它接入2伏的电路中使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5安,则这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实际功率为 瓦。
已知: U=2V I=0.25A
求:Pe P
额定电压是2.5V
0.75
0.5
6、某电动机在6伏电压下正常工作,通过的电流是2A,则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分钟将消耗电能 焦。
720
7、D
8、B
9、A
10、C
11、D
11、一个接在家庭电路中的电吹风,当它吹冷风时,测得电流为0.2安,此时电吹风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答:电吹风消耗的电功率为44W。
12、小明家有一电热水壶,铭牌如右所示.他用这个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烧水,通过热水壶的电流多大 若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将一壶水从20℃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需消耗多少电能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电功率 840W
频率 50Hz
容量 4L
Q=cm(t- t0) =4.2×103J/(kg. ℃ )×4kg×(100℃ -20℃ )=1.344×106J
水的质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W=Q=1.344×106J
答:通过热水壶的电流为3.82A. 将一壶水从20℃烧开需消耗1.344×106J电能.
14:如图所示,“6V3W” 的小小灯泡L 残积层额定功率为10W的电阻器串联, 电源电压为10伏,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20A和2.4V,不考虑电阻器和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求 : (1)电阻器R的阻值.(2)整个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
答:电阻器R的阻值为38欧;整个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2瓦.
当U实16、P=UI=180V×15A=2700W
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电源,开关,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1.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或其它用电器)的电功率,这种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原理
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就可以得出小灯泡的功率。
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不在额定电压时测出的功率是它的实际功率。
3.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要使用哪些器材?
(2)会设计实验电路图。
(3)实验电路中,为什么要安装滑动变阻器?
电源,开关,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最大,对电路可起到保护作用。
2、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1)电源电压要高于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2)电流表量程选0.6安;电压表量程选3伏。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时,移动滑片要慢,以免电流迅速增大而烧坏小灯泡。
注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1、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熟练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
根据P=UI,测出灯泡发光时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可算出灯泡的功率,当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测得功率为额定功率。
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所需仪器,设计电路;画出电器图。2、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于和稍大于额定电压,分别得到三组电压、电流值。
1将测量三次数据连同根据P=UI计算出的三个功率值填入表格。2、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比较。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2、实验开始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3、由于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源电压应比灯泡的额定电压大一些。3、灯泡两端电压只需超出额定电压的1/5左右。
实验结论:
0.28
正常
0.7W
0.32
强烈
0.96W
0.24
暗淡
0.36W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发光强烈;当U实知识点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
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UIt
W=Pt
W=I2Rt W=U2t/R
P=W/t P=UI
P=U2/R
P=I2R
焦耳(J)1J=1V.A.s=1V.C=1W.s
瓦特(W)1W=1J/s=1V.A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KW)1KW=1000W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测出U、I,计算P
电路
物理量
串联电路(R1与R2串联)
并联电路(R1与R2串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


电功分配(t相同)


电功率分配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R=1/R1+1/R2
U1/U2=R1/R2
I1/I2 = R2/R1
W1/W2=R1/R2
W1/W2=R2/R1
P1/P2=R1/R2
P1/P2=R2/R1
U1/U=R1/R
I1/I = R/R1
W1/W=R1/R
W1/W=R/R1
P1/P=R1/R
P1/P=R/R1
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值与额定值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2)当U实(3)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
1、一盏灯的规格是“220V 40W” ,则“220V 40W”的含义是 。
优化设计 电功率(二)
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为40W
2、某一用电器铭牌上标有“PZ220V 100W”的字样,则当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110伏时,电器的额定功率是 瓦,实际功率是 瓦,它的电阻为 欧。
已知:U=110V
求:R P
100
25
484
3、一千瓦时的电能可使“220V 40W”的灯正常工
作 小时,把这盏灯接入某一电路中时,测得流过它的电流为0.1安,此时灯的实际功率是 瓦。
已知:W=1kWh
求:t P
12.1
25
4、有一个“12V 6W”的小灯泡,如果接在36伏的电源上,并使它正常工作发光,必须 一个 欧的电阻,这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 瓦。
已知:U=36V
求:R P
串联
48
12
5、有四只纯电阻的用电器,它们的标记分别是如下数据,其中电阻最大的是( )
A、“220V40W” B、“220V100W”
C、“36V100W” D、“110V200W”
A
6、上题中正常工作时电流的最大值是 。
C
7、B
8、C
9、B
10、B
11、电阻R 1,R2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上,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8伏,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8瓦,则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R1
R2
U=12V
U 1=8V
P 2=8W
答: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16W。
12、将标有“6V3W” “6V9W”字样的两只小灯泡L 1L 2 串联后接入8伏的电源上,则L1 灯和L 2灯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大?
U=8V
答:L1 灯和L 2灯的实际功率分别为3W和1W。
两只灯泡串联时,电阻较大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
拓展:将标有“6V3W” “6V9W”字样的两只小灯泡L 1L 2 并联后接入5伏的电源上,则L1 灯和L 2灯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大?
U=5V
答:L1 灯和L 2灯的实际功率分别为2.1W和6.25W。
两只灯泡并联时,电阻较小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
小结:
1、两只灯泡串联时,电阻较大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
2、两只灯泡并联时,电阻较小的实际功率较大(若超过额定功率灯会烧坏)(共45张PPT)
电功电功率
风 力
水 力
火 力
太 阳 能
干电池
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
纽扣 电池
燃料 电池
发电机
电 池
电 能
电 灯───
电风扇───
电视机───
洗衣机───
电 炉────
电 脑───
电冰箱───
电能的来源与应用
电流对用电器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热、光
动 能
光、声
动 能

光、声
机械能
1.电流所做的功简电功。
2.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1)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2)在电压和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
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1、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电功大小的计算公式
电压U的单位用伏(V);电流I的单位用安(A);时间t的单位用秒(s);电功W的单位用焦(J)。
计算电功的公式就是:
注意:公式中W、U、I、t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用电器)而言的。
W=UIt
3.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例题 手电筒工作时,使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电源,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则通电1min有多少电能被转化?
已知: U=3V t=1min=60s I=0.3A
求:W=?
解:因为W=UIt 所以
W =UIt=3V×0.3A × 60S=54J
答:通电1min被转化电能为54J。
推导:
例题 通过某手电筒灯泡的电流1秒钟做功1焦,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伏,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安?
已知:t=1s,W=1J,U=3V
求:I=?
