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1.使用电流表测量能过电灯E1电流时,在下图几种接法中,接法正确的是( )
C
课前练习
2.根据图5-31所示电路,画出电路图,并标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安,能过灯L1的电流为________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__安,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___安。
0.4
0.4
0.4
3.根据图5-32所示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如果A1的示数为0.28安,A2的示数为0.1安,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________安,通过灯L2的电流以是________安。
0.18
0.1
4.现有L1L2两个小灯泡、,要求两灯并联。开关闭合时,已知通过灯L2的电流是0.2A,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干路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安,画出电路图,将图5-36的实物连成电路。
5.某同学按图5-37所示电路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猛然向右偏转到超过最右边的刻度线。这位同学立刻打开开关,检查电路。当第二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请你判断一下,这位同学两次连接电路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一次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端;第二次原因可能是电流表被短路。
6、按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并描出它的干路部分。
7.将图5-20中的元件连接起来,使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A1测L1中的电流,用电流表A2测L2中的电流。
电路
导体:
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导体
绝缘体:
电路的连接方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电路
电路图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
供电流动的路径。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路。
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的图叫做电路图。
电流
定义::
国际单位:
概念
特点
仪器:
连接方法
电流正进负出
串联在电路两端
测量
串联电路
I= I 1 + I 2
I = I 1 = I 2
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用字母I表示
安培,简称安,用符号 A表示
并联电路
符号
电流表
A
使用
电阻
定义:
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 Ω 表示
国际单位:
材料
分类
可变电阻
定值电阻
决定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
温度
长度
横截面积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原理
使用方法
电阻箱
原理
读数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大小
与导体性质有关
同种材料U、S相同,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同种材料U、L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构造
电压
作用:
国际单位:
概念
特点
仪器:
连接方法
电流正入负出
并联在电路两端
测量
串联电路
U=U1+U1
U=U1=U2
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压用U表示。
伏特,简称伏,用V表示。
并联电路
符号
电压表
V
使用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电流表,测电流,串联接入电路中。
认清量程分度值,用前指针要调零;
正进负出要牢记,试触莫超最大值;
不能直接接电源。
电压表,测电压,并联接入电路中。
认清量程分度值,用前指针要调零;
正进负出要牢记,试触莫超最大值;
可以直接接电源。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最小
刻度
0.02A
0.1A
0.1V
0.5V
读
数
先看
量程
再读
先看
量程
再读
实验用表
量
程
0-0.6A
0-3A
0-3V
0-15V
能否
直接
连到
电源
两极
上
不
能
能
使用规则
量程
电流不能
超过表的
量程,先
要试触
电流不能
超过表的
量程,先
要试触
接
线柱
电流
从“+”
进从
“-”出
电流
从“+”
进从
“-”出
接
法
串
联
并
联
仪
表
电
流
表
电
压
表
元
件
符
号
A
V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I=I1=I2;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即:R=R1+R2.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即:I=I1+I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阻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_____; 电流之比为____;
1:1
1:2
串、并联电路特点对比表:
物理量
符号
单位
测量仪器
电路
串联
并联
电流
I
安
电流表
I=I1=I2
I=I1+I2
电压
U
伏
电压表
U=U1+U2
U=U1=U2
2、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_____。
大
大
电压越大,电流可能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我们知道:
1、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就越_____;
那么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要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电阻
电压
电压
电阻
1、保持 不变,改变 ,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2、保持 不变,改变 ,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个实验用到的器材: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电源
电阻R
滑动变阻器R'
开关S
电压表
电流表
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或保持导体(电阻R)两端的电压。
测得定值电阻(R=10欧)上的电压与电流值,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安
1 2
2 4
3 6
4 8
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0.8
0.2
0.4
0.6
测得电压为6伏时的电阻与电流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
1 5
2 10
3 15
4 20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0.3
1.2
0.6
0.4
电压越大,电流可能越大
结论1:电阻一定时,电流
跟电压成正比。
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结论2:电压一定时,电流
