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4章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4章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19 1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         §4-5 物质的溶解性
目标一:了解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例子:将蔗糖投入水中后,蔗糖消失了
酒精倒入水中,两者完全混合在一起
目标二:了解溶解性的含义,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性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就是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一:在一定量的水中,将1药匙的蔗糖放入水中,并进行搅拌,蔗糖能否完全溶解吗?不断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糖是否都能溶解?
实验:P144 活动一
2、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               。
问题二: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如何进行比较?
注意: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即取等量的水,等量的两种物质在相同的环境中)做实验
实验: P144 活动二
现象:蔗糖   溶解,而食盐   完全溶解。
说明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   (填“大”或“小”)
3、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               。
问题三:物质的溶解能力会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你有什么办法?
实验:P1445 活动三
现象:加热能使原来不能溶解的蔗糖     溶解,说明蔗糖的溶解能力随    的升高而   。
4、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    的,它会随   (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四:油能否溶解在水中?能否溶解在其他物质中?
实验:P145 活动四
现象:油在水中   溶解,但能在另一些物质(如:香蕉水)中    。
5、结论: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是    (填“不同”或“相同”)。
问题五: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实验:P145 图4-50 活动五
现象:有    产生
6、结论:气体也       在液体中。
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   。
思考:
1、为什么用汽油能够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答:                       
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氧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答:向河里排放热水,使河水的温度越高,则水中的氧气溶解能力越   。
问题六: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热,还是向外放热?
实验:P146 活动六
现象: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会   热量;
硝酸氨溶于水时,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会   热量。
7、结论: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   ,是    热量。
有的温度会    ,是     热量。
★小结:
物质的溶解性的特点:
1.物质的溶解能力是   的。
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    。
3.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    。
4.    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5.气体也    溶解在液体中。
6.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热与   热)
目标三: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说:
1)    可能是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一个因素
2)水的   可能会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
3)食盐颗粒的   可能会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
3、实验检验:
实验1)
条件控制:
分别取5克相同的食盐分别一次性同时放入装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在相同的环境下,一个烧杯搅拌,一个烧杯不搅拌。
实验数据
结论:有    的烧杯中的食盐溶解较快。
实验2)
条件控制:
分别取5克相同的食盐一次性分别同时放入装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但两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
实验数据
结论:温度   的烧杯中的食盐溶解较快。
实验3)
条件控制:
分别取5克的食盐一次性分别同时放入装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但两烧杯中食盐的颗粒大小不同,一杯的食盐颗粒大,另一杯的食盐颗粒小。
实验数据
结论:颗粒    的烧杯中的食盐溶解较快。
小结:
影响固体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的高低、颗粒的   、是否  、溶质溶剂的量。
4、交流评价
 
综合练习
1.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  )
(A)食醋
(B)蔗糖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食盐
2.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 ( )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3.能溶于水的物质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气体
(C)只有液体 (
(D)可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
5.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说明 (   )
A.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
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
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
7、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 上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8、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9、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10、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
PAGE
4