解:因为W=UIt 所以
答:通过灯泡的电流约0.33安。
电功的另一个单位:“度”。就是平常说的用了几度电的“度”。
1度=3.6×106焦
4.电能表
(1)电能表是测定电功的仪表。
(2)读数: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先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例.某同学家里的电能表10月1日的示数是 ,11月1日的示数是 ,则他家11月份共用电_____度合______ 焦。
W=7207.8-7175.3=32度
=32.5×3.6 ×106J=1.17 ×108J
7207.8
32.5度
1.17×108
7175.3
知识点
内容
注意点
电功的概念
电功公式
电功单位
电功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做功时,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W=UIt W=Pt
W=I2Rt W=U2t/R
适用于所有用电器;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只适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
焦耳(J)1J=1V.A.s=1V.C=1W.s
焦耳为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时为日常生活中常有电功的单位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KWh”“220V5A”“3000R/KWh”

例题2 将两盏灯串联后连入某电路中,若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大,那么,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哪盏灯做功多?
(1)解决此题需要用到哪些电学知识?
(2)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电学问题?
设:L1和L2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电流通过和时做的功分别为W1、W2
因为灯L1和L2串联 所以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相等。即I1=I2。
又因为 R1 >R2,所以U1电流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灯L1和L2做的功,
即W1/W2=I1 U1t1/I2 U2t2= U1/ U2>1
可见,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灯L1的功多。
电功之比:
串联电路:
I1=I2 t1=t2
并联电路:
U1=U2 t1=t2
基础题
1.电流所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_______ 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表示______。
2.电流通过电风扇所做的功决定于( )
A 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大小
B 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C 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它两端电压及通电时间
D 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
3.在电路中有一用电器,两端电压是6伏,通过它的电流是100毫安,5分钟内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
4.电度表的用途是:( )
A 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的大小
B 测量加在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
C 测量用电电路电功的大小
D 测量用电时间的长短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
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C
180焦
C
5.下列关于电流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B 电流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电流通过电烙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D 电流通过电镀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某同学家里的电能表10月1日的示数是 ,11月1日的示数是 ,则他家11月份共用电_____度合______ 焦。
ABD
7175.3
7207.8
32.5度
1.17×108
W=7207.8-7175.3=32.5度=32.5×3.6 ×106J=1.17 ×108J
提高题
1.在如下图9-5所的电路中,E1的电阻值为20欧,E2的电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1分钟内,两灯泡消耗的能量之比为_____。
2.将E1、E2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加在E1两端的电压与E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E1做的功与通过E2做的功之比为_____。
2∶1
1:1
1 ∶ 2
3.如图9-6所示, 的示数为0.4安培,R1的阻值为15欧姆的电阻, 的示数为0.6安培,则(1)R2的阻值是多大?(2)通电10min,两个电阻共消耗多少电能?
已知:R1=15 I1=0.4A I2=0.6A t=600s
求:R2 W
解(1)由欧姆定律I=U/R得
R1的两端的电压U1=I1R1=0.4AХ15Ω =6V
R1与R2并联 U2=U1=6V
R2=U2/I2=6V/ 0.6A=10 Ω
(2)I=I1+I2=0.4A +0.6A=1 A
两个电阻共消耗的电能
W=UIt=6V × 1A Х 600s=3600J
答:R2的阻值是10Ω,通电10min,两个电阻共消耗3600J的电能。
3.如图9-6所示, 的示数为0.4安培,R1的阻值为15欧姆的电阻, 的示数为0.6安培,则:R2的阻值是多大?半分钟内电流通过R2做的功多大?
已知:R1=15Ω I1=0.4A I2=0.6A t=30s
求:R2 W2
解:由欧姆定律I=U/R得
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4A Х15Ω =6V
R1与R2并联 U2=U1=6V
R2=U2/I2=6V/ 0.6A=10Ω
W2=U2I2t=6V Х0.6A ×30s=108J
答:R2的阻值是10Ω,半分钟内电流通过R2做的功为108J。
4.如图9-7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特并保持不变。 的示数为2伏特,R1的阻值为20欧姆,R2的阻值多大?2分钟内电流通过R2做的功多大?
已知:R1=20Ω U=6V U1=2V t=2min=120s
求:R2 W2
解:I1=U1/R1=2V/20Ω=0.1 A
R1与R2串联,I2=I1=0.1A
U2=U-U1=6V-2V=4V
由I=U/R得 R2=U2/I2=4V/0.1A=40Ω
W2=U2I2 t=4V Х0.1A Х120s=48J
答:R2的阻值是40Ω,2分钟内电流通过R2做的功为48J。
5.如图9-8所示,是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装置。某次实验中,当通电两秒钟,能使质量为2千克的砝码缓慢上升0.5米,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6伏特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安培。若装置的摩擦不计,求:(1)在2秒钟内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秒钟内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多少?
已知:t=2s m=2kg h=0.5m U=6V I=1A g=9.8N/kg
求(1)W1 (2)W2
解: (1)G=mg=2kg×9.8N/kg
=19.6N
W1=Gh=19.6N×0.5m =9.8J
W2=UIt=6V×1A×2s=12J
答:(1)在2秒钟内有9.8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秒钟内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12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章 电路探秘
题号
题号
答案
答案
D
A
C
B
A
C
D
B
A
D
D
A
D
D
B
B
C
B
D
B
21、阻碍作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22、A到B B到A
24、(1)导体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2、4、5
25、2 2
26、0.3 应选用0-0.6安的量程
27、并 L2 L1和L2
29、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电流
30、已知: R1=2Ω R2=3 Ω U1=1V
求:I1 I2 U1 U2
解: 通过R1的电流:
R1与R2串联: I2 =I1=0.5A
由I=U/R可求出R2两端的电压: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V表有示数,L2是完好的。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C
L1
L2
V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L1灯不发光,L2发光。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D
L1
L2
请你设计方案:
如何用仪器测定待机状态下的电视机是否消耗电能?
.
学会应用:
用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仍消耗电能,下表是小明家两台电器的数据统计,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一个月(按30天计)要浪费多少度电?