跟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 。
欧姆定律
德国科学家欧姆
在1827年得出了如下结论:
它可写成公式____________。
I = —
U
R
公式可变形成:
U=IR
R=
U
I
公式中U的单位是 ,I的单位是 ,R的单位是 。
伏
安
欧
二、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题1 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242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伏,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
已知:R=242欧,U=220伏,
求:I
解:I=U/R=220伏/242欧=0.9安
答: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是0.9安。
例题2 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22欧,通过的电流是10安,求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
已知:R=22欧,I=10安
求: U
解: 因为:I=U/R,所以
U=IR=10安×22欧=220伏
答: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20伏。
例题3 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已知:U=6伏,I=0.3安
求: R
解:因为:I=U/R,所以
R=U/I=6伏/0.3安=20欧
答: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欧。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个电源给各个用电器供电的问题。
问题1:在教室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
问题2:家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
它们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的?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学过两盏灯的两种基本电路连接__串联和并联。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的特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⑴闭合开关:灯L1 ,灯L2 ;断开开关,灯L1 ,灯L2 。
把两只灯L1、L2连接成下图的电路。
L1
L2
亮
亮
不亮
不亮
特点1: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或 。
亮
不亮
L1
L2
⑵电流表分别测出1、2、3处的电流大小。 I 、I 、I 。
1
2
3
1
2
3
可以得出I 、I 、I 的关系是 。
1
2
3
I =I =I
1
2
3
特点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处处相等
L1
L2
1
2
3
⑶用电压表分别测1与2间、2与3间和1与3间的电压,即灯L1两端,灯L2两端。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U 、U 、U 。
1
2
总
可以得出U 、U 、U 的关系是 。
1
2
总
U =U +U
1
2
总
特点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 。
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L1
L2
⑷闭合开关,灯L1、L2同时 ,拿掉其中一只灯,发生的现象是 。
发光
另一灯不发光
原因是:串联电路中只有 条通路,电路上灯的亮灭相互 。
一
影响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特点1: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或 。
亮
不亮
特点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特点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 。
处处相等
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把两只电灯L1、L2连接成下图的电路。
⑴闭合开关S1、S2。闭合开关S,灯L1 ;灯L2 ,断开开关S,灯L1 ,灯L2 。
亮
亮
不亮
不亮
特点1:干路开关控制 上的电灯。
整个电路
⑵、闭合开关S。闭合开关S1,灯L1 ;断开开关S1,灯L1 。闭合开关S2,灯L2 ;断开开关S2,灯L2 。
亮
不亮
亮
不亮
特点2:支路开关控制 上的电灯
该支路
⑶闭合开关S、S1、S2,灯L1、L2 ,拿掉一只灯,另一只灯 。
亮
亮
特点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 影响。
相互不
⑷闭合开关S、S1、S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条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I 、I 、I 。
1
2
总
A
A
A
1
2
可以得出I 、I 、I 的关系是 。
1
2
总
总
1
2
总
I =I +I
特点4: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 。
各条支路的电流之和
⑸闭合开关S1、S2、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和两灯的总电压,U 、U 、U 。
1
2
总
可以得出U 、U 、U 的关系是 。
1
2
总
1
2
总
U =U =U
特点5: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特点1:干路开关控制 上的电灯。
整个电路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特点2:支路开关控制 上的电灯
该支路
特点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 影响。
相互不
特点4: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 。
各条支路的电流之和
特点5: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1、电路中并联的电灯(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大,可能会引起电源超载而损坏电源。
2、并联电路中,某条支路上的电阻越小,则该条支路上的电流越大。
科学第四册 生活用电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规律
内容
公式
本节知识梳理:
R = U / I
U=IR
A
V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1、I=I1=I2
2、U=U1+U2
3、R= R 1+ R2
1、I=I1+I2
2、U=U1=U2
3、1/R= 1/R 1+1/ R2
应用
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表、保险盒、闸刀开关、插座、用电器等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短路
用电器的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常识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如220V)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如高压线、高压变压器等)
P128
三、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干路电流为0.7A,电阻R2中的电流为0.3A.试求: (1)电阻R1的电流;(2)电阻R2的阻值;
(3)电源电压.