假如我市有20万户这样的家庭,经济上一个月要浪费多少元?(按0.6元/度计电价)
家用
电器 待机功率(千瓦) 每天平均待机时间(小时)
彩电 0.008 20
VCD 0.012 20
解:
P=0.008kw+0.012kw=0.02kw
W=Pt=0.02kw×20h×30=12kw·h
解: 12度 × 200000 ×0.6元/度=1440000元
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请你谈一谈:
资料一:
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既耗电又污染环境
澳大利亚电器设备能源与效率委员会新近的研究成果显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的家用电器不仅会耗费可观的电能,而且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待机状态下的电器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气候的变暖。统计表明,澳大利亚每年因这一原因排放的二氧化碳达500万吨。为此,澳电器设备能效委员会主席托尼·马克建议人们在不用电器设备的时候,将它们彻底关掉。
新华网 2002年9月05日
资料二:
2005年8月19日下午13:20分左右,在长春市最为繁华的重庆路上一老式木质结构的楼房突然燃起熊熊大火,事故原因是一户家庭中的电视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起火。
你能否用电能表来粗测电视机待机时的功率?如果能还需要什么工具
请你思考:
1.概念: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3.计算公式:
二、电功率
P=W/t
定义公式
P=IU
推导公式
2.电功率的单位:
瓦特(W)、千瓦(kw)
4、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5、实际值与额定值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P实=P额
(2)当U实(3)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用电器都不正常工作
学会应用
小明家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如图所示,家中铺设电路所用的电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为2200W,最近又准备购买一台电热水器,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电热水器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2000W
容量 50L
220v 5(20)A
220v
5(20)A
(1)如果安装了这台电热水器,家中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将达到   A,家中电路所用的电线    承受(选填“能”或“不能”).
19.1
不能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如果他家购买了这台电热水器,在使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换家中电线或另接导线给电热水器
(2)小明家电能表可以接在最大功率为多大的电路上?如果家里所有电器同时工作是否会超过电能表的负荷?
解:P=UI=220V×20A=4400瓦
∵4400瓦>2200瓦+2000瓦=4200瓦
∴不超过电能表的负荷
请你设计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假如电压表0~15伏量程已损坏,你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L1
L2
220V
220V八年级科学(上)
期末系统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分)
1.目前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冰川水 B.河流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C.冰川水和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2.水电解的实验事实说明了(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里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一种混合物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测定,一般是从距离地面多高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上读得的( )。
A.1.5m B.2m C.2.5m D.3m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反射弧
5.欲测定流过灯L1的电流,下列电路图连接正确的是( )
6.将 20 ℃时100 g 20%的 A溶液在温度不变情况下蒸发掉 20 g水,有 2 g物质析出,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0g B.259
C. 22。5 g D. 30 g
7.如图甲、乙所示为研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的两个演示实验,从这两个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B.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C.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增大
8.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20 V;对人来说,一般情况下 36 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通过人
体的电流等于 lmA时会引起麻的感觉;通过人体的电流等于30 mA时有生命危险。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普通人体电阻最接近于( )。
A.l×l02Ω B.l×l03Ω C.4×l04Ω D.2×l05Ω
9.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用灯光和食饵重复结合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
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鱼的遗传性 D.免疫反应
10.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其大气压强可以达到 9×l04Pa。在一座面积为200 m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 l×l05Pa,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大气对厂房房顶的作用力可能是( )。
A.方向向上,2×l06N B.方向向下,2×l06N C.方向向上,1.8×l07N D.方向向下,1.8×l07N
11.人们常用“晨穿皮袄午披纱”来形容我国西北某些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产生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貌 C.人类活动 D.海陆分布
12.没有吃过酸梅的人,听人说“酸梅”两字,不会分泌唾液,这说明( )。
A.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B.第一信号系统不完善
C.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D.语言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
13.现有 20℃时食盐饱和溶液200 g,要改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温度不变蒸发掉20 g水 B.温度不变加入20 g水
C.温度不变加入 10 g食盐 D.温度不变取出 10 g该溶液
14.有甲、乙两块金属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3/8,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的 2倍,那么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
A.3/16 B.3/4 C.16/3 D.4/3
15.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图()
16.下图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接线柱的几种接法。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阻值变大的是( )
17.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反射活动?( )。
A.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B.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
C.谈虎色变 D.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引起煤气中毒
18.要把氯化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以下哪种方法最好?( )
A.降低溶液温度 B.饱和溶液中加入水稀释
C.减少溶质氯化钾的质量 D.蒸发掉水使氯化钾晶体析出
19.用麦秆可以把瓶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因为( )。
A.嘴对麦秆中的水具有吸引力
B.因为嘴吸气,气吸水
C.吸气后,麦秆内的空气压强比大气压强要小
D.吸气后,麦秆内的空气压强比大气压强要大
20.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的
D.密度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简答题(对题每空 1分,其余每空 2分,共 44分)
21.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门)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
C ,D ,
E ,F .
(2)上述A、B、C、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这种循环能使 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 得以再生。另外 循环也能在这一
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22. t℃时硝酸钠饱和溶液36 g,蒸发5 g水,仍使溶液温度保持在 t℃时,得滤液 27 g, 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
23.甲地位于沿海地区,乙地位于沙漠地区,下表记录了甲、乙两地三日内,每日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4.某导体两端接6 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3 A,则导体的电阻是 Ω。当这
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 V时,通过的电流是 A,这时导体的电阻是 Ω;
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该导体的电阻是 Ω。
25.下表是在不同水平切除兔脑的各级部位后,某些生理机能改变的状况(“√”表示
能完成,“×”表示不能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调节中枢在 。
(2)去掉兔脑延髓以上部分,膝跳反射仍然存在,这一事实说明了
(3)条件反射一定需要 的参与才能完成。
26.如右上图,电源电压为6 V,电压表示数为4 V,则灯 L1两端的电压
是 V,灯L2两端的电压是 V。
27.夏天的食物容易变质,其原因是食物中有无数的细菌,而这些
细菌是来自空气还是食物自身产生?对此,有人曾做过一个
实验,他把新鲜的肉汤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玻璃瓶中,然后两瓶制成如图的形状。之后他再次煮沸肉汤发现乙瓶内的肉汤
很快变质,而甲瓶中的肉汤仍新鲜如初。后来,他重复做了几
次都一样。
(1)巴斯德运用 研究实验(填“实验法”“观察法”或“调查法”’)。
(2)针对以上实验你认为应提出什么问题?_?
实验中是否设计对照实验? 装入瓶中后为何要再次煮沸?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分析计算题(.28、29题每题5分,30题6分,共16分)
28.一木块体积为 100 cm3,密度为 0.6 × 103 kg/m3。问:
(1)当用手把它全部按入水中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松手后,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此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9.质量为 100 g的煤油,温度从20℃升高到 40℃,吸收了多少热量?(已知煤油的
比热是2.1× 103J/(kg·℃))
30.如图的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5 A,已知电阻R1=4 Ω,R2=8Ω,求电压表示数及电源电压。(共34张PPT)
电路
物理量
串联电路(R1与R2串联)
并联电路(R1与R2串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


电功分配(t相同)


电功率分配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R=1/R1+1/R2
U1/U2=R1/R2
I1/I2 = R2/R1
W1/W2=R1/R2
W1/W2=R2/R1
U1/U=R1/R
I1/I = R/R1
W1/W=R1/R
W1/W=R/R1
知识点
内容
注意点
电功的概念
电功公式
电功单位
电功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做功时,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W=UIt
W=Pt
W=I2Rt W=U2t/R
适用于所有用电器;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只适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
焦耳(J)1J=1V.A.s=1W.s
焦耳为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时为日常生活中常有电功的单位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KWh”“220V5A”“3000R/KWh”

1.如图9-8所示,是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装置。某次实验中,当通电两秒钟,能使质量为2千克的砝码缓慢上升0.5米,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6伏特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安培。若装置的摩擦不计,求:(1)在2秒钟内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秒钟内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多少?
已知:t=2s m=2kg h=0.5m U=6V I=1A g=9.8N/kg
求(1)W1 (2)W2
解: (1)G=mg=2kg×9.8N/kg
=19.6N
W1=Gh=19.6N×0.5m =9.8J
W2=UIt=6V×1A×2s=12J
答:(1)在2秒钟内有9.8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秒钟内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12J.
 为什么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12J,而只有9.8J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时,一部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线圈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即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2、 手电筒工作时,使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电源,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则通电1s有多少电能被转化?
解:因为W=UIt 所以
W =UIt=3V×0.3A × 1S=0.9J
3、一个家用白炽灯泡的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0.18A,则该灯泡在1s内转化的电能为多大?
电流通过不同的用电器做功时,存在着做功快慢的差别。
解:因为W=UIt 所以
W =UIt=220V×0.18A × 1S=39.6J
演示:
(1)闭合开关,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电功知识加以解释。
闭合时灯L1 L2发光,是电流通过L1  L2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
灯L2比灯L1亮,因为电流通过L2比L1做功多,把较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
电流做功多,灯是否一定亮呢?
开关先闭合瞬时,然后断开,让L1继续发光,经过一段时间再问,电流通过哪盏灯做功多?
  电流做功多的灯泡不一定就亮,说明灯的亮度不是由电功决定的。那么灯的亮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1.电功率: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电流在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电功率=电功/时间
P=W/t
W=UIt,
P=IU
电功率 P=IU
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①当I一定时,P跟U成正比;当U一定时,P跟I成正比。
②公式P=UI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定电功率的方法。
U的单位为伏,I 的单位为安,P的单位就是瓦,符号W。即1瓦=1焦/秒=1伏安。
电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符号为k W。兆瓦(MW)
1、1k W=1000 W=1 ×103W
1MW=1×103k W=1 × 106W
1W= 1 ×103mW
1mW=1 ×10-3W
2、1k W·h=1000W×3600s=3.6×106J
1MW=1×103k W=1 × 106W=1 ×109mW
优化设计
1、电流通过电动机的时候将 能转化为______能;对蓄电池的充电时, 能转化为______能。所以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2、使用电功公式W=UIt时必须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_,这样求得的电功单位为____________。

机械

化学

其它形式的
伏(V)
安(A)
秒(s)
焦(J)
3、一用电器通以0.5安的电流工作10秒时,电流做功为20焦,则这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 这用电器的阻值为______。
由W=UIt得
4V

4.在家庭电路中,测量电功的仪器是 .某户3月5号电能表的上示数为 0382.3,4月5号电能表示数为0491.8,该用户这个月用电_____度合______ 焦。
W=0491.8-0382.3=109.5度
=109.5×3.6 ×106J=3.942 ×108J
3.942×108
109.5
电能表
5、在一段电路中,电流所做功的多少,决定于电路中的( )
A、电流强度
B、电流强度和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C、这段电路的电阻、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电的时间
D、电流强度、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阻
C
6、串联的两个导体R1和R2,若R1 >R2,在相等的时间内,R1所消耗的电能W1和R2所消耗的电能W1 和R2 所消耗的电能W2 相比(  )
A、W1 >W2 B、W1 =W2
C、W1 <W2 D、无法确定
A
7、当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在相同的时间内,这只电阻消耗的电能就变为原来的( )
A、2倍 B、1/2倍
C、4倍 D、1/4倍
C
8、甲、乙两导体电阻之比R1: R2 =3:1,分接在不同的电路中,测得它们的电流之比I1: I2 =1:4,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对甲、乙两导体做的功W1: W2 为( )
A、 3:1 B、 1:4
C、 1:16 D、 3:16
D
9、两只定值电阻R1和 R2 并联在电路中,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3:2,如果在秒时间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W1为60焦,则在这段内对R2所做的功W2 及电流对两只电阻所做的总功分别为( )
A、 W2 =60焦,W=120焦
B、 W2 =40焦,W=100焦
C W2 =90焦,W=150焦
D、 W2 =36焦,W=96焦
B
10、要使某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变为原来的2倍,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仅使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B、仅使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
C、电压不变,而使用电器变为原来的一半
D、同时改变电压为原来的4倍,电阻为原来的2倍
C
内容 注意点
定义
公式
单位
知识点
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P=W/t P=UI
瓦特(W)1W=1J/s=1V.A
千瓦(KW)1KW=1000W
P=U2/R
P=I2R
2.电功率的大小表示电流做功的___________。电功率的计算式是:P=_____=______。
3.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 千瓦时和焦耳 B 瓦特和焦耳
C 焦耳和瓦特 D 千瓦时和千瓦
4.甲电动机在5秒内做功1.5×104焦,乙电动机在1秒内做功800焦,则____电动机做功快。
5.一段电阻丝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20瓦,若将这段电阻丝均匀拉长一些后接入原来的电源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等于20瓦 B 大于20瓦
C 小于20瓦 D 无法比较
快慢
W/t
UI
CD

C
6.一盏电灯25小时耗电1千瓦时,这电灯的功率是多少?