R1
R2
s
分析:可在图中标出.
= 15Ω
I= 0.7A
I2= 0.3A
I1=
=
U=
R1 与R2并联
U=U1=U2
I=I1+I2
I
I2
R1
R2
s
= 15Ω
I= 0.7A
I2= 0.3A
I1=
=
U=
(1)R1 与R2并联
因U=U1=U2=6V
由I=I1+I2得
已知:R1=15 Ω ,I=0.7A I2=0.3A
求: (1)I1 (2)R2 (3)U
解:
答:(1)电阻R1的电流为0.4A;(2)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3)电源电压为6V.
I1 = I -I2=0.7A-0.3A=0.4A
(2)
(3)
U=U1=6V
2、
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 V.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由U=U1+U2可得R2分去的电压为U2=U-U1
R2=
R2=U 2/I2 I2=
I=I1=I2 I1=U1/I1
已知:R1=8.3 Ω U1=2.5V U=6V
求:R 2
解:通过R1的电流: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I= I1=I2=0.3A
电阻R 2分去的电压:U2=U- U1=6V-2.5V=3.5V
需要串联的电阻:
答:需要串联一个11.7Ω的电阻.
还有别的解法吗
R1与R 2串联 I=I1=I2=0.3A
解法二.
R1与R 2串联 R= R1 + R 2
R2=R-R1=20Ω-8.3Ω=11.7Ω
3、如图某用电器电阻为400欧,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0.5安.若将此用电器接入电流为1.5安电路中正常工作,必须并联一个多大的分流电阻
I=1.5A
R1=400Ω
I1=0.5A
I2
已知:R1=400 Ω I1=0.5A
I=1.5A
求:R 2
解:
答:必须并联一个200Ω的分流电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章 电路探秘
题号
题号
答案
答案
D
A
C
B
A
C
D
B
A
D
D
A
D
D
B
B
C
B
D
B
21、阻碍作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22、A到B B到A
24、(1)导体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2、4、5
25、2 2
26、0.3 应选用0-0.6安的量程
27、并 L2 L1和L2
29、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电流
30、已知: R1=2Ω R2=3 Ω U1=1V
求:I1 I2 U1 U2
解: 通过R1的电流:
R1与R2串联: I2 =I1=0.5A
由I=U/R可求出R2两端的电压: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V表有示数,L2是完好的。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C
L1
L2
V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L1灯不发光,L2发光。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D
L1
L2(共35张PPT)
电路
导体:
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导体
绝缘体:
电路的连接方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电路
电路图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
供电流动的路径。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路。
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的图叫做电路图。
电流
定义::
国际单位:
概念
特点
仪器:
连接方法
电流正进负出
串联在电路两端
测量
串联电路
I= I 1 + I 2
I = I 1 = I 2
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用字母I表示
安培,简称安,用符号 A表示
并联电路
符号
电流表
A
使用
电阻
定义:
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 Ω 表示
国际单位:
材料
分类
可变电阻
定值电阻
决定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
温度
长度
横截面积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原理
使用方法
电阻箱
原理
读数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大小
与导体性质有关
同种材料U、S相同,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同种材料U、L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构造
电压
作用:
国际单位:
概念
特点
仪器:
连接方法
电流正入负出
并联在电路两端
测量
串联电路
U=U1+U1
U=U1=U2
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压用U表示。
伏特,简称伏,用V表示。
并联电路
符号
电压表
V
使用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I=I1=I2;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 U=U1+U2.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即:R=R1+R2.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即:I=I1+I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阻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_____; 电流之比为____;
1:1
1:2
本章知识梳理:
R = U / I
U=IR
A
V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1、I=I1=I2
2、U=U1+U2
3、R= R 1+ R2
1、I=I1+I2
2、U=U1=U2
3、1/R= 1/R 1+1/ R2
应用
欧姆定律
串联
并联
内容
公式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干路电流为0.7A,电阻R2中的电流为0.3A.试求: (1)电阻R1的电流;(2)电阻R2的阻值;
(3)电源电压.