7.一个用电器通电时间是10s,电流做功440焦,若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求(1)用电器的电阻,(2)电源两端电压,(3)用电器的功率。
已知:t=25h W=1kWh
求:P
解:P=W/t=1kWh/25h=0.04kW=40W
已知:t=10s W=440J I=0.2A
求 : (1)R (2)U (3)P
解:
由W=UIt得
U=W/It=440J /0.2A× 10s=220V
由I=U/R得 R=U/I=220V/0.2A =1100
P=UI=220V ×0.2A =44W
知识点
电功
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
测量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UIt
W=Pt
W=I2Rt W=U2t/R
P=W/t P=UI
P=U2/R
P=I2R
焦耳(J)1J=1V.A.s=1V.C=1W.s
瓦特(W)1W=1J/s=1V.A
KWh 1 KWh=1度
=3.6×106J
千瓦(KW)1KW=1000W
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测出U、I,计算P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综合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D B D C B C C
二、21、串 不能 开路
22、①②④⑤
23、IA=IB=IC IA=IB+IC
24、变大(因一滴水银就是一段导体,两金属板慢慢靠近时,水银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25、短路 导电性
26、2Ω
27、电流表示数变小 增大 会 烧红的玻璃是导体
28、电阻 电流 电压 (1)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压 电流 电阻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9、(2)断开 B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已知:U=8V R2=12Ω U1=5V
求: (1)U2 (2)I (3)R1
(2)由欧姆定律I=U/R得
解(1) R1与R2串联 U= U1 +U2
U2 = U- U1 =8V-5V=3V
I1=I=I2=0.25A
(3)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和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系。
2.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
的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成反比,这个结论通常叫欧姆定律。
3.在一根电阻丝两端加9伏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1.5安。如果在它两端加4伏电压时,它的电阻是 欧。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
电阻
6
由I=U/R得 R=U/I=9V/1.5A=6Ω
对同一电阻,电压变了,阻值会变吗
不会!
4.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R1=R2=20欧。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将是 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将是 安。
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由I=U/R得
I=U/R=U/(R1+R2)=6伏/(20Ω+20Ω)=0.15A
S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
I‘=U/R1=6V/20Ω=0.3A
0.15
0.3
5.如图2所示电路中,L1的电阻是8欧,电压表的示数是4伏,那么通过L1的电流是 安;L2的电阻是 欧.
U1=4V
R1=8Ω
I1=U1/R1=4V/8Ω=0.5A
I1=I2 U=U1+U2
R2=U2/I2=2V/0.5A=4Ω
0.5
4
6.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都是20欧。当滑片P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安,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 伏。
=20Ω
R大=20Ω
P在a端时,R总最小,I最大,
I大=U/R
=9V/20Ω
=0.45A
P在b端时,R总最大,I最小,
I小=U/(R+R大)=9V/40Ω=0.225A
U1=
I小R=0.225A. 20Ω=4.5V
0.45A
4.5V
7.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它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库的电量,,电流做了 焦的功。
8.如图4所示,电压U不变,在变阻器滑片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1也的示数将 ,电流表A2也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20
不变
变大
不变
Rab变小 R总变小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R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R的电流不变.
I=U/R总
I变大
U=W/Q=220J/C第1章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和重点过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图案是“节水徽记”的是( )。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的液体 B.水在0℃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3.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溪水
4.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的体积 D.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差
5.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多数以水溶液状态被吸收,我们在生活中洗涤物品也离不开
水,上述事例都是利用了( )。
A.水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B.水不会污染环境
C.水是很好的溶剂 C.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6.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至水面前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保持不变 B.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C.所受合力始终为零 D.所受压强越来越大
7.溶液是( )。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 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
8.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 )。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温度 D.压强
9.在 20℃时,把15.3g氯化钾放入45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
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A.134 g B.15.3 g C.34 g D. 40 g
10.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
D.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11.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碘酒 C.泥水 D.墨汁
12.下列各量中,与水的质量多少有关的是( )。
A.水的密度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C.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质量 D.在0℃时水可以结成冰
13.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水母 B.人体 C.黄瓜 D.水稻
14.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15.要从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晶体,最好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加入水
16.从2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里取出 2 g溶液,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则试管中的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0.l% B. l% C. 10% D.不能确定
17.水污染主要来自下列①-⑤中的( )。
①大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A.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8.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叶柔嫩
C.根系不发达 D.叶面大而贮存水分多
19.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滴漏 4滴水,平均20滴水为1mL,则一昼夜滴漏水( )。
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 . 18.28 kg B. 8.64 kg C. 4.32 kg D.17.28 kg
20.两个相同的容器,盛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如图中的A点与B点的压强大小是( )。
A.pA>pB B.pA<pB
C.pA=pB D.不能确定
21.利用下列哪种性质,能比较合适地鉴别出饱和的食盐溶液和水?( )。
A. 颜色不同 B.气味不同 C.密度不同 D.挥发性不同
22.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
A.胆矾 B.食盐 C.硝酸钾 D.玻璃
23.将 20℃时,100 gA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20 g水后,有 2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析出,则 A物质在 20 ℃时的溶解度为( )。
A.10 g B. 30 g C. 56 g D. 90 g
24.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g,在此温度下,将20 g氯化钾溶于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24.27% B.25.37% C.28.57% D.34%
25.若要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入氢氧化钙
二、简答题( 26- 30题每空 1分,31- 35题每空 2分,共 38分)
26.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27.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单位是 ,它
的计算公式是 .