R1
R2
s
分析:可在图中标出.
= 15Ω
I= 0.7A
I2= 0.3A
I1=
=
U=
R1 与R2并联
U=U1=U2
I=I1+I2
I
I2
R1
R2
s
= 15Ω
I= 0.7A
I2= 0.3A
I1=
=
U=
(1)R1 与R2并联
因U=U1=U2=6V
由I=I1+I2得
已知:R1=15 Ω ,I=0.7A I2=0.3A
求: (1)I1 (2)R2 (3)U
解:
答:(1)电阻R1的电流为0.4A;(2)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3)电源电压为6V.
I1 = I -I2=0.7A-0.3A=0.4A
(2)
(3)
U=U1=6V
2、
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 V.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由U=U1+U2可得R2分去的电压为U2=U-U1
R2=
R2=U 2/I2 I2=
I=I1=I2 I1=U1/I1
已知:R1=8.3 Ω U1=2.5V U=6V
求:R 2
解:通过R1的电流: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I= I1=I2=0.3A
电阻R 2分去的电压:U2=U- U1=6V-2.5V=3.5V
需要串联的电阻:
答:需要串联一个11.7Ω的电阻.
还有别的解法吗
R1与R 2串联 I=I1=I2=0.3A
解法二.
R1与R 2串联 R= R1 + R 2
R2=R-R1=20Ω-8.3Ω=11.7Ω
3、如图某用电器电阻为400欧,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0.5安.若将此用电器接入电流为1.5安电路中正常工作,必须并联一个多大的分流电阻
I=1.5A
R1=400Ω
I1=0.5A
I2
已知:R1=400 Ω I1=0.5A
I=1.5A
求:R 2
解:
答:必须并联一个200Ω的分流电阻.
4、如图,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电路总电压为12伏,灯泡L1的电阻是8欧,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4伏,求:
(1)灯泡L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
(3)灯泡L2的电阻。
R1=8Ω
U=12V
U2=4V
已知: U=12V U2=4V R1=8Ω
求: (1)U1 (2)I1 (3)R2
R1=8Ω
U=12V
U2=4V
已知: U=12V U2=4V R1=8Ω
求: (1)U1 (2)I1 (3)R2
解: (1)R1 与R2 串联
U=U 1+U 2
U1=U -U 2 =12V-4V=8V
R1=8Ω
U=12V
U2=4V
答:(1)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8V;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1A;
(3)灯泡L2的电阻为4Ω。
5、小灯泡的电阻为23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7安,应把多少只这样的小灯泡串联在一起,才能把它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路上?
已知: R1=23Ω I1 =0.7A U=220V
求: n
解:
答:应把14只这样的小灯泡串联在一起,才能把它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路上.
6、在电路中并联两盏电灯L1和L2,它们的电阻分别为200欧和400欧。如果通过L1的电流为0.5安,那么,电路的总电流多大?