28.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上面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 ,B ,D ,E 。
(1)上述各种水体中, 为水圈的主体, 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门)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 ,数量最少的是 。
2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 。 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极
生成的气体可燃烧且呈现 色火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0.量筒中装有50 mL的水,将一物体放入水中,水面上升到 60 mL处,该物体所受浮力是 N
31.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等
于 kg/m3。
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g) 100 132 148
液体的体积(cm3) 40 80 100
32.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有研究价值的假想(举
一种)是
33.右图是过滤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
(2) ;
(3) 。
34.一个重29.4 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则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cm3。
35.在一张小桌上放金属块,然后把它们放在海绵上,按图(a)(b)(C)进行实验:
(1)比较图(a)和图(b)两种情况,说明 。
(2)比较图(a)和图(c)两种情况,说明 。
(3)比较图(b)和图(C)两种情况,说明 。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6.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满水的温水杯、细线
原理: (用公式表示)
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
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m石+ m+M
(1)放进矿石后溢出水的体积= 。
ρ水
(2)矿石的密度= 。
37.稀释 25 mL质量分数为 7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6g/cm 3),以配制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2g/cm3),需水多少毫升?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综台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只有 1个正确答案)
1.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冰川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大气水
3.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
B.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C.“纯天然饮料”中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身体健壮的人食用被污染的水,无任何危害
4.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甲、乙、丙三个球浮在液面上,如图,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甲最大,丙最小 B.甲最小,丙最大
C.一样大 D.因物体的密度未知,故不能确定
5.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它的意思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C.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小 D.以上说法都对
6.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7.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后,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 )。
A.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减小,浮力变大 D.压强增大,浮力变小
8.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煤油和盐水,如
图所示,其中装有煤油的容器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9.下列变化中,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水结冰 B.水沸腾 C.水蒸发 D.水分解
10.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1.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河湖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12.从 1000 mL 10%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 100 mL,那么这 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
A.10% B.90%C. C.11.1% D.1%
13.一支蜡烛底部粘了一块小铁片使其能竖直浮在水中并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如右图),如果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余的蜡烛将( )。
A.下沉 B.上浮
C.既不下沉也不上浮 D.无法判断
14.电解水的实验中,阴极、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
A.l:2 B.l:8 C.l:1 D.2:l
15.三个铜制的粗细均匀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相同(如图),它们对水
平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球A、B、C浸在同一种液体里,比较三个球的密度,正确
的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7.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4 g,在此温度下,将 20 g该物质溶于 50 g水中,充分
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24.27% B.30.56% C.28.57% D.34%
18.20℃时,将230 g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20 g水,析出 7.2 g氯化钠,则氯化钠
的溶解度为( )。
A. 36 g B. 5.2 g C. 20.8 g D 3.6 g
19.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态物质的方法是( )。
A.蒸发 B.溶解 C.蒸馏 D.过滤
20.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压强最大
的是( )。
21.我国在长江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倘若你是三峡工程的
总设计师,你认为最安全的渠堤截面图为( )。
22.在200mL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g/cm3)中,含纯硫酸( )。
A. 45.6 g B. 40 g C. 40 mL D 400 g
23.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
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为( )。
A. 35 g B. 3.5 g C. 3.5 ×10-2g D. 3.5 × 10-1g
24.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增加溶质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25.右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A
B.在t℃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质量分数
C.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D.0℃时,A是微溶物质,B是易溶物质
二、简答题(26-30题每空 1分,31-37题每空 2分,共41分)
26.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海洋一大气一陆地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 水循环;二是发生在 间的水体运动,称为海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 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陆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称为 。
27.水的密度1×10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 。
2.7 ×103kg/m3= g/cm3
28.双脚陷入泥潭中时,用力拔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将 ,这是因为
. .
29.某温度下,将1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 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 。
30.有一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50 cm3,水面上的体积是 25 cm3,它受到的浮力是
N,它的质量是 kg,密度是 kg/m3。
31.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 (70体积的酒精与 30体积的水配制而成),则其酒精的质量分数为 。(ρ酒精=0.8×103kg/m3)
32.弹簧秤下吊一金属球,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N,当金属球缓缓地浸入水中时,弹簧种示数将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 。当球体积的l/4 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9 N,这时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将为 N。
33.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
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主,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则应选下表中的 (填液体的名称)取代瓶中的水。
34.将一铁球放在炉火上加热,在此过程中铁球的体积 ,质量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由图和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填“<”“>”或“=”=
36.已知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2倍,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1/2,则乙物体的密度是甲物体密度的 倍。
37.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水的异常现象”的实验现象。
(1) 分析比较图中实验现象,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5、分析计算题(38 题 4分,39 题 5分,共 9分)
38.图钉钉尖的面积是 10-2mm3,钉帽的面积是0.8 cm3,用 20 N的压力按图钉帽,求
钉帽、针尖上产生的压强各是多少帕斯卡?
39.如图所示,体积为 1.0× 10-3m3的正方形木块,其下底面距水面0.06 m。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量。(ρ木=0.6×103kg/m3)
参考答案
第1章(A卷)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ll. B 12. C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A ZI.C 22.D 23.A
24.B 25.A
二、简答题
26.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7.质量 k夯m’(夯cm’) P二 t
—。。、—。一\。一””V
28 ()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口)AD
(3)永冻土底冰生物水
29.氢气氧气阴(正)阴(负)淡蓝氢和氧两种元素
30.0.098
31· 0·SX10’kg/m’
32.作为新型汽车的发动机能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3.()没用玻璃棒做引流(2)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门)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坏的内壁
34 3 x 103
3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门)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分析计算题
36P二< A、B、D、EC
” V、、、、
m, nx
m,+ m- jy,
/””石
〕 1. Af17 AfL
第1章(B卷)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D 10. Bll. C 12. A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ZI.D 22.A 23.C
参考答案
第1章(A卷)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ll. B 12. C
13.A 14.D 15.B 16.C 17.B 18.A 19.D 20.A ZI.C 22.D 23A
24.B 2气A
二、简答题
26向上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7.质量 k玖m’(矿cm勺 P二 tr
—。。、—。。u一””V
28 ()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2)AD
门)永冻土底冰生物水
29.氢气氧气阳(正)阴(负)淡蓝氢和氧两种元素
30.0.098
31. 0.sxlo’kg/m’
32.作为新型汽车的发动机能源(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3.()没用玻璃棒做引流(2)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根)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34 3 X 103
3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门)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分析计算题
36.P二< A、BDEC
” V、、、、
m, n;
/_\’‘“石V水
. m,+ m- jr,
/”“石
3I.’v-17Al
第1章(B卷)
一、选择题
1.AZ.D3.B4.C又A6.D7.BS.Ag.D10.Bll.C12.A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D 20.B ZI.D 22.A 23.C