A1
A2
R1 =200Ω
R2 =400Ω
I1= 0.5A
已知: R1 =200Ω
R2 =400Ω I1= 0.5A
求:I
解:
答:电路的总电流为0.75A。
I=I1+I2 =0.5A+0.25A=0.75A
基础知识我能行:一、我会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D
A
C
A
C
A
D
D
C
D
C
B
B
A
B
C
A
B
B
D
B
基础知识我能行:一、我会选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C
C
C
B
B
二、我会填
29、串联 并联
30、L1断路
31、由S指向K
32、(1)去掉G、C导线(2)连接HE或HD
33、4704
34、0-15 0-3 3V
35、短路 断路
36、6:5 1:6
37、6 12
38、4.5
39、R/n R/n2
41、
S2
S3
L2
S1
L1
42、
43、
灯泡变暗
44、(1)电池组 小灯泡2个 电压表1个
开关1个导线 若干
(3)
AB间电压/V BC间电压/V
AC间电压/V
1
2
3
45、(1)A (3)8.33 滑动变阻器
47、(1)a、按图连好电路,将R 0 的阻值调到最大;b、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a 端c、闭合开关S1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章 电路探秘
题号
题号
答案
答案
D
A
C
B
A
C
D
B
A
D
D
A
D
D
B
B
C
B
D
B
21、阻碍作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22、A到B B到A
24、(1)导体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2、4、5
25、2 2
26、0.3 应选用0-0.6安的量程
27、并 L2 L1和L2
29、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电流
30、已知: R1=2Ω R2=3 Ω U1=1V
求:I1 I2 U1 U2
解: 通过R1的电流:
R1与R2串联: I2 =I1=0.5A
由I=U/R可求出R2两端的电压:U2=I2R2=0.5A×3Ω=1.5V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V表有示数,L2是完好的。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C
L1
L2
V
31、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只选一种(填序号)
。 闭合开关后
现象:L1灯不发光,L2发光。
结论:L1灯坏了,L2正常
D
L1
L2(共53张PPT)
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
电池
电池组
开关
电灯
电铃
电动机
交叉不相连
接的导线
交叉相连
接的导线
第1节 电路图
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
最
简
单
的
电
路
图
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注意:电路应画成矩形,使图形美观。
实物图
元件分布要均匀; 位置安排要适当。 导线竖直横要平; 矩形棱角要分明。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2.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并联电路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的分支点
干路
支路
S
L1
L2
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当合上S时,灯泡L1、L2有什么变化?
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欢迎同学们进入科学世界
、电流的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
2. 电流方向的规定: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科学家规定:在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负极的。
1. 电流的形成原因: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一致吗?
后来科学家发现,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它是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正极的。
相反
、电流的概念
3. 电流的符号、单位及单位的符号: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___来表示。
I
电流的单位:____、____、____
安培
毫安
微安
符号
符号
符号
A
mA
A
单位的换算关系:
1安=1000毫安
1毫安=1000微安
练习:
1. 0.5安培= 毫安= 微安
500
5×105
2. 200毫安= 安培= 微安
0.2
2×105
3. 10000微安= 安培
0.01
二 电流表
1.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可用________来测量.
电流表
2. 电流表的符号是______
A
电流表的使用说明
1、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2、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3、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标有“-”的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5、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电流表内部构造比较
精密,使用不当很容易
损坏电流表。
量程: 0 - 0.6 A
每个大格: 0.2 A
每个小格: 0.02 A
量程: 0 – 3 A
每个大格: 1 A
每一小格: 0.1 A
根据量程确定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分度值)所表示的电流值
这是两个电流表的表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电流表,测电流,串联接入电路中。
认清量程分度值,用前指针要调零;
进
负
出要牢记,试触莫超最大值;
不能直接接电源。
正
2、某同学估计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34安培,
则应选择右图的 和 接线柱。
-
0.6
考考你检测电流表故障的能力
1、请判定下图的电流表连接是否正确?
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
金属为什么容易导电?
绝缘体为什么不容易导电?
存在大量自由电荷
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电荷几乎不能自由移动
电阻
1、不同的材料导电能力有强有弱,为了比较各种材料的导电能力,引入
电阻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绝缘体是电阻非常大,而导电能力非常小的物质。
4、电阻用字母 表示
R
电阻的单位: 简称: 符号:
欧姆
欧
Ω
比欧大的单位有:
千欧、兆欧
换算关系:
1兆欧=103千欧=106欧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
长度
粗细
材料
温度
猜想
设计实验和验证
控制变量法
科学猜想以
事实为依据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 长度L 横截面积S 电流 电阻
铜线 1m S1 0.49 最小
铁线 1m S1 0.47 小
镍铬合金 1m S2 0.13 大
镍铬合金 0.5m(变短) S2 0.22 变小
镍铬合金 1m 2 S2(变粗) 0.20 变小
相同长度和粗细的不同材料的导线,因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相同粗细的同种导线长度变大,电阻变大.
相同长度的同种导线,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电阻
导体的
长度
导体的
粗细
导体的
材料
同种材料,粗细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改变导体的电阻有哪些方法 你认为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改变导体的电阻
长度
粗细
材料
温度
瓷筒
瓷筒
瓷筒
线圈
线圈
线圈
支架
支架
接线柱
支架
接线柱
滑片
接线柱
滑片
滑片
金属杆
金属杆
金属杆
金属杆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电阻线制成的。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符号
正确的接线方法:“一上一下”
滑块越靠近下端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
电阻
定义:
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 Ω 表示
国际单位:
材料
分类
可变电阻
定值电阻
决定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
温度
长度
横截面积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
原理
使用方法
电阻箱
原理
读数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大小
与导体性质有关
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构造
1.如下图所示,将导线接在A和C两个接线柱上,当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将如何变化 若接在_____和_____两个接线柱上,电阻为最大值且不变.若接在_____和_____两个接线柱上,电阻为0且不变.
D
A
B
C
D
例2.如图所示,要使灯泡的亮度变小,则必须使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_____.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滑动触头P应向______移动.
大
小
右
(1)(辽宁省大连市)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剪掉一半,剩余部分的电阻 ,若把两段拧到一起,它的电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北京市西城区)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导线的电阻大
B、 若它们粗细相同,则长导线的电阻大
C、细导线的电阻大
D、它们长度相同,则粗导线的电阻大
变小
变小
B
如图7-17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________段,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变__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__,灯泡变________。
aP
小
大
大
亮
1.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电路的________,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在图7-22中,甲是________的符号,乙是________的符号。
电阻
定值电阻
可变电阻
3.1米长的电阻丝的电阻为200欧,将其1/4接入电路中,接入部分电阻为________欧
50
4.(1)图7-22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欧姆,1安”的字样。这表示此变阻器电阻的变化范围是从________欧姆到________欧姆,该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安。
(2)按图7-23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图7-23乙所示的实物图。
0
20
1
(3)如图7-24所示,电阻箱的阻值是________欧姆。
276
5、在图7-25所示电路的a、b两点接一个滑变阻器,要求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图7-26所示的各种接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C
6.在图7-27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
(1)用笔把电流流过的路径画出。
(2)当滑片P从a向b滑动时电阻增大的接法是________。
A B C D
C
(黑龙江省)张薇同学在实验室里连接一个电路(如右图所示),她想让小灯泡暗些,应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移动,在这一过程中,连人电路的电阻值逐渐变 .
D
大
(天津市)如右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滑动时使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和 接在电路的M、N两端.
A或B
C
(陕西省)如右图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 M接a,N接b B.M接c,N接d
C.M接b,N接a D.M接d,N接c
B
(湖南省长沙市)将右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 A和D B. C和B C. B和D D. A和B
A
(云南省)如图10-28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移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电阻R横截面的电量变大.则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连C,b连D B.a连A,b连B
C.a连C,b连B D. a连A,b连D
C
1.使用电流表测量能过电灯E1电流时,在下图几种接法中,接法正确的是( )
C
2.根据图5-31所示电路,画出电路图,并标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安,能过灯L1的电流为________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__安,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___安。
0.4
0.4
0.4
3.根据图5-32所示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如果A1的示数为0.28安,A2的示数为0.1安,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________安,通过灯L2的电流以是________安。
0.18
0.1
4.现有L1L2两个小灯泡、,要求两灯并联。开关闭合时,已知通过灯L2的电流是0.2A,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干路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安,画出电路图,将图5-36的实物连成电路。
5.某同学按图5-37所示电路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猛然向右偏转到超过最右边的刻度线。这位同学立刻打开开关,检查电路。当第二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灯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请你判断一下,这位同学两次连接电路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一次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端;第二次原因可能是电流表被短路。
6、按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并描出它的干路部分。
7.将图5-20中的元件连接起来,使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A1测L1中的电流,用电流表A2测L2中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