24.B 25.A
二、简答题
26海陆间海洋与大气陆地与大气小循环
27.1.0X103每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OX10’kg 27
28.下陷拾起一只脚后,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29. 20 g
30. 0. 49 0. 05 0. 67 X 103
31.65.1呢
32.减小增大 16
33当液体的深度一样时,食盐水的密度大,所以产生的压强也大
硫酸铜溶液或水银
34变大不变变小
35.>
36.4
37.()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温度大于4℃时,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小于
4℃时,密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减小
(2)实验法
三、分析计算题
38.钉帽:2. 5 x 10s Pa钉尖:2 X 10’ Pa
39.质量0.6 kg
下底面的面积 0. 01m’
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588 Pa
木块受到的浮力5.88N
第2章(A卷)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C 5. A 6. D 7. C 8. D 9. D 10. CllD 12. B
13.A 14A 15.A· 16.B 17.B 18.D 19.C 20.D
二、简答题
ZI.垂直气温冷热气温计百叶箱
防止太阳照射和风吹雨淋,准确测量气温
22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1. of xl os Pa
23.两个乒乓球向中间靠拢两球中间气体流速加快,气压降低
24门)对流层
(2)暖层外层
根)升高
(4)热层
(5)C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8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科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M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生活常识,其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衣服上沾上了油可以用汽油擦掉B.不能直接饮用水塘中的水
C夏天来临时,打开冰箱促使室温降低D.常饮纯净水对身体无益
2.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
A抽水机B.地上喷泉
C.用塑料管吸瓶中汽水D.把塑料衣约贴在墙壁上
3.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东部地区少,西部地区多B.南方多,北方少
C.春秋两季多,冬夏两季少 D.各地分布均匀
4.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与水配制100 g 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
g/cm’),下列仪器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的是()。
人. 10 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 100 mL的量筒 D. 250 mL的烧杯
5.一个瓶子,最多可装100 g水,这个瓶子能装下1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A酒精B.煤油C.水银D.花生油
6.有两个人走过沙漠留下脚印,一深一浅,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
B.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
C.踩成深脚印的人给予沙滩的压强较大
D.无法判断
7.如右图所示,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液面高度相
等的食油、水和水银,置于水平桌面上。若食油、水和水银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P。,则它们的关系是()。
A pl<pZ<p3 B. pl>pZ>p3
C.pl1pZ2p3 D.pl1pZ<p3
8.我省在78月份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此时会出现()。
A.阴雨连绵的天气B.迅速降温的天气
C,温暖潮湿的天气D.晴朗干燥的天气
9.新鲜的冬瓜内盛有5%的NaCI溶液,现将一木块放人该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木块露出水面部分高儿,如图所示,过一天后的h值与原来相比(不考虑水的蒸发现
象)()。
A.变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确定
10.一个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提起一只脚后,他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应是()。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外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C.接触面变小,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交大
11.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雨水的风,其风向正确的是()。
12.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理
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乎时,拔出a、&两个小Z【
上的塞子,则(入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 a、b两个,J崎L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 a小孔流出,水从 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u.在Zo℃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将4o g食盐投入so g水中时,得到饱和溶液的6
量是()。
A 68 g B. 70 g C. 86 g D· 90 g
14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是()。
A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B二烧杯、漏斗、玻璃棒、温度计
C.铁架台、钱留、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冷凝管、酒精灯、蒸发n、接收管
15.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0-2 000 mm,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
平均降水量在50 mm以下,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分布的不同
C.地形的不同D.人类活动的影响
16.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问.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A对流层卫平流层
C.中间层D.外层
18.饱和食盐水放在敞口的容器中,经过~段时间后,食盐水变少了,容器的器壁上出
现一些“盐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剩下的食盐水还是饱和溶液队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了
C.溶液中的溶质减少了D.食盐水是不稳定的混合物
19.右图是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
接近饱和时,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
法,均可使之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A溶液B.B、C溶液
C.C溶液DA、B溶液
20.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时,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
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则应采用的办
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T
C.用微火加热使其缓慢沸腾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 t
刀.下列哪一个量不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A液体沸点B.物质质量
C.大气压强 D.空气密度
22.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使得纬度位置成为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尤其是对温度的影响。下列关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按纬度分布的示意图中,正确
的是(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温度)()。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刀.用干湿球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为干湿差。干
湿差越大,表示空气相对湿度越一。(填“大”或“小”)
24.把4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的食盐水变成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
采用的方法是和。
27.如右上图所示,用力挤出两个皮碗中的空气,两皮碗就吸在一起很不容易拉开,这
是因为、。
28. 15.4 g NaCI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
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
置如图乙,则所得NaCI溶液的密度为
kg/m’,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9.由于海水的比热比泥土的比热大,所以同一纬
度的近海地区比大陆腹地的气温的目较差和年较差要一。(填“大”或
。,]、”)
30.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左下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
a液体的比热、b液体的比热。(填“>”“<”或“=”)
引.如右上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液体中A。B两点各为中点,则A、B两点处的压强P。和P。的关系是P。--H。
(填“>”“<”或“二”);若将一物体放在甲容器中,恰好悬浮,那么读物体放在乙
容器中将会*。(填“悬浮”“漂浮”或“下沉”)
32.一些科学家指出,若温室效应持续下去,西欧温暖宜人的气候可能会在50年后消
失。届时西欧各国将成为寒带国家,阿尔卑斯山不再有冰雪,依靠融雪灌溉的意大
利农业将无水可用。科学家呼吁各国采取比批准《京都议定书》更积极的步骤以改
善温室效应。20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CO。含量迅速上升,导致“温室效应”。请
你写出造成“温室效应”的两个主要原因:
②_。
33.右图是A、B两档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门)图中P点的含义是
口广℃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门)B属、溶物质(填“易”“微”或“难”)
(4)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法提纯人
34.寒假里,小明去海南岛旅游。广东湛江至海南海口段,小明乘坐的火车居然开上了
照片所示的我国第~艘跨海火车渡船,以下是该船的有关资料:
”“i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该渡船自身质量为t,满载后在海上航行时受到
的浮力是N。( g= 10 N/kg)
35.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根据电解水装置中的现象,判
断水电解器所接电源的正负极:A点接一极,产生的
气体是
36.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明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
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呢?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这些气
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②这些气体在体积不
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进行了如下的试验:在烧瓶中封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
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
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见图)。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
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
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小明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
某种关系。小明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种
猜想的正确性。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门)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不变时,-。
(2)小明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_一_叶_~_。
(3)在夏天,小字将自行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
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脚在兴头上,猛听到
“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
一下:。
三、分析计算题(37-40题每题 5分,41题 6分,共 26分)
37,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水龙头不拧紧会滴水。假设某水龙头
没拧紧每秒钟会滴下两滴水,每滴水约为0.05 mL,照此计算,这只水龙头连续滴水
一个月(30天)会流失约多少千克的水?
38.质量为 10 kg、底面积为 50 cm‘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5 m‘的水平桌面上,求物体对
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39.下表是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欲配制 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对叽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
硫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0.水雷重4500 N,体积为500 din’,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水雷是浮
在水面上还是沉人水底?
41.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
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
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
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表一)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
其次,第三组最小。
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再、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二一一一.~
-(填‘“有关”或‘“无关”入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
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_
②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_
期中系统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我们周围充满了水,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而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水体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地下淡水 D.生物水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气 B.矿泉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3.两支放在同一水平面的相同试管,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试管都竖直放置,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大小关系的比较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无法比较
4、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其中有增大压
强作用的是( 。
A.鸭有面积较大的蹼足 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C.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D.牛有硕大的牛蹄
5.有4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它们潜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图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6.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最小的是( )
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 B.浙江省的温州市
C.上海市 C.黑龙江的漠河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汁能溶于水中,所以果汁是溶质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色拉油能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在20℃时,3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的等级为( )
A.难溶 B.微溶 C.可溶 D.易溶
9.将一杯质量分数为50%的食盐水倒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
A.75% B.50% C.25% D.无法计算
10.在室温下,a、b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升高温度后,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再溶解b晶体。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曲线是( )
11.下列各项属于乳浊液的是( )
A.白糖水 B.泥浆水 C.牛奶 D.碘酒
12.温州洞头县的风力资源丰富,夏季在洞头主要盛行的季风的风向是( )
13.浙江地区,一日内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 )
A.傍晚前后 B.午后2时左右
C.下午4时 D.中午12时
14.小红家的鱼缸里有里只大金鱼和1只小金鱼,它们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的水多,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
A.大鱼说得对 B.小鱼说得对
C.都有道理 D.都错
15.某地一天(12 h)的降水量达 18 mm,则该地的降水强度是( )
A.小雨 B.中雨、C.大雨 D.小到中雨
16.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下列表述属于某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浙江省明天晴到多云
B.温州市今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8℃-30℃
C.衢州市明天偏东风一到二级
D.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多风、少云、少雨
1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下面对水的认识和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水的比热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天得多,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被破坏的内陆地区温差变大
B.因为水能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C.世界上有许多植物虽然耐干旱,但其生长也离不开水
D.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来缓解某些地区的干旱
18.位于新疆的昆仑山,山顶终年积雪,山脚却草木茂盛、山羊成群,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分布 C.季风 D.纬度位置
19.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A.食盐 B.硝酸钾 C.熟石灰 D.蔗糖
20.如右图所示,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和直角弯管插入瓶塞中,直管的一
端套有一个小气球。当通过弯管抽出瓶内的空气时,小气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小气球不会发生变化 B.小气球将鼓起
C.小气球变瘪 D.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21-27题每空 1分,28-30题每空2分,共27分)
21.实验室配制200g20%的NaOH溶液,需要NaOH固体 g,水 mL;用 (填仪器名称)称取NaOH固体质量,在 (填仪器名称)中溶解NaOH固体。
22.用重20 N的盛满水的铁桶从井里打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匀速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 20 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如右图,用 100 N的力把重力为40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
24.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现象。
25.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 。如右图,在瓶里装入低于100℃的水,当抽出瓶里的一部分空气时,可以看到水
会沸腾起来,这是因为向外抽活塞时 减小,沸点 的缘故。
26.一个容器盛满水,将一个密度为 0.8 ×103 kg/m3、体积为
500cm3的木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cm3。
2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 在以上括号内填上适当数字。
(2) 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8.探究不同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的多少。
器材:一瓶开水,三只烧杯、三支温度计、一块玻璃,在3只烧杯
中加入适量的水。调节水温,使烧杯中的水温如图所示:
(l)将一块玻璃靠近烧杯四,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
29.“‘燕子低飞要下雨”这条谚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30.从右图的气流运行方向判断:
门)中心气压是一气压区(填“高”或“低”)。
(2)该地此时多、天气。
5、分析计算题(31题6分,32题7分,共13分)
31.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4 Pa,有一拖拉机的质量为6 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75 m2。问该拖拉机能否从冰面上通过?
32.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400 mL,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
浓硫酸多少毫升?(90%的浓硫酸密度为 1. sl g/mL,10%的稀硫酸密度为
1. 07 g/mL)
期中系统复习测试(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与法液相比较,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透明B.透明、稳定C.均一、稳定D.均一、透明
2.整个大气质量的ty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
~——’”““————””4””—”——””’”’””-’—一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外暖层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温州每年水稻只能播种一次
B.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C.同方向高速平行行驶的船舶要保持一定的另巨离
D.燕子低飞要下雨
4.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5海水中有丰富的食盐,要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常采用的方法是()。
A冷却热饱和溶液法B.蒸发溶剂法
C.过滤法D.蒸馏法
6. 20℃时,某溶液 150 g,当蒸发掉50 g水后仍保持原温度成为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八
A 80 g B. 50 g C. 25 g D. 20 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B.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
C.大气压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溶氧能力
D.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8 2003年 11月 5日,温州鹿城区最高气温达 30℃,如同夏季;而在哈尔滨却下起了一
场小雪;在滨海城市青岛秋意正浓;比温州更南的福州,则是鲜花盛开。造成我国气
温南北不同的基本因素是()。-—”
A.海陆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
9.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
注入少量的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
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膘肥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
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
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水蒸气下降,当通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0.大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
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A雾B.风
C.雪、D.霜
11.如图所示,四个试管中气体压强最小的是()。
A.甲管 B.乙管
C.丙管 D.丁管
12.2004年4月17日,杭州地区阴有雨并渐止转阴,偏北风3-4级,白天最高温度
问一18T。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
A.天气B.气候 C.气象D.气候特征
13.如右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均匀物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图中虚线竖直切去了1/3,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A.p/3 B.2p/3 C.p D.3p/2
14.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一定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大
D.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小
15. 500 g 90%的浓硫酸,稀释成 60%的稀硫酸,需加水()。
A 200 g B. 250 g C. 480 g D. 500 g
历‘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7.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通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做的好处是()。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降低重。C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压强
18.如右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
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则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相比较是()。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样大
19.重力为 10 N的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
A.总是小于10 N B.等于10 N C.为0 D.可以大于10 N
20.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溶液中,逐渐加人NaNO。晶体,下列图像中符
合加入NaNO。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简答题(每空2分,共28分)
刀.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差别很大,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降水量少的是、。水是
宝贵的资源,水危机已是全球性的事实。请你观察左下面的图甲和图已,为图乙配
上一条标语。
22.如右上图,A地往往形成比较多的*,A地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23.下图分别是小强和小明制作的模型飞机上的机翼,那么 制作的机翼升得高些。(填“小明”或“小强”)
小强制作的机翼 小明制作的机器
24.如右图所示,用塑料吸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进嘴里,这是因为用嘴吸塑料管时,吸走了 ,因此在 的作用下,水就通过塑料管进人嘴里。
25.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器材:刻度尺、压强计、烧坏等)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A、B、C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 。
(2)比较代号为 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 ,压强越大。
(3)比较代号为B、D、E的三个图,可以知道: 。
26.表I、表Ⅱ分别给出了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将表Ⅰ中的固体放到表Ⅱ中的液体中,总是浮在液面的固体是 ;总是沉到液体底部的是 ;能够悬浮的固体是 。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 6分,共 12分)
27、小刚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测定氯化钠固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取mg氯化钠固体;
②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③把mg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溶解后溶液的体积为V2;
④测得 m g氯化钠固体的体积为 V= V2- V1
⑤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求出氯化钠固体的密度。
试回答:
(l)上述实验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原因是 。
(2)如果有不当之处请你写出改进的措施: 。
28.质量为780 g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这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铁的密度为7.8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